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中考分流落榜后,我深夜翻3年日记:为人父母3本“账”欠不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20:05 1

摘要:儿子拿着中职录取通知书回家那天,我盯着他低头绞衣角的手,突然想起3年前他刚上初一时,兴奋地跟我说“妈,我以后想考咱们市最好的高中”——那时候我怎么也没想到,3年后他会连普通高中的门槛都够不着。

儿子拿着中职录取通知书回家那天,我盯着他低头绞衣角的手,突然想起3年前他刚上初一时,兴奋地跟我说“妈,我以后想考咱们市最好的高中”——那时候我怎么也没想到,3年后他会连普通高中的门槛都够不着。

翻遍这3年的家庭日记,我才狠狠看清:孩子中考分流的结果,早就在我欠下的3本“账”里,写好了答案。

第一本:“陪伴账”——别用“忙”当借口,错过孩子需要你的每一刻

儿子初一下学期,我接了个重点项目,每天早出晚归,连他的家长会都让老公代去。有次他数学考了62分,怯生生地把卷子递到我面前,我正对着电脑赶方案,只扫了一眼就吼:“怎么考这么差?是不是上课又走神了!”

后来才从班主任那知道,那段时间儿子上课总发呆,因为他发现同桌的妈妈每天都会陪孩子写作业,而他只能自己对着错题哭。等我终于忙完项目想补陪伴时,才发现他已经不愿跟我多说一句话——那些被“忙”偷走的陪伴,从来不是“以后补上”就能抵消的。

第二本:“认知账”——别把“学习”等同于“分数”,忽略孩子的成长节奏

我一直坚信“分数决定未来”,儿子考90分我会问“为什么没考100”,考80分我会罚他多做两张卷子。有次他跟我分享自己组装的机器人,我却打断他:“有这时间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机器人能帮你考上高中吗?”

直到中考前模考,他总分跌出年级前300,躲在房间里说“妈,我觉得自己特别没用”,我才猛然醒悟:我一直盯着分数,却没看见他为了赶作业熬到12点的样子,没夸过他帮同学讲题时的耐心,更没问过他是不是真的喜欢这样的学习节奏。把“分数”当唯一标准,其实是我亲手给孩子的成长,设了一道窄门。

第三本:“规划账”——别等“分流”来了才慌,早帮孩子看清方向

我以前总觉得“中考分流”是遥远的事,直到儿子初二下学期,班主任提醒我们“要提前帮孩子规划,是走文化课还是学技能”,我还满不在乎:“孩子还小,等初三再说。”

结果到了初三,儿子文化课跟不上,对技能学习也没概念,看着同学有的报了美术特长,有的开始学编程,他却每天浑浑噩噩。直到填志愿时,他才跟我说:“妈,我好像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那一刻我才明白,父母的“规划”不是替孩子做决定,而是帮他提前看清路——别等分流的大浪拍过来,才让孩子在原地打转。

现在儿子已经去中职报到,选了他喜欢的汽修专业,每天回家会跟我讲今天拆了什么零件、学会了什么技能。看着他眼里重新亮起的光,我才慢慢放下愧疚。

其实中考分流从来不是“一考定终身”,但为人父母的这3本“账”,一旦欠下,可能要花很久才能弥补。别等孩子的人生出现“分流”,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陪他走一段、帮他看清路——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那些错过的、忽视的,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你家也有初中生,不妨现在就问问自己:这3本“账”,你有没有正在欠着?别让一时的疏忽,变成一辈子的遗憾。

来源:萌宝故事放映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