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心脏保卫战”。一位身患急性心肌梗死,并接连遭遇“左室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两大极高死亡率并发症的危重患者刘阿姨(化名),在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精密协作与不懈努力下,成功接受了全市首例高难度复合心脏手术,
近日,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心脏保卫战”。一位身患急性心肌梗死,并接连遭遇“左室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两大极高死亡率并发症的危重患者刘阿姨(化名),在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精密协作与不懈努力下,成功接受了全市首例高难度复合心脏手术,最终战胜死神,重获新生。这场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市在复杂危重心脏疾病救治领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也充分展现了市二院心脏中心堪比国家级的雄厚专家实力与顶尖技术水平。
病情告急!急性心梗连遭两大致命并发症
2025年8月,患有糖尿病、脑梗及心梗病史的刘阿姨(化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入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急诊。入院时她已大汗淋漓、心力衰竭,被立即收入心脏重症监护室(CCU)。
CCU主任赵永富带领团队火速展开抢救,初步稳定了患者生命体征。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心功能室主任王璇在为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时,敏锐地发现了“左室室壁瘤”的形成。更令人揪心的是,次日患者病情骤然恶化,复查显示出现了更为凶险的“室间隔穿孔”!
室间隔穿孔是心梗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极高,绝大多数患者难以挺过一个月。面对如此险境,赵永富主任团队果断为刘阿姨置入了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依靠这台“生命泵”艰难地维持着心脏的供血功能。
极限守护!多学科协作精准把握手术“时间窗”
在IABP的支撑下,刘阿姨的心脏功能暂时得以维持,但极其脆弱,仪器参数几乎无法下调。此时,专家团队面临着两难抉择:立即手术,还是等待?
“此时手术如同在豆腐上缝合!”心脏中心副主任、原301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李寒教授在会诊时指出,室间隔穿孔急性期心肌严重水肿,必须等待4~6周,让坏死心肌形成相对牢固的瘢痕组织,这才是最佳的手术时机。在这段与死神赛跑的日子里,CCU赵永富主任团队、心功能室王璇主任团队、血管介入科田明主任团队三支团队24小时监护,为最终的手术创造一切可能条件。
全市首例!国家级专家团队联手
成功实施高难度复合手术
9月下旬,手术窗终于打开。医院特邀原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汤楚中教授,与李寒教授团队共同为刘阿姨主刀。手术台上,专家们面临的是一场极为复杂的四级(最高难度)心脏手术——“二根冠状动脉的(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室间隔缺损组织补片修补术+室壁瘤折叠术”。这意味着需要在一次手术中,同时完成心脏血管的“搭桥”、修补心脏内部的“破洞”、并处理膨出的室壁瘤,全面重建心脏功能。
这场风险评级最高的四级手术持续3个多小时,整台手术过程如履薄冰却又稳扎稳打,患者生命体征始终平稳。最终成功重建心脏功能,转回CCU。
技术引领!家门口享“国家级”医疗,
为复杂心脏病患者带来新生
在心脏中心团队的精心监护和康复指导下,刘阿姨恢复情况良好,不日即将康复出院。这场成功救治强力印证了市二院“北京顶尖技术本土化”战略的显著成效。在国家级著名心血管专家张占修院长带领下,随着原301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李寒教授的全职加盟,以及与汤楚中教授等国内顶级专家的深度合作,市二院心脏中心已联合北京阜外、安贞医院的顶尖专家团队,共同构建起覆盖“检查-手术-康复”全流程的北京专家护航体系。这意味着,葫芦岛的百姓无需远赴北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家顶级心脏中心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为复杂心脏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来源:空气能厂家说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