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跟做社区服务的表哥聊天,他说今年明显感觉生意好做了:帮老人弄智能设备、给小区装光伏板的订单排到了下个月,还拿了政府给的创业补贴。他感慨:“以前找项目瞎撞,现在跟着‘十五五’的方向走,路太顺了。”
前几天跟做社区服务的表哥聊天,他说今年明显感觉生意好做了:帮老人弄智能设备、给小区装光伏板的订单排到了下个月,还拿了政府给的创业补贴。他感慨:“以前找项目瞎撞,现在跟着‘十五五’的方向走,路太顺了。”
“十五五”规划一出来,不少人觉得都是宏观大词,跟自己没关系。其实不然,规划里提的“新质生产力”“银发经济”这些方向,已经落地成普通人能抓的机会。今天就拆解4个确定要爆火的行业,不说虚的,只讲普通人能上手的具体玩法,看完就知道钱在哪、怎么赚。
先说明白:“十五五”的机会,跟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找风口可能要砸钱开店、囤货,风险大。但“十五五”的机会有两个特点,对普通人特别友好:
一是政策托底,很多行业有补贴、有培训,比如做养老服务能拿场地补贴,搞绿色项目有电价优惠;二是轻资产切入,不用重投资,靠技能、服务就能起步,像AI工具代理、社区助老服务,几千块甚至零成本就能启动。
抓住这两个特点,就算没背景、没大本钱,也能分到红利。
第1个:银发经济(不是开养老院!小成本做“社区服务枢纽”)
很多人一提银发经济就想到开养老院,其实那是重资产的老路,现在的新机会在“社区轻服务”。“十五五”期间老年人口要涨到3.9亿,市场规模超20万亿,但老人真正需要的不是高大上的机构,而是家门口的便利服务。
为啥能火?
国家要建“普惠性养老服务生态圈”,社区养老驿站、居家照护是重点,而且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给场地、给补贴。北京、上海已经有现成的成功案例,社区里的小驿站一年能服务上万人次,盈利一点不难。
普通人怎么干?(3种零门槛玩法)
1. 社区助老服务站(适合宝妈、退休人员):不用自己找场地,跟社区申请闲置空间,主打“一站式便民”。比如帮老人订助餐(对接当地的老年餐厅,拿提成)、上门做简单护理(考个初级护理证,政府有免费培训)、教用智能手机(一次收20-30元)。北京有个驿站靠这些服务,光助餐引流一年就做了几千人次的理疗生意。
2. 适老化改造“中介+施工”:老人家里装扶手、改防滑地面的需求特别大,而且很多地方有政府补贴。你不用自己懂施工,只要对接做装修的师傅,自己负责跑社区找客户、帮申请补贴,每单赚20%的中介费,一个月成5单就能赚几千。
3. “活力老人”文娱管家:现在60-70岁的低龄老人爱旅游、爱学习。你可以做“社群组织者”,比如组个“银发摄影团”,对接影楼拍写真、联系旅行社出短途游,赚差价;或者开“银发电竞班”“手机剪辑课”,找老师合作分成,场地就用社区的活动室,成本极低。
避坑提醒:
别只做“伺候人”的服务,要做“连接者”——连接老人需求和供应商(餐厅、理疗师、旅行社),靠整合资源赚钱,比自己干体力活轻松还赚得多。
第2个:AI+垂直服务(不用懂技术!做“工具落地帮办”)
“十五五”力推“AI+行动”,但普通人不用学编程,机会在“AI工具的落地服务”。很多中小企业、个体户想用AI但不会用,比如开网店的想AI写文案,做工厂的想AI质检,这就是你的机会。
为啥能火?
AI已经从“黑科技”变成刚需,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7000亿,但90%的小老板不知道怎么上手。你做“翻译官”,把复杂的AI工具变成能用的服务,就是赚信息差的钱。
普通人怎么干?(2种易上手玩法)
1. 行业AI工具代理(适合上班族兼职):选垂直领域的轻量化AI工具,比如给餐饮店用的“AI菜单生成器”、给装修公司用的“AI效果图工具”,跟厂家谈代理,不用囤货,按单提成。深圳有个20人的小公司,就靠代理轻量化AI质检工具,年营收破亿。
2. AI服务代运营(适合有基础的创业者):针对不懂技术的老板,提供“代操作”服务。比如帮电商卖家做AI直播(用AI数字人,你负责写脚本、盯场),帮中小企业做AI客服(搭建好系统再维护),按月收服务费。杭州有对夫妻,帮人用AI做婚礼微电影,把30天周期缩到3天,客单价翻了3倍。
避坑提醒:
别选太通用的AI工具(比如通用聊天机器人),要选“AI+具体行业”的(比如AI医疗影像、AI工业排产),垂直领域竞争小,客户愿意付费。
第3个:绿色经济(不是搞光伏!做“分布式场景服务商”)
“双碳”目标下,绿色经济不是空话,“十五五”有3万亿绿色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普通人的机会不在建厂,而在“分布式小项目”和“绿色消费服务”。
为啥能火?
政策给真金白银的支持:装社区充电桩有电价补贴,做节能改造能拿财政奖励,而且市场需求实在——企业要降碳,家庭要环保,刚需摆在这。
普通人怎么干?(2种稳赚玩法)
1. 社区/商铺分布式储能/充电:不用自己建电站,跟小区物业或商铺合作,装几台充电桩或小型储能设备。比如在小区装2台充电桩,一台一天充10辆车,每度电赚0.5元差价,一个月能赚几千。要是对接商铺,帮他们装储能设备(峰谷电价差套利),还能拿设备商的返佣。
2. 绿色消费“配套服务”:现在人买环保产品多了,但后续服务跟不上。比如做“可降解包装回收换购”(对接外卖店,回收餐盒换优惠券)、“节能家电检修”(帮家庭测能耗,推荐节能改造方案,拿家电厂商提成),这些小生意没人抢,还能申请“绿色消费促进”补贴。
避坑提醒:
先查当地政策,比如有的城市装充电桩给30%设备补贴,有的地方储能项目给电价优惠,跟着政策走,成本能降一半。
第4个:县域新基建配套(不是盖楼!做“下沉市场服务升级”)
“十五五”24省市砸57万亿搞新基建,不光是建高铁、基站,更要让县城、乡镇的服务跟上。下沉市场的“服务升级缺口”,就是普通人的机会。
为啥能火?
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消费力起来了,服务却跟不上:县城的孩子想要AI教育,乡镇的老人需要智能养老设备,这些空白没人填,而且政府鼓励“县域商业升级”,给场地、减税费。
普通人怎么干?(3种接地气玩法)
1. 县域AI教育/医疗“服务点”:不用自己开学校、医院,做“城市资源下沉中介”。比如对接大城市的AI教育平台,在县城开个“AI自习室”,帮孩子用AI补数学、练英语;或者跟基层医院合作,推AI影像筛查服务(AI查肺癌准确率97%),按单分成。
2. 乡镇智能设备“销售+运维”:乡镇老人想买智能血糖仪、安防摄像头,但不会挑、不会用。你在镇上开个小店,卖这些设备,顺便提供调试、维修服务,一台设备赚50-100元,加上运维费,比在城里打工挣得多。
3. 农村电商“供应链配套”:农村电商火了,但仓储、打包、冷链是短板。你在乡镇建个“共享仓储点”,帮农户打包、发快递,按件收费;再搞“预制菜加工小作坊”(比如把本地蔬菜做成净菜),对接县城的电商平台,政府还有农产品加工补贴。
避坑提醒:
别照搬城市模式,比如乡镇的AI服务要简单易懂,智能设备要操作方便,接地气才能长久。
关键提醒:抓住“十五五”机会,要避开3个坑
1. 别贪大求全:比如做银发经济就先盯一个社区,做AI服务就先攻一个行业,小范围试错,成了再扩张。
2. 先找“政策扶手”:各地的政务服务网都有“创业补贴”“行业扶持”栏目,比如做养老能领培训补贴,搞绿色项目有税收减免,这些钱不拿白不拿。
3. 别等“万事俱备”:现在很多行业有免费培训,比如AI工具代理商会教你用,养老服务有政府组织的考证班,边学边干,比空想有用。
结尾:风口来了,伸手就能摸到
以前总说“风口难抓”,但“十五五”的机会特别实在——不是让你去搞高科技研发,而是把政策支持的需求,变成你能提供的服务。银发经济的社区服务、AI的落地帮办、绿色经济的分布式项目,本质都是解决老百姓、小老板的实际问题。
我表哥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从帮老人调手机开始,慢慢做成社区服务站,现在月入比以前上班翻了两倍。他说最庆幸的是没等,看到政策方向就先试了。
你所在的城市,这些行业有苗头了吗?比如社区里的养老驿站多了吗?老板们在用AI工具吗?关于怎么申请补贴、找合作渠道,你还有啥想问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能抓住这波实实在在的机会!
来源:宁静致远一点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