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可以“打包”,文创赢在应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08:00 1

摘要:留存京城秋景,不一定靠照片影像,还可借奇思妙想的文创。五塔寺的银杏和柿子变身毛绒玩具,万寿寺后花园的秋景、妙应寺白塔周边的烟火气都能缩进掌心……据本报报道,近日京城各博物馆推出一批秋季文创,方便游客把北京的秋天“打包”回家,受到热捧。

辛音

留存京城秋景,不一定靠照片影像,还可借奇思妙想的文创。五塔寺的银杏和柿子变身毛绒玩具,万寿寺后花园的秋景、妙应寺白塔周边的烟火气都能缩进掌心……据本报报道,近日京城各博物馆推出一批秋季文创,方便游客把北京的秋天“打包”回家,受到热捧。

五塔寺的古银杏树早已是京城秋景“顶流”,满树黄柿子的景象更让游客流连忘返。坐落该寺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顺势打造“杏运常在”“喜柿连连”两款毛绒玩具,形象还原金黄叶子、饱满柿子的同时,还为游客送上温暖的祝愿。以西洋门、无量寿佛殿为背景,以乾隆御碑亭为中景,以古银杏树为前景,位于万寿寺的北京艺术博物馆,通过冰箱贴层层叠叠的构图,定格这座京城名刹的独有景致。这些博物馆文创虽然主题和形态各有侧重,但都藏着同样的创作心愿,满足市民和游客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个个精美的文创,让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人心,受到欢迎在意料之中。

按季节推出新文创,已经成为京城许多博物馆的常态。比如春天玉兰绽放的季节,北京艺术博物馆推出10款玉兰花系列文创,销售量可观。妙应寺白塔推出的流沙浮雕冰箱贴,用金属浮雕技术与流沙效果定格四季更迭,全年畅销……好的创意,必然依靠扎实的文化根基和生动的故事叙述,承载创作者对文物历史、建筑特色、季节风貌的细致观察与情感投射。正是文创人的匠心独运,让消费者每每捧起一件文创,都能触摸人文历史的底蕴,醉心于古今文化的相融。“出圈”的博物馆四季文创,再次印证最朴素的道理:文创接地气,自然有人气。

游客点赞是产品创新的动力,文化内涵是文创长红的根基。从秋季限定款毛绒玩具,到四季轮转的冰箱贴,博物馆文创的激烈比拼,给各馆的创新能力和运营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创是传递文化温度的使者,是带着有趣灵魂的物件,而非对文化符号的简单搬运、对历史典故的粗陋复刻。博物馆文创产品更要跳出“纪念品”的浅层定位,走出“复刻形态”的简单模式。把握好馆藏背后的故事与精神,把控好文化载体的品位与气质,让文创成为连接历史与日常的情感纽带,才能不断保持品牌的生命力。

文创作品应季上新,背后是博物馆挖掘文化的耐心、传播文化的用心,更是对游客需求的上心。深挖自身文化资源、找准自身独特定位,文创作品才能跳出千篇一律,让人耳目一新,真正助力文化从历史深处走向大众生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