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实验猴逃亡! 密西西比车祸致猴出逃,带新冠丙肝病毒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11:58 1

摘要:2025年10月28日,美国密西西比州59号州际公路上一声巨响,一辆拉着恒河猴的卡车直接侧翻。

2025年10月28日,美国密西西比州59号州际公路上一声巨响,一辆拉着恒河猴的卡车直接侧翻。

车厢撞得变形开裂,里面的实验猴趁机四散逃跑,瞬间成了当地最危险的“特殊逃犯”。

这些猴子可不是普通宠物,它们来自新奥尔良杜兰大学国家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身上还带着新冠、丙肝、疱疹等多种病毒。

事故发生后,当地警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据警长办公室消息,这些恒河猴体重差不多7.7公斤,不仅携带多种病毒,还“表现出攻击性”。

警方赶紧发警告,让民众看见猴子千万别靠近,更别想着抓,直接报警就行,周边的林地草丛也尽量别去。

恒河猴和人类基因相似度特别高,要是被它们抓伤咬伤,病毒传播的风险真不小。

可奇怪的是,涉事的杜兰大学却跟警方说法不一样。

学校发言人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猴子会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还说实验室有猴子病毒载量的详细记录,就算接触了,传播概率也低。

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一出来,民众彻底懵了。

有人信了警方的警告,吓得门都不敢出,也有人觉得学校是专业的,应该没那么危险,甚至在社交平台上发“寻找猴子”的调侃内容。

本来追捕逃猴就够麻烦了,这下民众反应不一,管控难度直接升级。

科研机构淡化风险可能是怕影响声誉,毕竟实验动物研究本来就容易受争议,但政府部门得优先保民众安全,肯定要把风险说清楚。

这两种立场撞在一起,就造成了信息混乱,对公共卫生预警可不是好事。

好在警方、动物管控团队和科研机构联合搜捕,没花太长时间就找到了大部分猴子。

但后续处理又引发了新争议,被抓到的猴子全被安乐死了。

相关部门说这是“消除健康风险最安全的方式”,可动物保护组织不乐意了,觉得科研机构早该做好运输安全措施,不能出了事就用安乐死收尾。

其实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发生实验猴出逃了,就在2025年近期,“阿尔法创世纪”研究机构也跑了43只雌性恒河猴。

这些猴子年纪小,还没参与过实验,体重约3公斤,说是看护人没关好围栏门才跑的。

当时警方设陷阱、用热成像相机找,工作人员拿食物引诱,美国疾控中心还预警它们可能携带致命的B病毒。

更巧的是,8年前这家机构也有19只猴子逃出去,好在6小时后就抓回来了,看来美国实验动物管理确实有不少漏洞。

恒河猴作为全球医学研究常用的灵长类动物,其运输和饲养环节的安全管控本应是重中之重。

但现实是,运输环节连统一严格的安全标准都没有,车辆安全检查、应急方案制定等基本措施常被忽视。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目前对实验动物运输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却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遇到问题容易出现推诿现象。

一会儿是运输卡车侧翻,一会儿是围栏门没关,这些问题频发,明显是行业安全意识太淡薄,监管机制也存在明显短板。

这起逃猴事件暴露的问题可不少,从监管漏洞到信息混乱,再到科研伦理争议,每一个都值得重视。

搞不清为啥这么重要的实验动物运输,安全措施能做得这么不到位。

很显然,光靠事后补救根本不行,得从源头解决问题。

从公共卫生角度说,得建个统一的实验动物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别再让民众猜来猜去。

从科研监管方面看,运输、饲养这些环节的审查必须加强,科研机构的安全责任得明确下来,不能出了事就甩锅。

从伦理层面讲,科研需求和动物保护得平衡好,不能为了研究就忽视安全,更不能把安乐死当成万能解决方案。

密西西比州的逃猴事件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留下的反思还很多。

希望美国相关部门能真正重视起来,别等下次再出问题才想起整改。

来源:澜史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