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烧向全世界!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 哪些国家风险最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8:56 1

摘要:这政策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瞄准全世界,目的据说是平衡美国预算赤字,顺带保护本土产业。特朗普当时说,下周一或二就会正式公布细节,结果没几天,就真开始行动了。

特朗普上台后没多久,就开始兑现竞选时的那些贸易承诺,你知道的,他一直嚷嚷着要让美国在贸易上占便宜。

2025年2月7日,他在白宫跟日本首相石破茂见面时,顺口就扔出了这个炸弹:要推出对等关税政策。

这政策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瞄准全世界,目的据说是平衡美国预算赤字,顺带保护本土产业。特朗普当时说,下周一或二就会正式公布细节,结果没几天,就真开始行动了。

这个对等关税的点子其实不是新鲜事,美国从建国起就用关税当工具,收钱、保护产业、谈判筹码,三合一。

特朗普特别钟情这个,他竞选时就说过,关税能取代所得税,还能创造就业。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在国会听证会上也跟着附和,说要让别国怎么对待美国,美国就怎么回敬。

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摆在那,美国平均关税率就2.2%,印度12%,巴西6.7%,越南5.1%,欧盟2.7%。这么一比,美国觉得吃亏了,尤其是欧盟对美国汽车收10%税,美国只收2.5%,特朗普老拿这个说事,说欧洲不让美国车进去,但欧洲车在美国到处跑。

政策一出,马上就升级。4月2日,特朗普签了执行令14257,设了个10%基线关税,对贸易逆差大的国家加码。中国关税升到30%外加20%芬太尼相关税,总共50%。印度50%,包括俄罗斯石油罚款。巴西50%。

欧盟15%到20%。日本15%。越南15%到20%。还有一大堆国家,从阿富汗15%到阿尔及利亚30%。4月5日,10%基线就生效了,4月9日更高税率本来要上,但暂停了90天,给谈判留空间。说实话,这暂停是迫不得已,股市一宣布就崩了,2025年股市大跌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风险最大的国家一看就清楚,那些关税高的和对美顺差大的首当其冲。印度首当其冲,税率50%,因为他们平均关税12%,加上贸易顺差大,还买俄罗斯石油。印度出口纺织品、药品、钢铁到美国,本来就靠低成本,现在加50%税,美国进口商肯定转头找别人。巴西也50%,他们大豆、咖啡、钢铁出口多,巴西议会都开始讨论报复了,提高对美国汽车关税。

越南46%,他们电子产品、服装出口猛增,本来是从中国转过去的供应链,现在直接被堵。柬埔寨49%,老挝48%,缅甸45%,泰国37%,这些东南亚国家关税本来就高,出口服装、鞋类、电子元件到美国,现在成本暴涨,企业得赶紧调整,不然就倒闭。彭博经济研究说,印度、阿根廷、非洲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风险最大,因为他们关税水平高,贸易依赖美国市场。

欧盟20%,看起来不高,但汽车产业遭殃。特朗普老抱怨欧盟10%汽车税,他们每年卖几百万辆车到美国,美国车去欧洲却难。欧盟启动反制咨询,准备回击。日本24%,南韩25%,他们汽车、电子出口大,日本签了贸易框架,税率降到15%,但还是疼。中国34%外加20%,总54%,他们早就被加关税了,这次更狠,但中国调整快,转向俄罗斯买原材料,比如从满洲里进口木材、油菜籽,减少对加拿大依赖。瑞士31%,南非30%,巴基斯坦29%,这些国家出口矿产、纺织、药品,现在压力山大。

政策推进过程中,调整不断。4月到5月,欧盟和中国报复,中国关税上调到84%。5月28日,国际贸易法院判关税违法,特朗普上诉,暂缓到10月14日。6月11日,跟中国签协议,关税从125%降到10%,但其他税维持。7月31日,又改执行令,印度降到25%,台湾20%,南非30%,加拿大35%,墨西哥暂停90天延长。

8月1日,新税率上,文莱和摩尔多瓦25%,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利比亚30%,菲律宾20%。8月4日生效,欧盟有特殊豁免。8月29日,上诉法院维持判,但推迟执行。9月2日,特朗普开会讨论最高法院上诉,担心败诉退款。

9月5日,签新令,豁免关键矿产、药品,但加税铝氢氧化物、树脂、硅产品,从9月8日生效。9月9日,特朗普催欧盟对中国印度收100%税,施压俄罗斯结束乌克兰冲突。

到现在9月16日,政策还在实施,最高法院11月审理。关税收入8月290亿美元,但通胀上来了,美国家庭税负多1300美元。

供应链乱套,企业从中国转越南,但越南税率升,连锁反应。农民在华盛顿游行,反对农业关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尼签低税协议,英国进口配额。南美巴西、委内瑞拉石油受影响,非洲南非30%。全球股市波动,企业囤货防不确定。

说到底,这政策想重塑贸易,让美国占优,但实际呢?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欧文说,关税三大目标:收入、限制、对等。特朗普全要,但风险大。税基金会说,关税等于平均每户多税1300美元,通胀升。

长期看,GDP降6%,工资降5%,中产家庭一生亏2.2万美元。贫困人口多100-200万。农业、耐用品制造业产出降5-10%,就业降3-5%。全球溢出,加拿大墨西哥可能 recession,中国增长降到4.4%。美国出口降15-20%,贸易逆差反而宽。

但也有点好处,钢铁生产升,制造业回流加投资。关税收入抵税改,谈判杠杆大,日本欧盟让步。保守智库批评,这是低效保护主义,提高成本没减赤字。公众61%反对,嫌价格涨多过就业增。

哪些国家风险最大?印度巴西越南柬埔寨这些,税率高,出口依赖美国。东南亚供应链重塑快,但竞争加剧。欧盟汽车、日本电子、巴西大豆最疼。中国适应强,转俄罗斯贸易。非洲东南亚穷国更惨,关税高,顺差小,但打击重。

来源:探影局档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