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融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形式等新媒体,大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接触到各种观点和信息。然而,这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观点多元化的挑战,容易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出现困惑和迷茫。因此,高校共青团必须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融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形式等新媒体,大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接触到各种观点和信息。然而,这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观点多元化的挑战,容易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出现困惑和迷茫。因此,高校共青团必须积极应对这一现实问题,加强思想引领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既是记录者也是推动者。高校共青团需加强思想引领,让大学生在时代舞台上发光发热。而新时代青年也应承担起引领变革的责任,让青年声音成为时代强音;应把握时代责任,让青春在民族复兴中绽放。具体而言,融媒体视域下,可采取以下策略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
调整步伐,迎接融媒体带来的
挑战与机遇
融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对高校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这使得高校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中,需要更加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其次,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这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然而,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各种观点和思潮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其中不乏一些错误的思想。因此,高校共青团需要加强信息筛选和引导能力,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思想的侵蚀。此外,媒体融合不仅改变了技术,也改变了传播和思考方式。我们需要在多个媒介平台上有效应对这些变化,给青年传递积极向上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要利用新媒体工具,传递有价值和思想性的内容,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述时代故事。同时,引导青年在融媒体上记录生活、分享见解、展现才华,以传递正能量,展示自我。
加强创新,用青年喜闻乐见的
方式开展传播
要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使之既贴近实际又贴近生活,使思想引领工作更加有深度、有温度。要用创新思维去发现青年思想的新动向,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满足青年成长发展的新需求,使思想引领工作成为青年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与引路人,使青年更有作为、更有担当。如在校园内外举办各种讲座、研讨会及文化活动等,不仅可丰富青年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在思想碰撞中,能够进一步开拓青年的视野,促进广大青年创新思维、不断成长。同时,要加大互动力度,打造青年共鸣之桥,充分发挥融媒体的赋能作用。信息化时代下,每一个个体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在倾听青年学生诉求并加以解答的同时,要让青年学生在互动中体会到自身价值所在,成长为时代发展的主人翁。
注重实践,通过丰富的活动强化价值观念
在校园内,可举办多样化的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例如,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参与支教、环保、敬老等志愿活动,学生可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快乐与成就感,进一步深化对共青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理解。同时,科技创新竞赛也是高校共青团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等,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此外,文体活动同样是高校共青团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可让学生在锻炼身体、展示自我的同时,学会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社会实践也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组织暑期“三下乡”、寒假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可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建强队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共青团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要使共青团成为青年学生信赖的朋友和引路人,成为青年成长道路上的坚实后盾,首先就要培养一支有敏锐政治洞察力和深厚理论功底,有开拓创新工作方法,勇于胜利、敢于胜利的共青团队伍。要把团干部和辅导员培养成为有能力引领青年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勇担时代使命的“开路人”,鼓励其在青年成长中给予支持和关爱,做到有问必答、心中有数,为青年成长保驾护航。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强化“五四青年奖章”“两红两优”等荣誉获得者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宣传青年文明号等的时代精神与文化内涵,以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积极开展各类表彰工作,探索构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以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认同、实践行动及情感共鸣。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需利用新媒体优势,创新思想引领方法、加强组织建设、关注团员思想动态、主动运用新媒体平台,以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汇聚强大青春力量。
〔作者:杨沛帆,单位:沧州师范学院;马莹莹,单位:沧州市人民检察院。〕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