摘要:重庆8D魔幻立交,老司机都绕晕,一台刚交付的深蓝L06却自己跑完了,还全程零接管——这消息一出,我群里那帮跑滴滴的兄弟直接炸锅:以后饭碗是不是真要被电脑抢?
重庆8D魔幻立交,老司机都绕晕,一台刚交付的深蓝L06却自己跑完了,还全程零接管——这消息一出,我群里那帮跑滴滴的兄弟直接炸锅:以后饭碗是不是真要被电脑抢?
我蹲了三天直播回放,把洪崖洞、李子坝、黄花园那几段剪在一起看。
车从一层桥扎下去,连拐五个急弯,方向盘打得比出租师傅还顺,最离谱的是那截“波浪公路”,上下落差快两层楼,它居然没踩一脚刹车,乘客头都没晃。
现场工程师说,秘诀就是Q4要推的“山城模式”,把坡道保持、弯前降速写进端到端网络,电脑自己学会“认路”,不再靠死规矩。
一句话:以前智驾是背题库,现在是现场做题。
有人抬杠:雾都冬天浓得化不开,激光雷达不得抓瞎?
我翻到首批车主的暗号帖,还真有人凌晨三点去南岸试车,回帖就俩字——“接管了”。
不过他也补了一句:浓到路灯都穿不透的天气,人也不敢开快,雷达识别距离缩到30米,系统直接提示降速,算把安全底线守死。
我反倒踏实,智驾不怕慢,就怕它装大胆。
更扎心的是价格。
同天小鹏X9也在成都秀肌肉,一样无图,一样上桥钻洞,账面数据只差8%过弯速度,可X9贵出整整七万。
深蓝把3nm座舱芯片、磁流变悬架、满血激光雷达一股脑塞进20万档,摆明就是冲量来的。
地平线跟着加码,干脆把实验室搬来重庆,以后J6芯片还没出厂就先跑20个魔鬼场景,别家想追,得先交学费。
看完我只剩一个念头:以前买车看马力,现在买车得看“脑仁”大小。
能把8D山城啃下来的系统,回自家城市那就是降维打击。
今晚谁再跟我说智驾是噱头,我把L06的行车记录仪甩他脸上——饭碗不是被抢的,是被不会用新工具的人自己丢的。
来源:博学的钢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