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炸了!甲型H3N2提前猛攻,传染性比去年更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20:34 1

摘要:10月30日,“新毒株甲型H3N2来袭”话题强势冲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据极目新闻、人民网当日报道,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我国南方部分省份流感活动已出现明显上升,甲型H3N2毒株已取代去年的H1N1成为主流,郑州、昆明等多地均已发现相关病例,

10月30日,“新毒株甲型H3N2来袭”话题强势冲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据极目新闻、人民网当日报道,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我国南方部分省份流感活动已出现明显上升,甲型H3N2毒株已取代去年的H1N1成为主流,郑州、昆明等多地均已发现相关病例,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第42周(截至10月19日)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本周全国共报告49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趋势显著,北方则维持低水平。这一数据较前几周明显增长,第41周全国仅报告4起暴发疫情,短短一周内数量大幅增加,足见病毒传播速度之快。

湖南疾控通过权威渠道提醒公众:由于去年流行毒株为H1N1,多数人对H3N2缺乏有效免疫力,几乎处于“无防护”的免疫空白状态,今年感染人数可能会显著增加。沈阳网10月30日的报道也指出,这种毒株的传染性和传播速度均超过去年的H1N1,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不少网友看到“新毒株”字样十分恐慌,但据国际在线10月26日报道,甲型H3N2其实是流感季的“老熟人”。早在1968年,它就以“香港流感”之名首次全球大暴发,波及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此后,它并未消失,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改头换面”变异一次,周期性卷土重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苏惠萍介绍,感染H3N2后,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部分人还会有呕吐、腹泻,少数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与普通感冒相比,它的全身症状更重,病程也更长。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宛莹华医生在接受采访时明确区分了两者:普通感冒主要是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全身反应轻;而甲流(含H3N2)常表现为高烧、干咳、全身酸痛、乏力,病情明显更重。浙江杭州就曾有39岁的程女士,确诊流感后硬扛3天,最终出现“白肺”症状,这也警示大家切勿轻视。

万一不小心感染了H3N2,该如何正确处理?湖南航天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治平主任医师给出了明确建议,据其介绍:

及时就医:老人、孩子等高危人群,或出现高烧不退等严重症状时,一定要尽快看医生,不要拖延。

居家隔离:感染后应居家休息,直到症状完全消失,避免传染给家人和他人。

科学护理:多喝温水预防脱水,遵医嘱用药,尤其是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效果会更好。

警惕重症: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信号,必须立即就医,绝不能硬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苏惠萍主任医师也补充道,流感预后通常较好,但老人、婴幼儿、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格外注意。

面对来势汹汹的H3N2,预防无疑是重中之重。宛莹华医生强调,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国际在线10月26日的报道中,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黄卓英也表示,流感疫苗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对重点人群保护效果明确。

目前接种的多为三价减毒活疫苗,可覆盖H1N1、H3N2及部分乙型流感毒株。国家卫健委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应每年接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疫苗接种后2-4周才能产生有效抗体,建议9-11月接种,不过整个流行期接种都有效。

很多人疑问“去年打了疫苗,今年还需要打吗?”李侗曾明确解答:流感疫苗保护期仅6-8个月,且每年流行毒株不同,所以必须每年接种,才能获得针对性保护。

但疫苗并非“万能钥匙”,宛莹华医生提醒,疫苗是首要防线,但不能阻断所有毒株,必须配合日常防护。国家疾控局近日也发布健康提示,建议公众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外出务必戴口罩,不要带病上班、上课,也尽量少用手摸脸、揉眼。

各地也已提前做好准备,北京市设置了471家流感疫苗接种门诊,60岁以上京籍老人、中小学生等免费接种将持续至11月底;上海市市民则可通过“随申办”App等平台预约接种,疫苗供应充足。

此次H3N2流感提前来袭,传染性增强,确实需要引起重视,但大家不必过度恐慌。从防控层面看,我国疾控系统已及时监测到病毒流行态势,通过周报等形式公开信息,各地也提前部署了疫苗接种和医疗资源,为应对流感高峰做好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带病上班、上学”的旧习仍需改变。不少人觉得“扛一扛就过去”,却不知这不仅可能加重自身病情,还会加速病毒传播,给老人、孩子等高危人群带来风险。只有每个人都树立“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才能筑牢群体免疫屏障。

对普通公众而言,无需纠结病毒的专业机理,只需记住“疫苗优先、防护为辅、中招就医”的简单逻辑。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尽早接种疫苗,做好日常防护,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

疫苗必打:每年接种是关键,现在打还来得及,老人、孩子、慢性病患者优先。

分清症状:高烧、全身酸痛大概率是流感,别当普通感冒硬扛。

中招应对:居家休息、及时就医,48小时内用药效果好,警惕重症信号。

日常防护: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带病上班上学。

关注家人:提醒老人、孩子做好防护,有症状及时处理,别掉以轻心。

秋冬流感季已至,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就从现在的每一步防护做起!

《新毒株甲型H3N2来袭》极目新闻、人民网2025年10月30日

《2025年第42周流感监测周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10月23日

《警惕,毒株变异,卷土重来→》沈阳网2025年10月30日

《生活观察|流感季即将到来科学防护保健康》国际在线2025年10月26日

《甲型H3N2流感》医学百科dayi.org.cn

来源:主持人阿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