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F-22和F-35的发动机F119和F135被吹得天花乱坠,推重比动不动就10以上,听着就觉得技术碾压全球。可实际情况呢?翻翻可靠资料,这些数据压根儿没那么夸张。
F-22和F-35的发动机F119和F135被吹得天花乱坠,推重比动不动就10以上,听着就觉得技术碾压全球。可实际情况呢?翻翻可靠资料,这些数据压根儿没那么夸张。
F119的加力推重比实际也就7左右,F135也差不多6.7,这跟官方宣传有差距,但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马斯克最近在DOGE部门忙着审查五角大楼的开支,确实挖出不少问题,但发动机推重比的“欺骗”这顶帽子扣得有点儿勉强。咱们一步步捋清楚,别被标题党忽悠了。
先聊聊F-22的F119发动机。这玩意儿是普惠公司上世纪90年代开发的,专为F-22猛禽战斗机量身定做。官方规格里,加力推力156千牛,重量2230公斤,推重比算下来7.0:1。这数据在维基百科和航空专业网站上明明白白摆着,从1997年F-22首飞开始就这么报的。
有人说美国瞒报了30年,其实不然,早期的宣传资料确实爱强调高性能,但具体数字一直没变。比方说,F-119的干推力116千牛,加力后提升明显,但推重比没到10。那种10以上的说法,可能来自一些媒体的夸大其词,或者混淆了其他指标。
现实中,F-22的超音速巡航靠的是矢量推力和整体设计,不是单纯推重比堆出来的。空军测试显示,它在高空机动性强,但发动机耐久性和维护成本高,这才是痛点。
转到F-35的F135发动机,这家伙更复杂,因为F-35有A、B、C三种变体,发动机也相应调整。F135-PW-100的加力推重比是6.70:1,军用推力4.36:1,重量3750磅左右。这些数字来自普惠的官方手册和美国海军的评估报告。
为什么有人觉得缩水?可能是因为F-135的推力43,000磅,听着大,但分摊到飞机重量上,F-35空重13吨多,实际加速性能没F-22那么猛。早期开发时,F-135基于F-119的核心,但风扇更大,质量流量高,推力上去了,重量也跟着涨。结果推重比没突破7,这在多任务战斗机里算正常。
F-35的设计重点是隐身和传感器融合,不是纯狗斗,所以发动机调校偏向低空高速和长航时。2025年到现在,五角大楼的审计报告提到F-35库存管理问题,但发动机规格没啥变动。
马斯克这人,2025年1月上任DOGE后,确实搅动了国防圈。特朗普让他和维韦克·拉马斯瓦米一起审预算,目标砍掉浪费。2月份,他们就盯上五角大楼,曝光了不少采购猫腻,比如F-35的维护合同超支。但发动机推重比的内幕?搜索全网,没找到马斯克亲口爆料的帖子。
他在X上发过批评F-35的言论,说它是“shit design”,还推崇无人机取代有人机。但具体到F119和F135的数据,他没提。
马斯克的风格是直球,爱怼军工复合体,但他的爆料多在SpaceX和特斯拉领域。或许标题里的“揭开内幕”是个误传,实际是媒体把他的F-35批评和发动机规格混为一谈。
早期ATF计划(先进战术战斗机)时,推重比目标是8以上,但实际落地7,这在工程上常见。F-135开发更曲折,2006年F-35首飞,2015年服役,期间改型多次,推重比稳定在6.7。
相比欧洲的EJ200或俄罗斯的AL-41F1S,美国的这些发动机在可靠性和寿命上领先,但推重比不算顶尖。为什么宣传时总听10?可能是计算方式不同,有的用静态推重比,有的动态;或者媒体爱挑高值说事儿。接地气点说,就跟手机电池宣传续航一样,实验室数据和实际用总有差距。
现在看中国这边,涡扇15(WS-15)的发展挺带劲儿的。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从2006年立项,目标就是高推重比。2022年地面测试完成,推重比超过10,2023年装上歼-20试飞,2024年底双座J-20S曝光,用WS-15。
最新报道,2025年6月,WS-15批量生产启动,推力18-20吨,推重比10:1甚至11:1。这数据来自军事观察网站和维基,基于公开试飞视频和分析。相比WS-10的7.6,WS-15用单晶叶片和先进材料,热效率高,超巡航能力强。歼-20换装后,机动性直追F-22。
中国发动机追赶花了20年,早期靠进口技术,现在自主率90%以上。
对比起来,美国的F119和F135推重比低点儿,但战机整体性能靠生态。F-22的矢量推力让它狗斗无敌,F-35的网络战和数据链是杀手锏。中国WS-15好在专注歼-20,避开多变体复杂性。2025年,美国空军在内利斯基地测试F-22,确认推重比7,但强调综合优势。
中国沈阳厂扩展生产线,WS-15产量上千台。马斯克的DOGE虽没直接戳发动机,但间接推动透明,3月份国会听证会讨论军工成本,或许会波及普惠合同。
推重比不是唯一指标。F-119的压力比26:1,涡轮入口温度1649摄氏度,耐高温强。F-135更高,28:1和1980摄氏度,但重量大,适合F-35的垂直起降变体。WS-15据说压力比25:1以上,单晶合金叶片从俄罗斯技术学来,现在自产。
实际飞行中,推重比影响爬升和转弯,但隐身和电子战更决定胜负。美国F-35在以色列行动中证明,低空突防牛,但热管理和寿命是短板。中国歼-20在东海巡航,WS-15让它超音速巡航稳,减少对AL-31依赖。
来源:陈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