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2026-30年全球供需展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8:02 2

摘要:由于稀土广泛应用于电子、机器人等高增长行业,我们预计未来3-5年,稀土需求年增长将提高到约10%。虽然在政策支持下,全球稀土供应链建设可能会加快,但我们认为中国凭借显著的成本和技术优势仍将占据核心地位。

Myles Allsop

瑞银EMEA采掘行业研究主管

由于稀土广泛应用于电子、机器人等高增长行业,我们预计未来3-5年,稀土需求年增长将提高到约10%。虽然在政策支持下,全球稀土供应链建设可能会加快,但我们认为中国凭借显著的成本和技术优势仍将占据核心地位。

稀土为何如此重要?

什么是稀土?

稀土由17种金属元素组成,包括元素周期表上的15种镧系元素 – 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和镥(Lb)– 以及钪和钇。

稀土通常按原子序数划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轻稀土(如钕镨)一直是市场焦点,但重稀土,比如镝和铽受到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因其是高性能磁材的关键原料。不过,它们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稀土被视为工业“香料”或“维生素” – 使用量虽小,却是众多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料。

1980年代永磁体的诞生以及之后的加速应用更是大力拉动稀土需求,尤其是钕镨需求。永磁体无需外部持续供能即可产生磁场,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因此,永磁体在交通运输、风机、电子、机器人等行业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进而使稀土具备重大战略价值。

需求端:

增速或加快至10%左右

从历史上看,全球稀土需求年增长3-5%左右。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未来3-5年,这一增速将提高到约10%,因为稀土应用范围扩张到催化剂、照明、合金等传统领域之外。我们认为电动汽车、风机以及科技产业将是稀土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或将贡献增量需求。

需注意的是,跟踪稀土需求的难度较大,因为:1)稀土(和具体元素)的应用广泛,2)终端需求(如终端消费)与第一需求(如永磁生产商)和中间需求(如永磁电机)之间有所差别,3)永磁材料的稀土使用比例不一。

从全球终端用途的角度看,我们估计中国以外的稀土需求占比约为55%,因为中国在电动汽车和风电领域占主导地位,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集中度较低。

供给端:

中国仍将占据核心地位

我们预测到2030年,全球稀土供应CAGR可能约为9%,略低于需求增长。中国目前是全球稀土供应的核心,占到稀土矿产供应的60-70%左右,精炼和分离产能的90%左右,永磁体产量的90%左右。据行业专家估算,相较于海外同业,中国的精炼成本大约低40%,技术领先5-10年,这使其他国家较难与中国稀土供应链脱钩,或减少对中国近乎100%的依赖。

在中国以外建设稀土矿和加工设施需要多久?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澳大利亚的Mount Weld稀土矿从宣布开发到投产花了约8年。虽然政府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可能会缩短所需时间,加快清除监管障碍,但市场预期这类项目的竣工投产仍需要很长时间。

在中国以外扩大磁材产量面临哪些困难?

我们认为可能包括:1)缺乏专业技术,尤其是精炼和磁材生产技术;2)较难采购重稀土,而重稀土是使磁材在高温下保持磁性的关键原料。

近期的海外稀土投资计划对市场供应有何影响?

7月美国国防部同意成为一家美国稀土厂商的最大股东,并与后者达成为期十年的承购协议和最低收购价。之后,美国与澳大利亚于10月签署关键矿产供应保障框架协议,该协议包含价值85亿美元 “准备就绪(ready-to-go)”的项目。

我们认为虽然政策支持可能会加快中国以外的稀土供应链布局,但这无法完全消除融资、审批、技术等挑战(尽管可能有所缓和)。与中国的技术差距(尤其是在稀土精炼和磁材质量上)仍是重大阻碍。

回收能满足多少稀土需求?

稀土回收目前仅能满足中国以外稀土磁材需求的1-2%左右,主要因技术尚未成熟、商业可行性有限。我们估计到2030年,回收市场或能满足磁材总需求的10%,但这将取决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性改善。我们认为这两者之间,经济可行性是主要障碍,不过随着持续的研发努力和规模化,回收成本预计会降低。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