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疯了!装机市场内存价格比肩黄金,目前不建议任何人入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19:00 1

摘要:如果大家关注最近的DIY市场,会发现大部分硬件都出现了涨价潮,而内存市场更是其中的“重灾区”,最低涨幅都有50%,以往的性价比型号全部断供,价格涨势堪比黄金,令人咋舌。

如果大家关注最近的DIY市场,会发现大部分硬件都出现了涨价潮,而内存市场更是其中的“重灾区”,最低涨幅都有50%,以往的性价比型号全部断供,价格涨势堪比黄金,令人咋舌。

内存价格“坐火箭”,性价比型号消失

拿DDR5举例,在涨价前,600元以内能轻松买到各品牌双16GB DDR5 6000以上的套条。可如今,同样的价格只能买到一根,甚至还可能面临没货的尴尬局面。再看看DDR4,其涨价情况更为惊人,较年初暴涨超200%,16GB DDR4内存条价格直接飙到500多元,而去年花200多就能轻松拿下,价格翻了一倍还多。有网友吐槽:“去年花200多买的16GB DDR4内存条,今年直接飙到500多,翻了一倍还多!”甚至出现了同容量产品DDR4价格远超DDR5的倒挂情况,让人直呼看不懂。

内存涨价的多重原因

全球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需求激增

全球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投入不断加大,这类设备对内存的需求和民用市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AI模型训练、大数据处理都需要海量高带宽、低延迟的内存支撑。以AI市场为例,单台AI服务器对DRAM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NAND需求达3倍。OpenAI的“星际之门”计划每月采购的90万片DRAM晶圆,就占全球总产量近40%。TrendForce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内存采购量同比增超30%,直接拉动占全球需求35%的服务器内存价格率先上涨5% - 10%。厂商为了满足企业级内存的巨大需求,将更多晶圆产能转向企业级内存生产,导致民用内存市场供应减少,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

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也对内存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内存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如芯片、基板等,其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无疑增加了内存的生产成本,进而推动内存价格上涨。

渠道端囤货行为

早在年初就有行业消息传出内存产能将向AI服务器端倾斜,那时不少经销商和电商大促期间的库存备货方提前预判了涨价趋势,开始大量囤货锁价。下游的经销商怕后面拿不到货,纷纷加倍甚至三倍下单,有的渠道商干脆把货囤起来不卖,人为制造短缺。国际上的电子大厂更狠,直接和芯片厂签2到3年的长期供货合同,把产能锁死,中小客户只能高价抢剩下的货。二手市场也跟着起哄,DDR5 32GB内存条10天就涨了400元,有人把家里闲置的内存挂出去,转手就赚了不少,这又让更多人加入囤货队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

厂商产能调整

从供给端来看,DDR4产能的“断舍离”直接制造了结构性缺口。几个月前,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原厂已全面停止DDR4新订单,将80%资本开支倾斜至HBM(高带宽内存)与DDR5等高毛利产品。以美光为例,其DRAM收入中数据中心占比已达40%,企业级需求增速更是飙升34%。由于HBM生产需占用大量3D堆叠与先进封装产能,直接挤压了传统DRAM产量,且单条HBM的制造成本是DDR5的5倍以上,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矛盾。与此同时,全球DRAM产能利用率已达95%的物理上限,而新增晶圆厂建设周期长达2 - 3年,最快释放要等到2026年下半年。更关键的是,DDR4产线设备多已拆除,这导致DDR4缺口较预期扩大30%,供给端的紧张态势短期内难以缓解。

机构预测与市场影响

前段时间有新闻爆出,摩根士丹利、德邦证券等机构预测DDR4紧缺将持续至2026年中,这种预期促使企业提前锁定库存,比如某数据中心运营商一次性采购了全年用量的80%。机构预测,缺货状态可能要到2026年中才会缓解,毕竟建HBM产能需要18到24个月,DDR4的缺口短期内补不上,甚至有人预计2026年DRAM和NAND闪存价格还会涨37% - 39%。不过也有风险,如果AI需求没预期那么旺,或者厂家扩产太快,价格可能会回调,地缘冲突也可能打乱供应链。

目前不建议入手内存条

即便现在双11促销活动搞得如火如荼,笔者依然坚持不建议入手内存条。对于普通DIY用户来说,现在购买内存条根本谈不上性价比,纯粹是花冤枉钱。如果不是刚需急用,只建议大家耐心等待。毕竟虚假的市场泡沫终会有崩盘的一天,等市场供需关系恢复正常,内存价格也可能会回落到合理区间。

内存市场的这波涨价潮来势汹汹,让很多有装机或升级计划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希望大家在面对内存涨价时,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购买,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手。

来源:大吕的科技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