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这次活动要求30多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家庭参与,每家要在自家车的后备箱做万圣节主题装饰,最后评选最受欢迎的家庭,钟先生一家是现场唯一的中国家庭,他琢磨着得整点不一样的。
在美国一所小学举办的万圣节活动中,来自东北的钟先生用一身齐天大圣的行头,让女儿的学校里那些从没见过孙悟空的外国孩子们大开眼界。[无辜笑]
学校这次活动要求30多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家庭参与,每家要在自家车的后备箱做万圣节主题装饰,最后评选最受欢迎的家庭,钟先生一家是现场唯一的中国家庭,他琢磨着得整点不一样的。
钟先生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他先是在网上订了一套完整的齐天大圣戏服,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金箍棒,一整套行头加起来有三十多斤重,为了配合孙悟空的角色,他还特意设计了三个互动游戏。
第一个游戏叫砸金蛋,钟先生用纸板做了十几个金色的蛋壳,里面藏着小糖果和贴纸,孩子们可以用小锤子砸开取奖品,第二个游戏是摸宝箱,在一个红色的箱子里放了各种小玩具,孩子们蒙着眼睛摸,摸到什么拿什么。
最有意思的是第三个游戏,学说中国话,钟先生准备了二十多张卡片,上面写着中文和拼音,有“你好”、“谢谢”这些基础词,也有“好吃”、“真棒”这些日常用语,更绝的是,他还加了几句东北方言,像“嘎哈呀”(干啥呢)、“得劲”(舒服)这种。
活动当天早上八点,各家就陆续到场布置了,钟先生一家也早早到了停车场,开始装饰后备箱,他们在后备箱里铺上红色的绸布,挂上几串红灯笼,还摆了一个写着“花果山”的小牌子,游戏道具摆好后,整个后备箱看起来喜庆又热闹。
上午九点半,活动正式开始,孩子们跟着家长陆续来到停车场,开始在各家的摊位间转悠,大部分家庭都选了传统的万圣节装扮,南瓜灯、骷髅、女巫、僵尸这些经典元素到处都是,有的家庭还布置了“鬼屋”主题,用黑布和蜘蛛网营造恐怖气氛。
钟先生的摊位一开始并不起眼,他先穿着便装在后备箱旁边张罗游戏,有几个好奇的孩子过来玩砸金蛋,一个七八岁的金发小男孩第一个砸开了金蛋,拿到糖果后开心得跳起来,立刻招呼自己的朋友们也来试试。
学中文的环节特别受欢迎,一个叫Emma的小女孩认真地跟着卡片念“你好”,发音还挺标准,当钟先生教她说“嘎哈呀”时,她笑得前仰后合,反复练习了好几遍,还拉着妈妈一起学,旁边几个孩子看到了,也凑过来要学方言,一时间“嘎哈呀”的声音此起彼伏。
十点多的时候,钟先生觉得时机成熟了,他回到车里,换上了那身三十多斤重的齐天大圣戏服,头上戴好凤翅紫金冠,身上穿上锁子黄金甲,手里握着金箍棒,从车里走出来的那一刻,周围好几个正在玩的孩子都愣住了。
“Wow! Monkey King!”一个看过《西游记》动画片的亚裔小男孩最先反应过来,兴奋地喊了出来,这一嗓子立刻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孩子们纷纷围了过来,有的睁大眼睛盯着看,有的伸手想摸金箍棒,还有的直接问“Can I take a picture with you?”
钟先生用金箍棒在地上轻轻一敲,摆了个孙悟空的经典造型——一手叉腰,一手举棒,做出眺望远方的姿势,这个动作引来一阵欢呼,孩子们排起队要合影,一个穿着公主裙的小女孩等了好一会儿才轮到,拍完照后还追着钟先生说:“I love Monkey King so much! He's from China, right?”
人越聚越多,钟先生的摊位前很快排起了长队,有的家长也被吸引过来,拿出手机拍照,一位美国妈妈问钟先生,这身装扮的每个部件都代表什么含义,钟先生简单解释说,凤翅紫金冠是孙悟空的标志性头饰,锁子黄金甲刀枪不入,金箍棒能大能小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
这位妈妈听得很认真,还问孙悟空在中国文化里是什么地位,钟先生告诉她,《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孙悟空是其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代表勇敢、机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妈妈听完连连点头,说要回去给孩子找《西游记》的英文版看看。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三四个印度家长带着孩子走过来,其中一位中年男士看到钟先生的装扮后,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他快步走到钟先生面前,双手合十,微微鞠躬,嘴里还念念有词。
钟先生有点懵,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旁边一位懂印度文化的家长小声解释说,这位印度先生可能把孙悟空认成了他们的神猴哈奴曼,哈奴曼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是一个神猴,外形确实和孙悟空有些相似。
钟先生赶紧用英语解释:“Thank you, but this is Sun Wukong, the Monkey King from Chinese mythology, not Hanuman。” 那位印度先生听完后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主动跟钟先生聊起来,说哈奴曼和孙悟空都是猴子形象的神话人物,两个文化之间可能有某种联系。
这个小误会反而让现场气氛更热闹了,几个家长开始讨论不同文化中的猴子形象,有人提到了日本的《龙珠》里的悟空也是受《西游记》影响,还有人说埃及神话里也有猴子神,钟先生听着大家的讨论,觉得挺有意思,原来孙悟空能引出这么多话题。
到了十一点左右,学校的保安走了过来,钟先生以为是人太多影响了秩序,正准备维持一下,保安笑着说:“这个摊位太火了,我得过来帮你看着点,别让孩子们挤着了。”他还开玩笑说,自己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万圣节活动上有人扮孙悟空,这创意绝了。
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这几个小时里,钟先生始终穿着那身三十多斤重的戏服,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他觉得特别值得,中午他只脱下头盔喝了点水,连午饭都没顾上吃,因为一直有孩子要合影、要玩游戏。
活动结束前,学校组织家长和孩子们投票选最受欢迎的家庭,钟先生一家获得的票数遥遥领先,女儿兴奋得抱着爸爸又蹦又跳,颁奖的时候,校长特意说,这是学校第一次有家庭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参加万圣节活动,这种文化交流的尝试非常有意义。
活动结束后,钟先生把视频发到了社交媒体上,视频里,他穿着齐天大圣的行头,周围围着一圈外国孩子,有的在学说中国话,有的在排队合影,场面热闹又温馨,很多朋友留言说:“这才是自然的文化交流,不刻意不做作,就是让大家看到真实的中国文化。”
回想这次活动,钟先生觉得最大的收获不是获奖,而是看到那些外国孩子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喜爱,当一个小女孩认真地跟他说“我想去中国看看真正的孙悟空”时,他突然意识到,文化的传播其实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发生的,不需要多么宏大的仪式,一身戏服、几个游戏、几句方言,就能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
这条“东北老爸在美国万圣节扮演齐天大圣”的视频火遍了网络,看完真是让人又好笑又自豪,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炸开了锅。
“这波操作属实是降维打击了!人家还在第一层扮鬼吓人,咱大圣已经在第五层准备物理超度了。”
“论内涵,还得是咱们,万圣节的本质是‘驱邪’,那专业可太对口了,孙悟空就是西方的驱魔人中国分人!”
“印度老铁过来就拜,心里估计在想:这哈奴曼大神咋换皮肤了?钟大哥赶紧解释这是‘Made in China’,真是秒变文化大使。”
“这说明咱们亚洲文化是相通的,猴哥的魅力就是无敌,正好借机会科普一下,咱们的美猴王可是有版权的!”
“看到那个外国小女孩跑着说要抱抱孙悟空,我眼眶一下就湿了,优秀的文化真的没有国界,这是我们老祖宗留给世界的宝贝。”
“三十多斤的行头穿一天,这可不是玩玩而已,这是真用行动在传播文化,给这位东北老乡点个大大的赞!”
“下次可以扮成唐僧,都不用动手,念段紧箍咒全场‘妖魔鬼怪’都得头疼。”
“要不下回组团去,八戒、沙僧、白龙马都配上,直接在西天(西方)把经取了,完成闭环。”
如果让你在国外参加类似活动,你会选择扮演哪个中国经典人物或使用什么中国元素来惊艳场,是霸气侧漏的秦始皇,还是仙气飘飘的李白,或者是带上熊猫元素?
官方信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三楼的泡芙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