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专家保罗·迪布在该所主办的《战略家》杂志上刊发文章,公开提出在中美潜在军事对峙中,澳大利亚应从远处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中国南海军事设施,并针对台海方向的中国武装力量发起攻击。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专家保罗·迪布在该所主办的《战略家》杂志上刊发文章,公开提出在中美潜在军事对峙中,澳大利亚应从远处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中国南海军事设施,并针对台海方向的中国武装力量发起攻击。
他强调,这种操作需依托射程超过两千公里的反舰导弹,由核动力潜艇作为发射平台,在菲律宾东部深海区隐蔽待机,确保打击精度和生存能力。
迪布的方案核心在于“拒绝威慑”理念,避免澳大利亚本土直接卷入高强度对抗,而是通过远距离精确火力削弱中国在外围海域的军事部署。
他指出,澳大利亚本土距离台海四千多公里、南海三千公里,正面对抗代价过高,因此转向长程武器体系,能将预警时间压至分钟级,降低中国反击本土的可能性。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由澳国防部创办,直属军方管辖,二十多年间专注印太地区安全议题,尤其针对中国海军扩张输出报告。
该所每年预算数千万澳元,主要依赖国防部拨款,同时接受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公司等美国军工巨头赞助,谷歌、甲骨文提供技术支持,日本大使馆、美国国务院、英国外交部也注入资金。这些资金链条决定了其立场,多次推动澳大利亚增加对南海和台海的军事介入。
迪布作为澳洲国立大学战略教授,曾任澳国防情报组织副主任,其观点代表澳军方鹰派思路。
他在文章中排除打击中国大陆目标,认为那等于“危险赌博”,会引发核风险,但对南海岛礁和台海舰艇持开放态度。这种选择性针对暴露了澳方意图:不触碰红线,却蚕食中国核心利益。
迪布推荐的武器包括美制LRASM长程反舰导弹,射程九百多公里,隐身外形、抗干扰能力强,可由澳F-35战机或P-8A巡逻机投放。海军霍巴特级驱逐舰搭载战斧Block V导弹,射程一千六百公里,垂直发射覆盖南海全域。
陆基JASSM-ER导弹从澳北部基地起飞,直达永兴岛雷达站。这些装备与澳以往鱼叉导弹相比,射程翻倍,末端自主寻的减少人为干预。
发射平台升级是关键。迪布锁定AUKUS协议下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取代老旧柯林斯级柴油电动艇。
柯林斯级排水三千三百吨,水下续航仅四百八十海里,四节速度需频繁上浮充电,噪音大,南海高密度反潜环境下生存艰难,维护故障率高,可用率不足五成。
弗吉尼亚级Block IV排水七千八百吨,S9G压水堆实现无限水下航程,速度超二十五节,四叶泵喷推进器噪音减半,船体吸音涂层,光纤声纳探测两百公里。
垂直发射管增至四十枚,兼容战斧和LRASM,火力是柯林斯十倍。AUKUS技术转移让澳掌握堆芯维护,澳工程师已在美培训。
迪布描绘的战术路径:核潜艇潜伏菲律宾东深海,一千五百公里外齐射战斧,低空掠海突防055型驱逐舰指挥系统;LRASM饱和攻击瘫痪南海防空网。
澳潜艇避开中国Y-8Q反潜机巡逻,保持安全距离。这种“外科手术”旨在分散中国海军注意力,为美军主攻台海创造条件。
澳空军E-7预警机引导导弹,霍巴特级AN/SPY-1雷达锁定三百公里,陆军机动车北部部署,形成多维火力网。
与美军C4ISR共享情报,澳充当“外围矛头”。迪布还建议核潜艇布雷马六甲、巽他海峡,切断中国九十八 percent石油进口线,一周内经济压力倍增。
不过,迪布方案忽略中国海军现实应对。山东舰航母编队常态南海巡航,歼-20隐身机护航台海,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超三千公里,覆盖澳北部基地。高超音速武器部署完成,锁定澳潜艇路径。
中国海军驱逐舰吨位升级,055型万吨级,相控阵雷达、抗饱和攻击。南海岛礁防空系统多层化,红旗-9远程导弹护卫。澳远程打击需穿越中国外围防线,卫星链路易被干扰,导弹中途修正窗口小。
中国坚定维护台海统一、南海主权,军力建设针对外部威胁。常态军演展示实力,舰艇编队规模扩大,反潜能力跃升。任何外部势力插手,必遭精准回击。澳智库纸上谈兵,忽略地缘现实,只会加速澳战略困境。
迪布观点放大澳自信,却暴露军力短板。核潜虽强,数量有限,八艘巡航印太分散兵力。中国海军总吨位世界第一,航母三艘在役,潜艇超七十艘。澳远程链条每环皆弱点,情报共享延时,导弹库存不足饱和。
长远看,AUKUS加剧地区军备竞赛。澳债务攀升,国防占比GDP超2.3%,挤压民生。盟友菲律宾、日本犹豫介入,澳孤注一掷。迪布方案服务美战略,却让澳成炮灰。
来源:罗马博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