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涨价潮来袭:哪些公司将受益?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20:53 1

摘要:从9月起,存储芯片市场迎来了一轮强劲的涨价潮,不仅传统消费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级高端芯片更是供不应求。进入四季度后,涨势进一步加快,现货市场部分型号涨幅达60%-80%,个别紧俏产品甚至翻倍。下游厂商为应对缺货,纷纷加急备货,即便头部企业产线满负荷运转,部

从9月起,存储芯片市场迎来了一轮强劲的涨价潮,不仅传统消费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级高端芯片更是供不应求。进入四季度后,涨势进一步加快,现货市场部分型号涨幅达60%-80%,个别紧俏产品甚至翻倍。下游厂商为应对缺货,纷纷加急备货,即便头部企业产线满负荷运转,部分通用型芯片的交货周期仍延长至12周以上。这场涨价潮并非短期波动,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不仅改变了市场供需格局,也为A股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了投资机会。

本轮存储芯片价格上涨,本质是供给收缩与需求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供给端看,全球主要存储芯片厂商为追求更高利润,纷纷将产能向人工智能(AI)和数据中心所需的高端芯片倾斜,如高带宽内存(HBM)、DDR5等。这种产能转移直接导致传统消费级存储芯片(如DDR4、NAND闪存)的供给锐减。例如,三星、SK海力士等厂商将DDR4产能占比从2023年的40%降至2024年四季度的20%,转而扩大HBM、DDR5的产能。供给的收缩直接推高了传统芯片的价格。

从需求端看,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高端存储芯片的需求激增。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场景对存储性能和容量的要求远高于传统消费电子,HBM、DDR5等高端芯片成为刚需。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企业级SSD市场规模达262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351亿美元。这种需求升级不仅消化了高端芯片的供给,也间接推动了传统芯片的价格上涨。

此外,存储芯片行业本身的周期性也加速了价格反弹。在经历2022-2023年的价格低谷后,厂商通过主动减产、去库存调整供需结构,推动市场从供过于求转向供不应求。这种周期性调整与AI驱动的供给收缩形成叠加,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双重支撑。

本轮存储芯片涨价潮,A股市场中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产业链配套企业将直接受益。这些企业要么掌握核心技术,要么拥有产能优势,要么深度绑定下游客户,能够在涨价周期中获得超额收益。

兆易创新是国内存储芯片设计的领军企业,主要产品包括NOR Flash、NAND Flash和MCU(微控制器)。其中,NOR Flash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国内排名第一;NAND Flash产品覆盖从消费级到企业级的多个领域。

从供给端看,兆易创新的传统存储芯片产能并未向高端转移,而是保持了稳定的供给,因此在涨价周期中直接受益于价格上涨。从需求端看,公司的NOR Flash产品广泛应用于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汽车等领域,这些领域的需求增长抵消了消费电子的疲软,支撑了产品的销量。

2. 存储芯片制造龙头:长鑫存储(未上市,关联企业:万润科技002654)

长鑫存储是国内唯一能够大规模生产DRAM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DDR4、DDR5等。尽管长鑫存储未上市,但关联企业万润科技通过持有长鑫存储的股权,间接受益于存储芯片的涨价。

长鑫存储的产能扩张是支撑存储芯片供给的关键。2024年,长鑫存储的DRAM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同比增长近50%。其中,DDR5产能占比将从2023年的10%提升至2024年的30%。产能的扩张不仅满足了下游客户的需求,也推动了DDR5价格的上涨。

万润科技作为长鑫存储的关联企业,将受益于长鑫存储的产能扩张和价格上涨。此外,万润科技自身也从事存储模组的研发和销售,其产品包括SSD、内存卡等,能够直接受益于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

江波龙是国内存储芯片封装测试的领军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SSD)、移动存储等。公司的封装测试产能覆盖从消费级到企业级的多个领域,能够满足下游客户的不同需求。

从供给端看,江波龙的封装测试产能并未受到产能转移的影响,反而通过扩大产能来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2024年,江波龙的封装测试产能将达到10亿颗/月,同比增长25%。从需求端看,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领域,这些领域的需求增长支撑了产品的销量。

澜起科技是国内内存接口芯片的领军企业,主要产品包括DDR4、DDR5内存接口芯片。内存接口芯片是连接CPU和内存的关键组件,其需求直接依赖于存储芯片的销量。

从供给端看,澜起科技的内存接口芯片产能稳定,能够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从需求端看,随着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下游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会倾向于使用更高性能的内存接口芯片,从而推动了澜起科技的销量增长。

本轮存储芯片涨价潮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不仅改变了市场供需格局,也为A股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了投资机会。其中,兆易创新、万润科技、江波龙、澜起科技等企业将直接受益于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和产能的扩张。这些企业要么掌握核心技术,要么拥有产能优势,要么深度绑定下游客户,能够在涨价周期中获得超额收益。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存储芯片涨价潮的持续性较强,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具有较强的支撑。对于投资者来说,应重点关注这些企业的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和下游客户绑定情况,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进行投资。

来源:题材挖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