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开火!联黎击落以军无人机,以军投弹反击,一国对抗多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6:16 1

摘要:10月26日,一架属于以色列国防军的无人机,在南部边境城镇附近,被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击落。

10月26日,一架属于以色列国防军的无人机,在南部边境城镇附近,被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击落。

事件发生后,双方各执一词,以色列并指控维和部队“蓄意开火”击落无人机,则坚称这只是在执行“例行情报收集任务”,对维和部队没有威胁。

以色列为何在如此这个借点搞摩擦!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发布声明称,以色列无人机挑衅式飞越巡逻队,对其正在巡逻的维和分队进行监控。

随后又有一架无人机在附近投掷手榴弹,并紧接着一辆以色列坦克向维和队方向发射一炮。

UNIFIL表示:“和平部队在必要的防御措施后,击落了这架无人机。”

但以军发言人指出,该无人机当时正在执行“常规情报采集任务”,并强调“初步调查显示,UNIFIL士兵故意击落了无人机,而该无人机对其并无威胁”。

以色列军方则强调,手榴弹是在无人机被击落后投掷的,目的是 “防止人员接近坠机现场”,且否认向维和部队开火。

这场交锋不仅仅是一次无人机的击落,更是边境权力与监控、停火协议与实地行动之间矛盾的集中爆发。

自去年11月Hezbollah与以色列达成停火以来,黎以边境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以军持续在黎巴嫩南部上空部署无人机并发动空袭,宣称这是为了阻止真主党(Hezbollah)恢复武装能力。而黎政府和UNIFIL则多次谴责这些行为违反主权与停火协定。

此次击落事件,UNIFIL方面强调其部署自1978年起,任务包括监督以色列撤军、保护黎巴嫩南部的和平与安全,其最新一次公开击落无人机记录可追溯至2024年10月,当时一艘参与UNIFIL任务的德国军舰在黎巴嫩海岸拦截并摧毁了一架飞越黎海岸的无人机。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安理会已做出决定,UNIFIL将于2026年底启动为期一年的撤离进程。

在这一时点,维和力量正在削减,而地面局势却并未如预期般缓和。

进一步来看本次事件还有几处关键增量值得关注。一是无人机“以攻击性方式飞越巡逻队”与以军所称“常规侦察”之间的认定差异。

UNIFIL表无人机在巡逻队上空多次盘旋,并有投掷手榴弹与坦克炮火接连出现。

以色列对边境南部的行动强度近期明显上升。例如9月3日UNIFIL指出,以色列无人机曾在其清理道路阻塞作业时投掷4枚手榴弹,最近一次为南部马尔瓦欣村附近。

三是停火协议中的条款执行陷入明显困境。

协议要求以军自黎南部撤离、真主党将武装北移至利塔尼河北岸并拆除军事设施,但据报道,这一路径遭遇强烈抵制。

以色列仍控制部分战略阵地,并以“打击真主党据点”为由继续发动空袭。

先这次行动表明维和部队正在从传统观察者角色向“防御主动干预”角色转变。

UNIFIL正式承认对无人机进行了“必要的防御反制”行动。而以色列则将此次事件视作对其空中侦察自由的挑战。

边境上“无人机、坦克、维和”三方互动的互动模式正在形成。

随着UNIFIL撤离时间表的临近,黎巴嫩南部“真主党、以军、维和”三角结构的稳定基础被动摇。

以军加大空袭、真主党坚持不解除武装、维和力量逐步撤离,三方力量之间的紧张在加剧。

外交层面也在加速动作。贝鲁特近期迎来一系列旨在稳定局势的外交访问。

美国、法国主导的停火监督机制新一轮会议即将召开,美国将及特使将出席,阿盟秘书长与埃及情报局长也将先后抵达。

美方特使计划在本周返黎,为即将上任的美国驻黎大使做准备。这些动作预示着,边境不仅仅是军事对峙的前沿,更是大国博弈与区域秩序重塑的关键场域。

这起无人机被击落的事件虽看似孤立,却凝聚了黎以边境多年积累的紧张,维和力量减弱、空袭不断、武装势力不退。

它并非简单的“火力交锋”,而是一个标志:南黎边境的停火不是静态,而是在不断被再定义、再挑战。

停火协议的执行,与真实的地面态势之间差距正以实打实的方式显现出来,而这次击落,无疑是一个新的节点。

来源:聆听史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