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提醒:空腹血糖正常≠安全!这5项指标同样重要,速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5:46 1

摘要:前几天看到一段钟南山院士的采访,提到一个很多人都误解的健康问题:空腹血糖正常,不代表身体真的没有问题。这话听着挺惊讶,但细想其实挺有道理。平时大家体检最关注的就是空腹血糖,尤其家里长辈,总觉得只要空腹血糖在标准范围,就啥事没有。可真的是这样吗?

前几天看到一段钟南山院士的采访,提到一个很多人都误解的健康问题:空腹血糖正常,不代表身体真的没有问题。这话听着挺惊讶,但细想其实挺有道理。平时大家体检最关注的就是空腹血糖,尤其家里长辈,总觉得只要空腹血糖在标准范围,就啥事没有。可真的是这样吗?

正常的空腹血糖只能说明你在那一刻,血糖控制得还行。但人体的代谢系统远比这复杂得多,仅凭一项空腹血糖,根本看不出胰岛功能是不是出了问题,也看不出是不是已经处在糖尿病的边缘。很多人就是在这种“假安全感”下,错过了最该预防的阶段。

很多糖尿病患者刚开始的时候,空腹血糖确实没异常,结果去做了个餐后两小时血糖,才发现数值飙高。餐后血糖升高,其实更早反映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尤其是胰岛β细胞刚刚开始“吃不消”的时候,空腹状态还能勉强维持,但饭后一冲,问题就暴露了。

这是因为饭后血糖受胰岛素即时分泌能力影响最大,胰岛功能一旦减弱,最先失控的就是餐后血糖。很多40岁以上的人,尤其肥胖、爱吃甜食、缺乏运动的人群,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很可能餐后一测就超了

如果说空腹血糖是当天的“体温计”,那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就是个“月考平均分”。它反映的是过去两三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很多人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却偏高,就是因为他们平时餐后血糖长期偏高,自己却完全没察觉。

这就像一个人平时看着挺健康,但一查体检发现肝功能、心电图一堆问题。血糖也是一样,糖化血红蛋白高的人,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几率也显著增加。所以只靠空腹血糖,真的不够。

现在不少年轻人,尤其是长期熬夜、饮食油腻、运动少的群体,体检发现血糖还好,但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这就是胰岛素抵抗在作祟。简单说,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差了,胰岛素分泌再多也压不住血糖。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前期最容易被忽视的信号之一。它不但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还会增加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甚至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不少患者到最后发现自己糖尿病了,才追溯到几年前已经有胰岛素抵抗,只是没重视。

人在出现糖代谢异常之前,往往也会有其他代谢紊乱。比如高尿酸、高血脂、脂肪肝、转氨酶升高这些问题,其实都和糖尿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血糖控制差的人,大多数也有血脂异常,甚至早期动脉硬化。

而高尿酸,尤其在男性中更常见,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搭档”。肝酶升高则提示可能已经有脂肪肝或者肝功能代谢异常。这些指标一旦异常,就算血糖暂时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临床上见过太多患者,体检时只看空腹血糖,忽略了这些“边角料”指标,结果几年后血糖一发不可收拾,后悔都来不及。

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过于乐观。体检一看空腹血糖正常,就放心大胆地吃甜食、熬夜、喝奶茶。但其实身体很可能已经在发出警告,只是你没听见。真正的健康检查,不该只盯着一个数字

至少要加测餐后血糖,做个糖化血红蛋白,看看胰岛素水平,再看看血脂、肝功能,甚至尿酸。这才是对自己真正负责的态度。早发现,早调整,才能把糖尿病挡在门外。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糖尿病前期筛查套餐”,并不贵,也很方便。别怕麻烦,别等到需要每天打胰岛素了,才回头看当年那份“正常”的空腹血糖报告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曾小峰,刘彩霞.糖尿病早期筛查的意义与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4):295-298.

[2]钟南山.糖尿病防控中的思维误区[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5):321-323.

[3]胡大一,高润霖.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50(3):193-197.

来源:药师健康指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