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海军现役11艘航母中,好几艘直接瞄准了这片海域。10月上旬,尼米兹号航母从夏威夷出发,带着护卫舰队直奔菲律宾海,紧接着卡尔·文森号也从日本横须贺港出动。
美海军这些年把西太平洋当成自家后院,航母打击群的调动越来越频繁。
美国海军现役11艘航母中,好几艘直接瞄准了这片海域。10月上旬,尼米兹号航母从夏威夷出发,带着护卫舰队直奔菲律宾海,紧接着卡尔·文森号也从日本横须贺港出动。
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通过卫星实时跟踪,目的是加强南海和东海的空中巡逻。官方说法是维护航道自由,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想通过舰载机和导弹对周边施加压力。
这种集结不是头一回了,从2010年代起,美军就养成习惯,每年至少派两到三个航母群轮番上阵。2024年下半年,罗斯福号和艾森豪威尔号就轮流在关岛和菲律宾海转悠,演练反舰和对地打击。
2025年10月的舰队追踪报告显示,西太平洋一度有两个航母打击群同时活跃,这在近年算得上密集。护卫舰的宙斯盾系统全开,预警机在天上盘旋,试图织起一张空中网。
美军智库的评估直言,这种部署是为了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实际是想维持他们在第一岛链的控制力。
不过,美海军的日子也不好过。
航母排水量大,机动性强,可一旦进入敏感水域,就得面对层层风险。2025年的国防预算报告里,五角大楼承认,西太平洋的作战环境越来越复杂,美军需要更多分散式力量来补位。航母群的出动频率高了,补给线拉长了,官兵轮换也更频繁。
这不光是烧钱的事儿,更是战略上的被动。美军高层在国会听证会上反复强调,要投资新技术来破解困境,可底气总觉得不足。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和空军这些年下足了功夫,东风系列导弹和轰-6轰炸机的组合拳,打得越来越准。
东风-21D和东风-26作为反舰主力,从2010年左右开始批量列装,到2024年,火箭军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库存已超1500枚。
美国防部202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点明,东风-26从140枚增到250枚,这些家伙射程4000公里,能直击大型水面目标。总的导弹储备接近3500枚,包括常规和核型,覆盖从近岸到远洋的各种场景。
这20年的积累,是实实在在的国防投入。
2005年后,解放军就把区域拒止作为重点,东风系列一步步升级,制导系统整合卫星和雷达,机动发射车能快速转移阵地。2024年的数据还显示,核弹头库存超600枚,发射器达550个。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护家卫国。
火箭军强调,这些导弹是防御性武器,专治那些想来犯的家伙。
再说轰-6,空军现役200多架,主力是轰-6K和轰-6N。2025年报告估算,总数219架,比十年前翻了番。轰-6K航程6000公里,能挂防区外导弹;轰-6N更猛,空中加油后超万公里,还能携空射弹道导弹。
2024年,空军和海军版轰-6J一起服役,编队巡航能力大增。美媒《军事观察》排全球轰炸机,中国轰-6是唯一还在量产的,电子系统不输B-52。
解放军没搞花里胡哨的隐身机,先把可靠的家伙事儿用好,这才是务实作风。
东风和轰-6互补,导弹提供火力覆盖,轰-6负责远程投送。20年里,解放军通过演习磨合,体系越来越紧实。美智库兰德公司2024年计分卡给中国A2/AD能力打80分,说这是西太平衡的关键转折。
美军明白,东风和轰-6的组合,让他们的航母战略在中国周边越来越吃力。2024年五角大楼报告直指,中国A2/AD能力已覆盖南海和台湾岛周边,导弹威胁直达关岛。航母作战半径才1000公里,够不着内陆发射阵地,一旦开打,先机就丢了。
美军模拟显示,1500枚东风一波齐射,拦截系统扛不住,航母得退到射程外。
格局变了,美海军从进攻转防御,他们加大外围部署,航母间距拉大,靠P-8反潜机和无人侦察补位。国会报告承认,关岛机场易受导弹打击,得花大钱修硬化跑道。
中国解放军强调和平发展,这些装备是为维护主权服务的。美军想维持霸权,可西太不是他们的私人泳池。
长远看,这威慑促进稳定。解放军20年准备,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不打仗。
20年的汗水,换来战略主动,中国军队自信满满。展望前路,坚持走和平道路,捍卫国家利益,谁来挑事儿,都得掂量掂量。
这样的威慑,才是真正的和平之锚。
“战神”出击!轰6蒙皮铭牌首发,先拍先得! 澎湃新闻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