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妈今年快七十了,身体一向硬朗,嘴上总念叨着“我比你都精神”。可这半年,她有点变了。晚上动不动就起夜,两点一次、四点一次,严重的时候一晚上能起来三回。
我妈今年快七十了,身体一向硬朗,嘴上总念叨着“我比你都精神”。可这半年,她有点变了。晚上动不动就起夜,两点一次、四点一次,严重的时候一晚上能起来三回。
早上我问她咋回事,她摆摆手说“老了呗,肾不好了咯”。她这话让我心里一紧,夜里总醒、睡不好,白天哪还有精神?
很多人一听夜尿多,第一反应就是“肾虚”或“肾衰”,可真有这么简单?我干这一行二十年,见过的老年人夜尿多的情况,十个有九个都被误解了。别急着贴标签,我们得先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妈的情况我没敢怠慢,带她去做了检查,从肾功能、泌尿系统到心脏都查了一遍,结果出来,肾功能正常,膀胱也没问题。那问题出在哪?她这夜尿,不是肾病,而是别的原因在作祟。
晚上起夜超过两次,确实得警惕,但真不是所有的夜尿多都跟“肾”挂钩。有几种情况,尤其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很多人都不知道,误以为是肾不好,结果越拖越严重。
第一个预警信号:夜尿多伴随下肢水肿有位老邻居,姓王,六十五岁,平常爱喝汤,尤其是晚上吃饭时总来一碗浓鸡汤。近几个月,他发现小腿总是胀胀的,晚上尿特别多,睡觉都成了负担。他也以为是肾虚,一直在吃保健品,越吃越糟。
其实这不是肾虚,是心功能减退引起的夜间排尿增加。白天活动少,血液循环差,液体容易积在下肢。躺下睡觉后,身体水平状态让这些液体回流到血液里,肾脏开始排水,于是夜里尿增多。
王师傅后来做了心脏彩超,才发现是心衰的早期表现。调整用药、控制水盐摄入后,夜尿明显减少,整个人也精神多了。
这类人晚上尽量少喝水,特别是晚饭后两小时内别大量饮水,白天适度活动,穿弹力袜也能帮助减轻水肿。别光盯着肾,心脏出了问题,夜尿也会跟着出问题。
第二个预警信号:夜尿多伴随尿频尿急我有个表舅,六十八岁,退休后爱上了喝茶,早上喝,下午喝,晚上还泡一壶。他最近老说“晚上老得起夜,好像膀胱撑不住了”。他还开玩笑说自己是“茶水桶”。
其实这是典型的膀胱过度活动或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夜尿多。尤其是男性,岁数一大,前列腺容易肥大,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膀胱受压久了,敏感度变高,就容易夜里总有尿意。
表舅后来一查,果然前列腺增生,膀胱壁也变厚了。医生建议他控制饮茶时间,尤其晚上六点后别再喝水,还开了些改善排尿的药,夜里踏实多了。
不光男性,女性年纪大了也会有膀胱功能变弱的情况。这类人群要注意饮水时间的安排,别憋尿,尽量在睡前排一次尿,避免夜间反复醒来。
第三个预警信号:夜尿多伴随血压波动我一个朋友的母亲,七十出头,一直有高血压,控制得还算平稳,但最近晚上起夜多得厉害,白天却没啥变化。她以为是药吃多了,结果一查,正好是药不够用了。
高血压控制不好,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夜里血压下降过快,肾脏代谢异常,水分排泄功能紊乱,就容易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白天血压还好,晚上血压却偏低,这反而打乱了生理节律。
朋友母亲调整了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和剂量,夜尿才慢慢减少。医生还提醒她,晚上血压太低也不能掉以轻心,别只盯着“高”,低了也麻烦。
如果你夜尿多,还总觉得早上头晕、乏力,那就该查查血压的昼夜变化了。有条件的可以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看看是不是夜间低压引发的问题。
第四个预警信号:夜尿频繁伴随情绪波动或焦虑小区里有位李阿姨,退休后总觉得生活没劲,白天昏昏沉沉,晚上却睡不实,动不动就醒,一醒就觉得有尿意,哪怕真没多少尿。
她老公说她是神经太敏感,其实这是老年人常见的焦虑或睡眠障碍引起的假性夜尿。精神状态不稳定,大脑对体内信号的感知就会放大,觉得“要尿”,其实可能只是轻微膀胱压力。
李阿姨后来经过心理疏导和调整作息,夜尿现象明显减少。她还学会了晚上听听轻音乐、做点简单冥想,让自己慢慢放松下来。
这类人群不妨尝试写睡前日记、规律作息,别看这些“小动作”,对改善睡眠和夜尿真的管用。尤其是独居老人,更容易陷入焦虑循环,家人多陪伴、多沟通,比什么药都强。
第五个预警信号:夜尿量大超过白天尿量有个病人我印象特别深,七十二岁,白天几乎不怎么上厕所,一到晚上就跟开闸了似的,一晚上能尿近两千毫升。他自己说“我白天尿少,晚上补回来”,听着都让人心里发慌。
这种情况多半是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叫做“夜间多尿症”。这是老年人常见的生理变化,也可能跟激素分泌紊乱、抗利尿激素减少有关。年轻时身体自动调节,晚上尿少;年纪一大,调节能力变差,晚上尿就多了。
他后来做了尿量记录,医生结合检查结果,确诊为夜间多尿症,建议他调整饮水习惯,避免晚上吃利尿性食物,比如西瓜、冬瓜汤等。还推荐了专门的控制夜尿的药物,不到两周,夜里就能睡整觉了。
很多人以为夜尿是小事,其实是身体在“发信号”。一旦频繁出现,就得认真对待。别一口咬定是肾病,也别乱吃补品,搞清楚“幕后黑手”,才能对症下药。
我妈现在晚上基本只起来一次,整个人状态都不一样了,白天也精神了,走路都带风。她自己也说,原来不是“肾虚”,而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要多留心。
夜尿多不是病,但它可能是病的“前哨”。尤其老年人,一旦出现频繁夜尿,一定要仔细观察伴随症状,看清到底是哪一环出的问题。
身体的许多“小信号”,其实早就在提醒我们,只是我们总以为“忍忍就好了”。等真出问题,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我这些年看过太多因为忽视夜尿而延误病情的案例,真的替他们惋惜。早识别、早干预,永远比事后弥补来得轻松。
我妈有次跟邻居聊天,说她儿子做健康顾问,啥病都能掰扯明白,邻居笑她“炫儿子”。她说:“不是炫,是他老盯着我睡觉次数,还真让我少跑几趟夜厕所。”听完我心里一热,值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22年第42卷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年人健康管理指南》
3.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3年第9期
4. 《实用老年医学》2021年第6期
5.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科临床案例汇编(2020)
来源:中医柴大夫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