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却闷头研究配方,把利润的18%投进原料升级,账本看着不好看。
把“遇事不慌”挂嘴边的朋友,多半没扛过连续加班后的情绪崩溃。
2023年哈佛医学院有个实验特实在:每天抽15分钟做正念冥想的白领,
六个月里遇到突发事不慌乱的概率,比不做的人高了42%。
《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可不是瞎念叨,
大脑真能靠这15分钟,养出一层“情绪防护盾”,遇事稳得住。
我身边有个做养生茶生意的老板,前几年同行都跟风换新品,
他却闷头研究配方,把利润的18%投进原料升级,账本看着不好看。
后来原料涨价、同行断货,他拿出攒下的好配方,成本降14%,
口感还更醇厚,订单直接爆了,现在成了本地养生圈的老字号。
这就是“稳”的门道,《菜根谭》讲“伏久者飞必高”,
不是不动,是把力气攒到关键时候用。
咱们普通人没那么多本钱,但每天15分钟正念总能挤出来。
我自己试过一个超简单的法子:先闭眼深呼吸十次,
再把脑子里的念头当路过的云,来了不追,走了不拦,
每天固定在睡前做,手机开飞行模式不被打扰。
六周下来,明显觉得不容易烦躁了,《庄子》说“虚室生白”,
脑子清净了,身体自然舒坦,这比吃多少补品都管用。
稳住了心神,才能好好学养生本事,不然越学越焦虑。
现在很多35岁以上的朋友,都在学新的养生知识,
我认识个45岁的大姐,之前做家政,午休时看养生直播,
三个月学会了食疗搭配,现在帮人做定制餐单,收入翻了四倍。
她说:“以前靠体力干活,现在靠知识养生还赚钱。”
孔子说“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养生本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事,
现在有很多工具能帮着学,把复杂的养生知识拆成小模块,
60分钟就能学会别人三天才懂的东西,效率高多了。
但光学没用,还得会琢磨,不然很容易跟风踩坑。
就像有人看别人喝祛湿茶,自己也跟着买,喝了反而拉肚子,
就是没多想自己的体质到底适不适合。
世界经济论坛说“批判性思维最关键”,养生这事更是如此。
马云也说“最怕一群人说对”,我每次学新养生方法,
都会先问自己:“我体质偏寒,这方法会不会让我更怕冷?”
《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想清了再做,才不会白花钱还伤身体。
其实“稳、学、思”这三样,就像熬养生粥,
稳是慢火,学是食材,思是调味,少一样都不好喝。
没了稳,学再多养生知识也会慌;没了学,
光琢磨不行动也没用;没了思,盲目养生反而伤身体。
每天15分钟正念,学个实用的养生小技巧,
再花几分钟想想适不适合自己,慢慢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日子久了,你会发现自己不那么焦虑了,身体也更精神了。
下次身边人抱怨“怎么又不舒服”,你已经靠自己的方法调理好了。
那么,你最近有没有试过什么简单又有效的养生小方法呢?
请用你发财的手点个赞,如果可以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养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祝您安康,越活越年轻!
来源:李老师的健岁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