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否真的是“淫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6:09 1

摘要:武则天,名武照,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生于唐武德七年(624年),其父武士原为木材商人,后追随李渊起兵,封应国公。武则天因“容止美”被选入宫中,而“则天”是她去世后追加的尊号,全称为“则天顺圣皇后”,后人多以武则天称之。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在李唐王朝约29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近50年的时间由她掌控。

武则天,名武照,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生于唐武德七年(624年),其父武士原为木材商人,后追随李渊起兵,封应国公。武则天因“容止美”被选入宫中,而“则天”是她去世后追加的尊号,全称为“则天顺圣皇后”,后人多以武则天称之。

在其执政期间,中央集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边疆稳固,外交活跃,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可以说,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的功绩,清晰可见。

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武则天受到的非议远多于赞誉,其中最常被攻击的“罪行”是“荒淫”,以致她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淫妇”。

多年来,有人对此津津乐道,甚至编造了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尤其是《如意君传》、《浓情快意史》等色情小说的广泛流传,使武则天的所谓“淫行”广为人知,令她处于极为尴尬和无奈的境地。

后人这方面的指责并非全无根据,骆宾王的《讨武氏檄》就曾尖锐地批判她:“伪临朝武氏者,性非温顺,出身寒微。昔日充太宗后宫,以更衣之机入侍。晚年秽乱春宫,隐藏先帝隐私,图谋后宫专宠。入门即生妒忌,蛾眉不肯让人;掩袖谗言,狐媚惑主。践踏元后之位,陷害吾君于聚麀之乱。”

这段文字极具贬斥之意,指责武则天两大“淫行”:一是“洎乎晚节,秽乱春宫”;二是“陷吾君于聚麀”。

其中,“洎乎晚节,秽乱春宫”一句,按字面理解,“洎”为及、到之意,“晚节”指后来的行为,而“春宫”即东宫,太子居所。这句话暗示武则天曾与当时的太子李治有不当行为,如果属实,当然是淫乱之举。

正史对此并无记载,而稗官野史的传说却不少,这些传说恐怕难以凭信,只能从武则天与李治的关系中推测。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下诏选良家女子入宫,这次选美持续了较长时间,贞观十五年,14岁的武氏入宫,被封为“才人”,地位较低,负责掌管皇帝宴寝。李世民给她取名“武媚”,与“妩媚”谐音。

古代还有一支乐曲名“舞媚娘”,这个名字不仅说明武氏容貌出众,还暗示她善于以美色诱人。因此,骆宾王在檄文中骂她“狐媚偏能惑主”,并非无的放矢。

武则天比李治年长4岁,在男女情感方面更为成熟,心智也更为开阔。李治以仁孝著称,太宗晚年多病,他日夜侍奉,无形中增加了与武媚娘的接触机会。武媚娘眼看着唐太宗日渐病重,必然会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她在侍奉皇帝的同时,也会照顾太子,将类似母亲、又似姐姐的温情给予李治。

李治生母早逝,十分需要女性的慰藉,因此武媚娘很容易赢得他的欢心。司马光曾说:“上(李治)为太子时,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说明两人当时已颇有感情。《情史·情秽类》更直接说:“高宗为太子时,入侍太宗疾,见武氏悦之,遂即东厢焉。”明确指出两人发生了乱伦行为。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驾崩,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武媚与其他曾被太宗“御幸”却未生育的女子,一同被送往感业寺为尼。唐太宗去世一周年时,高宗去感业寺行香,见到已为尼姑一年的武媚,“武氏泣,上亦泣”,武媚娘的泪水勾起了高宗的旧情,于是让她重新蓄发,入宫侍寝。

其实高宗身边并不缺少女人,已有王皇后和萧淑妃等众多美女。他如此迅速地收纳武媚,入宫不久就封其为昭仪,位居九嫔之首,由此推断,高宗与武媚很可能早已私通,甚至有过某种“约定”。否则,两人见面不会如此感泣,也不会很快让她入宫侍寝。

看来,所谓“秽乱春宫”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有其事,且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再说“践元后于翟,陷吾君于聚磨”。这句话的意思是,武氏登上皇后之位,披上缀满五色雉和长尾雉图案的华美礼服,致使我们的君主被卷入颠覆人伦的“淫罪”之中。

句中的“翟”指的是母鹿,而“聚”则描绘了许多头公鹿共同拥有一头母鹿的场景。这是在暗指武媚曾作为太宗的妃妾,最终却成为高宗的皇后,使得高宗的行为如同禽兽。

从表面来看,骆宾王所述似乎也是实情。

武媚14岁便踏入皇宫,以“才人”的身份服侍太宗,长达九年。尽管“才人”的地位并不显赫,但终究有着妃妾的名分,以这样的身份再成为高宗皇后,确实让父子二人先后占有一个女子,这行径与禽兽无异,也即是所谓的“陷吾君于聚”。

然而,武媚能够从感业寺再度进入李治的后宫,并最终成为皇后,对此谁该承担主要责任?

檄文的作者骆宾王应当心知肚明。可是,身为李唐王朝的臣子,且以维护朝纲的忠臣自居,他不便指责皇帝的这种禽兽行为,只能归咎于“狐媚偏能惑主”,认为这是武媚的陷害所致。

这种说法是否公平,明眼人一看便知。不可否认,武则天确实先后嫁给了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二人,但这就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淫荡的乱伦行为吗?在讨论任何历史问题时,我们都应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这种情况发生在唐代,尤其是初唐时期,实在不足为奇。

如果从种族、文化、习俗和道德等多个角度审视,这一现象便不难理解。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曾探讨过这一问题。

他开篇便引用《朱子语类》中的观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陈先生对此解释说:“朱子之语虽简略,却涉及了种族和文化两方面的问题。”他接着指出:“如果从母系血统来看,唐代创业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为独孤氏,太宗之母为窦氏,即纥豆陵氏,高宗之母为长孙氏,都是胡人,而非汉人。因此,李唐皇室女系中混杂有胡人血统,这是众所周知的,无需赘述。”

由于李唐宗室血统中混杂着胡族基因,并且龙兴之地并州又是汉胡杂居之地,他们自然难以摆脱胡族风俗文化的影响。

而胡族风俗之一,便是王室父子可以共同占有一女。

汉代王昭君的经历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她本是汉元帝的妃子,入宫后因不受宠幸而备受冷落。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到汉朝请求和亲,昭君自请远嫁匈奴。嫁到匈奴后,她被称为“宁胡瘀氏”。据《汉书·匈奴传》记载,王昭君生下一子伊屠智牙师,被封为右日逐王。

呼韩邪去世后,雕陶莫皋继位为复株若革是单于,又娶了王昭君,并生下两个女儿,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

看看,王昭君不仅嫁给了单于父子两代,还分别给他们生了孩子。然而,历史上却无人指责王昭君为淫妇,因为这是胡俗的规定,她作为单于正室(宁胡瘀氏),必须无条件遵守。

相反,如果她拒绝这门婚事,反而会被认为是违背胡俗,受到上上下下的指责。这就是胡俗在现实中的体现。

深受胡俗影响的李唐王室出现父子共有一个女人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仅李世民父子如此,其后的玄宗皇帝李隆基也公开将儿媳杨玉环占为己有。鲜少有人骂杨玉环为“淫妇”,也没有人指责她“陷吾君于聚”,为何却要让武则天独自背负这样的恶名呢?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骆宾王在《讨武氏檄》中将武则天指责为“淫妇”的证据并不充分。

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明白,这是出于政治斗争的宣传需求,利用众所周知的材料将武则天置于舆论和道义的不利地位。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战术,旨在瓦解对方的意志,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人身攻击的成分。因此,仅凭这些材料就断定武则天是“淫妇”,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除此之外,在正史中仍然可以找到有关武则天淫乱行为的记录,例如《旧唐书·薛怀义传》中的描述就非常详细。

薛怀义,本名冯小宝,是京兆县(今西安市户县)人,原本以小商贩为业。他身材魁梧、容貌英俊,且体格健壮。

影视剧中的薛怀义

在洛阳时,他被高祖皇帝的女儿千金公主偶然发现,千金公主向武则天推荐说:“小宝具备非凡的才能,可以作为近侍。”

武则天即刻召见,并对他非常满意。为了方便他进出皇宫,武则天命他剃度为僧。

同时,为了提升他的社会地位,她将其与女儿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家族合并,改姓薛,取名怀义,并要求女婿薛绍以对待父亲的礼节对待他。

薛怀义受到了无比的恩宠,甚至连他骑乘的马匹都由宫中提供,并有专人照料。

作为僧人,薛怀义要求担任洛阳白马寺主持,武则天也批准了他的请求。

不仅薛怀义本人肆意妄为,他的下属也仗着他的权势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御史冯思勖曾上疏弹劾他,薛怀义却在半路拦截冯思勖,差点将其打死。而武则天对此置若罔闻,公开偏袒薛怀义。

武则天对于这位男宠的袒护可谓明目张胆,甚至在公众面前也毫不掩饰。不久后,她更是委任薛怀义监督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建造明堂。

在明堂竣工之后,薛怀义因功被封为威卫大将军,并被授予梁国公的爵位。受到如此恩宠的薛怀义自然急于回报武则天的厚爱。

除了满足武则天的私欲之外,他还积极为武则天改唐为周制造舆论。他与法明和尚等人一起伪造了《大云经》,胡诌武则天是弥勒佛降生,应成为“阎浮提主”,并称唐朝气数已尽,武氏理当登基。

他们将这份伪造的《大云经》颁布天下,每座寺庙都分发了一本,为武则天改朝换代大肆宣传。

后来,薛怀义对宫廷生活渐感厌倦,便在白马寺挑选了几千名强壮的和尚,用他们的血来绘制佛像。侍御史周矩怀疑其图谋不轨,上疏弹劾薛怀义。武则天却装模作样地派人去抓捕他,薛怀义却毫无惧色,“乘马蹋阶而下,便坦腹于床”,行为放肆如同在自己家中。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结果,这位侍御史不但未能将他参倒,反而自己身陷囹圄,被免去官职,险些丢掉性命。

随着御医沈南受到的宠幸日增,薛怀义逐渐被冷落,他因此心生怨恨,一把火烧了明堂和天堂。

武则天却认为有愧于他,不仅没有追究其责任,反而下诏命他再建一座明堂。

薛怀义从此愈发骄横,引起了武则天的反感。

最终,太平公主的乳母张夫人设计将其缢杀,武则天终于摆脱了这个行为不端的男宠。

薛怀义从一个普通的小生意人青云直上,尽享荣华富贵,连当时权倾一时的武承嗣和武三思对他都礼让三分,令许多人艳羡不已。尽管宫禁森严,却阻挡不住宫闱秘闻的外泄。

武则天对男宠的需求传说很快流传开来,许多人觊觎这条快速升迁的捷径。尚食奉御官柳谟公然向武则天推荐自己的儿子柳良宾,夸赞他皮肤白皙,眉清目秀,身材伟岸,健壮有力,武则天迫不及待地召见了柳良宾。

大诗人宋之问也自恃文才出众,外貌俊朗,试图通过这条途径飞黄腾达,他写了一首艳诗进行试探。武则天却说,宋之问各方面都不错,只是有口臭的毛病。

宋之问羞惭得无地自容,从此口中常含鸡舌香以除口臭,但依然未能得到武则天的青睐。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此外,还有不少人毛遂自荐,甚至要求现场展示,武则天则秉持来者不拒的原则,择优宠幸,致使后宫丑闻频出,犹如一个放荡的集市。这种说法或许有些夸大其词,但从正史的记载来看,武则天晚年确实宠幸过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记录了此事。张氏兄弟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父张希臧曾官至雍州司户。张易之凭借门荫逐步晋升至尚乘奉御,他二十出头,容貌英俊,擅长音律歌词,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美男子。

通天二年(697),太平公主推荐张昌宗入侍内宫。张昌宗对武则天道:“臣兄易之才能更胜于臣,还精通合炼之术。”武则天召见张易之后非常满意。

从此,兄弟二人一同侍奉宫中,都涂脂抹粉,身着华服,备受恩宠。不久,张昌宗被授予云麾将军,张易之为左卫少卿,他们的父母也因此而沾光,父亲被追封为襄州刺史,母亲韦氏被封为太夫人。武氏家族的后辈们为了讨好张氏兄弟,“候其门庭,争执鞭辔”,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简直让人肉麻。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此后,武则天不断为张氏兄弟加官晋爵,哥哥担任奉宸令,弟弟担任秘书监,但实际上,他们的主要职责一是满足武则天的私欲,二是陪伴她饮酒作乐。

武则天对此依旧不满意,继续下令挑选美少年以充实后宫。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引发了朝臣朱敬则的不满和忧虑,他毅然上疏劝谏,言辞恳切:“臣以为,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嗜欲之情,无论愚智,皆会有所动。然而,贤明之人总能适度节制,以免过度沉溺,此乃前贤的至理名言。陛下目前已有薛怀义、张易之和昌宗等人为内宠,理应知足常乐。臣还听闻,舍人柳谟自荐其子柳良宾,容貌俊美,须眉如画;而左监门卫长史侯祥亦自夸阳刚之气远超薛怀义。然而,此等无礼无仪之行,早已传遍朝野。臣虽愚钝,但职责所在,不敢不上奏!”

如此大胆且露骨的奏疏,在正史中极为罕见。从中可见,武则天的欲望似乎难以节制。

幸而她尚有容人之量,未因此动怒,反而以自嘲解围:“若非卿直言相告,朕尚不知此事。”不仅如此,还赏赐了朱敬则百段彩绸。

如此一来,张氏兄弟的丑闻便难以掩盖。武则天遂命编撰《三教珠英》,召集了李峤、张说、宋之问、崔湜等二十六位文人墨客协助编纂,而让不懂文字的张昌宗担任主编,最终成书一千三百卷,并给张氏兄弟加官进爵。

由于武则天年事已高,政事多交由张氏兄弟处理,他们趁机受贿,弄得朝野侧目。

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重,正月二十日,崔玄日韦、张柬之等大臣迎立太子李显复位,即唐中宗。当日,在迎仙院斩杀张易之和张昌宗,并将他们头颅悬挂于天津桥南,终致他们身首异处。

这些都是正史中记载的武则天“淫妇”行径,确凿无疑,令人难以置疑。然而,亦有人认为,即便正史所载,也难免言过其实,武则天的“淫行”似乎夸大其词。

为澄清此疑,请看以下事实:唐高宗李治于永淳二年(683)十二月去世,此时武则天已五十九岁。

史书记载,薛怀义于垂拱元年(685)得到武则天的宠幸,时年她已六十一岁。

如此高龄,是否仍具备旺盛的性欲,实在令人怀疑。

通天二年(697),张氏兄弟入宫,武则天已七十三岁。

而朱敬则上疏时,她已七十八岁。以生理学知识判断,七八十岁的老妪难以有如此“淫秽”行为,故可推断正史中这些记载多属夸大,甚至有污蔑之嫌,不宜全信。

另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正史所载无误,武则天的“淫行”不应轻易怀疑和否定。

武则天身为皇后,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生活条件优越,且注重保养,有病即治,不可以常人标准衡量。

再者,她生性好强,精力充沛,六七十岁仍充满活力。

《资治通鉴》载其健康状况,似有异于常人:“太后虽年高,善自修饰,左右亦不觉其衰老。丙戌,因齿落再生,……大赦天下,改元。”此时她六十八岁;圣历二年(699)正月,“太后生重眉,成八字,百官皆贺。”此时她七十五岁;久视元年(700)五月,“太后命洪州僧胡超合制长生药,三年而成,耗资巨万。太后服之,病稍愈。”此时她七十六岁。

根据上述记载,武则天虽已年迈,却精于保养,渴望长生不老,为此不惜耗费巨资。

正因如此,她牙齿重生,眉毛再长,尽管身边的人并未察觉她有明显衰老之态,她的健康状况确实相当不错。虽然年岁已高,她依然保有正常的生理需求,因此不断招纳男宠,即使大臣劝阻,她也并不以为意。

故而,称武则天为“淫妇”似乎也并非毫无根据。然而,陈寅恪先生对此另有见解。

他认为,武则天既然身为皇帝,理应享有皇帝的威仪与排场。男皇帝可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以及众多宫女供其宠幸,那么女皇帝为何不可拥有几位男性侍奉?对武则天而言,或许正是需要这些男宠来彰显其女皇的威严,这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陈先生的观点确实有其道理。

纵观历史,众多男性皇帝后宫佳丽无数,难道都要将其视作“淫棍”吗?如果从男女平等的角度来看,南朝宋废帝的姐姐山阳公主便极具见解。她对宋废帝说:“妾与陛下虽男女有别,但都承蒙先帝所生,陛下后宫嫔妃数百,而妾仅有驸马一人,此事何等不均!”

宋废帝为了“公平”,即刻为姐姐推荐了三十位男子。

南朝齐废帝萧昭业亦为其母文安皇后安排了三十名男宠。齐废帝何皇后觉得守着一个男人无趣,私下找了二十余名无赖子弟,轮番与之共寝,仍觉新鲜不足。

相比之下,武则天的行为岂不是小巫见大巫?武则天究竟算不算“淫妇”?人们的看法各异。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是一位卓越非凡的女性。

她成功掌控了一个异姓王朝,也同样掌握了向来由男性书写的历史。武则天凭借什么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些男人轻易地想到了性,认为她是凭借美色与放纵才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

对此,有些男人无法容忍,极力贬低她,称其为“淫妇”,这成为他们热衷讨论的一大话题。

然而,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武则天确实对异性有所宠爱,这是她的自由与权利,更何况是皇权赋予她的无阻碍的保障。

值得称道的是,武则天并未像某些男性皇帝那样,因宠爱女性而失去江山,反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可是,为何她遭受的比历史上最为淫荡的男性皇帝还要多的污名指责?关键原因在于她是一位女性。何时女人能真正与男人平等,关于武则天是否为“淫妇”的争议也将自然平息。

来源:书海寻思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