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492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家住南京的李阿姨最近火了。
她68岁,每天坚持负重深蹲、徒手俯卧撑,身材紧致、背影挺拔,被网友称为“最美银发奶奶”。她说自己也曾迷信护肤品,直到一次骨密度检查报告把她吓了一跳——骨质疏松已达严重程度。
“护肤只是皮相,真正的抗衰老,要从肌肉开始。”
她的这句话,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原来,我们一直忽视了一个事实:随着年龄增长,最先衰老的,不是皮肤,而是肌肉。
我们常误以为老了就是皮肤松、皱纹多。但医学研究显示,人体从30岁开始,肌肉量每10年下降3%-8%,70岁后甚至加速减少。这不仅关乎体型,更关乎生命质量。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指出,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跌倒、骨折、行动障碍、甚至失能的重要原因,而这正是导致老年人长期卧床、生活质量骤降的关键因素。
简单说,没有肌肉,老得更快、也更危险。
很多人到了中年,突然发现爬几层楼就喘,体力不如从前。但这不是“正常老化”,而是肌肉流失带来的功能下降。
肌肉不仅维持我们的行动力,还影响新陈代谢、血糖控制,甚至免疫系统。肌肉越少,代谢越慢,脂肪越容易堆积,糖尿病、高血压风险也随之升高。
而且研究发现,肌肉量越少的人,死亡率越高。一项发表于《柳叶刀·公共卫生》的研究指出,肌肉质量低的老年人,其全因死亡风险比肌肉正常者高出2倍以上。
皮肤老化是表面的,而肌肉老化是结构性的。肌肉如同房子的钢筋骨架,骨架一旦塌了,再精致的外墙也撑不住。
更重要的是,肌肉具有“内分泌器官”功能,可以释放肌肉因子(myokines),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延缓衰老等作用。
想要真正延缓衰老,每天的哑铃、深蹲、靠墙静蹲,比任何昂贵的护肤品都来得有效。
肌肉的流失往往悄无声息。你有没有这些表现?
站起来费劲、蹲下起不来
走路没劲、常绊脚
手臂变细、握力变差
饭吃得少、体重慢慢下降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老年肌少症诊疗指南(2021)》指出,60岁以上人群中,肌少症患病率超过15%,80岁以上则接近50%。
也就是说,每两位80岁老人中,就有一位正在“失肌”中老去。
好消息是,肌肉可以靠训练增加,年龄不是障碍。无论你是40岁还是70岁,只要开始练,就有改善。
权威建议如下:
每周至少2次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徒手深蹲、俯卧撑等,重点锻炼大肌群。
结合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提升心肺耐力。
摄入足够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建议摄入1.2克蛋白,优选鸡蛋、牛奶、鱼肉、大豆等。
保持规律生活:充足睡眠、戒烟限酒、情绪稳定,有助于肌肉合成。
最重要的一点是:动作标准,循序渐进,坚持就是胜利。
真正的老去,不是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而是能自己逛菜市场、提米袋、带孙子,活得有尊严、有选择权。
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指出:“延缓衰老,不是为了不老,而是为了老得慢、老得好。”
练肌肉,不只是健身,而是给未来的自己,多一份自由。
写在最后护肤是皮囊,肌肉是根本。与其花上千元买面霜,不如每天花30分钟,练出一身抗老的“本钱”。
科学抗衰,从“练肌肉”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年肌少症诊疗指南(2021年版)》
[2]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抗衰老的关键不在皮肤,而在肌肉》.2023
[3] 《柳叶刀公共卫生》。老年人低肌肉质量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2020
来源:每日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