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校友导师计划”是MBA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培养环节,是搭建学生与校友桥梁的重要平台。
解读校友导师计划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校友导师计划”是MBA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培养环节,是搭建学生与校友桥梁的重要平台。
通过“校友导师计划”,学生既可与来自不同行业、经验丰富的校友导师开展一对一深度交流,也能参与跨组联动的对话与研讨,从而获得职业发展、行业洞察与人生规划等多维度指导。导师们以管理实践、行业见识、产业格局与国际化背景为支撑,面向在读MBA组织多样化的交流与实战活动,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在实践历练中成长。以榜样之力引路,助力MBA同学逐步发展为兼具社会责任与全球视野的高层次管理者与未来商业领袖。
自2006年正式启动以来,“校友导师计划”已历经19载传承,在任及往期校友导师已达360余位,覆盖学生6800余名。2024年,“校友导师计划”全面升级,新增校友导师占比 45%,活动形式更丰富、行业覆盖更广、科技创新驱动力更强。2025年,“校友导师计划”将持续更新,将于11月与2025级北大光华MBA学生共同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校友导师活动矩阵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已形成 “三位一体” 活动矩阵:
校友导师小组活动:由导师组织小组内成员参与,聚焦深度交流与主题研讨,贯通职业发展、行业洞察与方法论。校友导师企业行:由MBA项目定期组织,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以沉浸式参访打通“技术—业务—管理—文化”全链路,推动同学在真实场景中知行合一。校友导师教练面对面:由MBA项目定期邀请导师参与,面向全体同学开放,以跨组联动×多导师共创为特征,促进不同专业与行业间的高密度交流与协同成长。活动形式逐年创新,依据学生需求拓展学生与导师交流平台:
2024年首次推出 “校友导师教练面对面” 活动,作为校友导师计划的重要升级,其核心创新在于打破小组边界的跨组交流与汇聚多视角的多导师共创。同时,活动还创新丰富互动形式:1V1沟通精准匹配个性化需求,1对多研讨高效激发群体观点碰撞,搭配圆桌交流与案例共研,全方位推动师生深度联动。
校友导师小组活动
校友导师企业行
校友导师教练面对面
校友导师小组活动回顾
2024年11月至2025年10月,“校友导师计划”持续深化,来自科技、金融、制造、文创、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导师与同学们共创了百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展现了光华MBA教育的独特价值与人文温度。
一、科技创新与产业前沿
晁亚新导师带领同学走进AMD中国总部,围绕AI与半导体前沿路线图开展深入交流,并在随后的品茶沙龙中延展到职业路径选择与能力栈构建。陈世宏导师带领同学走进南京研发中心,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温度,让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新兴技术在餐饮服务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化转型为客户及企业带来的更优化体验。陈孝良导师组织参访声智科技,以声学计算与神经网络为切入展示行业应用场景,并发起“AI聆听未来”公益行动以探索科技向善的落地模式。高红冰导师组织参访LKK洛可可与身边云,通过具体案例讲解设计创新如何与数字经济互促共生并形成新增长点。黄祖尧导师邀请同学走进厚全集团,从生物安全流程到智能化生产线实地展示生态农业的全产业链运作逻辑。郭东栋导师与王立品导师联合开展京东集团参访,围绕供应链效率、组织管理与国际化布局进行多维度分析与讨论。谭煜东导师带队走进携程上海总部,在网络运营中心近距离观察实时指挥体系,并以数据化视角解析全球化运营。王丹导师带领同学参访强生亚太创新中心,系统介绍开放式创新如何连接全球资源与本地研发形成协同生态。二、金融资本与商业智慧
陈庆导师以新加坡交易所高管视角分享跨境资本运作与市场规则,并通过真实案例帮助同学实现课堂知识与职场实践的精准衔接。刘学臣导师以创业全周期为主线讲解融资要点与BP撰写方法,并结合企业阶段性目标讨论组织建设的路径与节奏。刘华导师组织以企业经营实践为主题的研讨,系统阐释“成人达己”的利他理念,并强调以可持续方式实现长期增长与品牌信任。孙利军导师牵头举办跨22、23、24三届金融圆桌,组织同学围绕全球宏观与市场结构展开研判与复盘,形成跨代学习的交流机制。周洪刚导师组织网鱼电竞参访,以新消费与电竞产业为切口讨论数字经济模式与商业可持续性,拓展同学对新业态的理解边界。三、文化创意与人文探索
王柯导师带队参访爱奇艺·青春中心,通过案例解析AI在影视生产流程中的效率提升与创作增益,并讨论内容生态的演进方向。王宁导师组织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参访,并邀请哲学与管理学专家开展对谈,以品牌成长逻辑连接人文关怀与商业实践,启发同学的创意表达与组织管理思维。全斌导师策划“中轴线CityWalk”并参访世辉与泰和泰律所,在历史空间与现代合规之间建立认知桥梁,强化同学对法务与治理的底层理解。肖路导师带领同学走进迪卡侬深度了解其“由内而外”的数字化实践,并在羽毛球实验室进行沉浸式体验。张轶导师以“创新”为主题开展灵感工作坊,鼓励学生拥抱试错与“巧妙冒险”,逐步沉淀可复制的创新方法论。张滇导师组织专题研讨会,结合酒店业管理经验,从服务细节、标准化流程与品牌叙事三方面拆解体验升级的实施路径。四、思想同行与情感共创
洪明基导师以“成长共同体”为抓手开展开放式研讨,分享个人创业心路并签赠《改变的力量》,在知识传递与情感联结中增强自我驱动。朗春晖导师小组策走进“创新工场”开展企业参访,围绕科创孵化与投融资实践深入交流,系统了解前沿技术布局、创业生态与产业化路径。沈忠民导师以论坛、职业餐叙与话剧观演相结合的形式营造高密度而温暖的思想场景,帮助同学在持续交流中构建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喻友平导师带队参加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创新论坛,重点研讨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运营与知识管理等商业化落地的最新进展。郑文先导师以“边缘AI与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路径”为题开设专题讲座,系统梳理从大模型到边缘算力的协同演进与产业机会。五、更多精彩活动
2024光华MBA校友导师名单(部分)
晁亚新
AMD-超威半导体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
陈庆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董事总经理、中国主席
陈世宏
麦当劳中国
CIO
陈孝良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董事长
高红冰
阿里巴巴集团
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
郭东栋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车身二工厂总经理
韩立锋
北京万馆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成都城投万馆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总经理
洪明基
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总裁
黄祖尧
四川厚全生态食品有限公司
董事长
胡守云
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副总裁
郎春晖
创新工场
合伙人
刘华
圣维荣泉创投
合伙人
刘鹏
埃森哲
董事总经理
刘学臣
和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EO
李一
创新时代集团
董事会主席
罗飞
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创始合伙人、董事长、总经理
马斌
腾讯集团
副总裁
秦向东
京东方科技集团
副总裁
全斌
MFG
执行总裁
沈忠民
明阳集团
联席董事长
史文钊
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
隋政军
木屋烧烤、深圳市正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
孙利军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
管理委员会委员、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
谭煜东
携程
机票事业部CEO
田盛华
中交生态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丹
强生创新亚太区
负责人
王柯
爱奇艺
高级副总裁
王立品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高级总监
王宁
北京泡泡玛特贸易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
王沿
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
吴海宁
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
全球化研发服务大中国区负责人
肖路
迪卡侬中国
执行副总裁
谢方敏
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薛薇
拜尔斯道夫
东北亚董事总经理
杨嵩
汽车之家高级
副总裁
杨勇
腾讯科技
腾讯混元大模型数据及安全负责人
喻友平
中关村科金
总裁
张滇
美国德尔国际集团
联合创始人、管理合伙人
张建岗
华为
高级副总裁
张瑾
新奥能源集团
副董事长
张连
广州德诚控股集团
董事长
张轶
IDG Capital
CTO
张勇
中远海洋集团
副总经理
郑文先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副总裁
周洪刚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秘书
周勇
四川通用航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万物云
董事长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成长心得
校友导师计划最打动人心的,在于它构建了一个真实可感的“第二课堂”。它不仅是名义上的师生联结,更是打破了课堂与实践的壁垒。这种来自一线战场的经验分享与智慧启迪,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商业视野,激发了我们对产业融合与创新的深度思考。感谢光华的校友导师计划,让校友资源转化为滋养我们成长的活水,真正实现了“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
——黄祖尧导师小组
谭煜东导师不仅结合自身经验,深入分析了OTA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更就国内与海外职场发展路径为同学们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建议,让大家对个人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校友导师计划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业界的宝贵窗口。通过导师的倾囊相授,我们将课堂所学与商业实践深度融合;在与同组同学的思维碰撞中,收获了审视问题的多元视角。这段经历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视野的开拓,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了“知行合一”的力量。
——谭煜东导师小组
校友导师计划通过王丹导师组织的强生参访,让同学们借助JLABS平台,既看到百年企业以 “管线匹配度优先、非短期财务回报” 的长期主义布局,理解其靠赋能外部创新、储备增长引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逻辑,也直观印证了光华《批判思维与商业伦理》中 “可持续的社会价值创造是最长久商业策略” 的观点,启发大家深入思考企业生生不息的经营之道。
——王丹校友导师小组
每一次交流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涵盖了对前沿科技趋势的洞察、对企业核心战略的剖析、对宏观时局的深度研判,以及对个人职业发展的精准指点。郑文先导师以真诚与热情打破界限,不仅亲临课堂为同学们开设商业与科技前沿讲座,还邀请我们走进企业,与产品专家交流,零距离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产品定义与技术方案。校友导师计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窗口,让我们在商业变革与学术精进的交汇处,拔云见日、洞见机遇。
——郑文先导师小组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