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初,肇庆高新区“一村重阳宴”成功入选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承载着深厚敬老传统与文化底蕴的民俗活动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值此新晋非遗焕发新彩之际,肇庆市检察院派驻高新区检察室与“检小砚”新媒体工作室走进黎家村黎氏宗祠,开展了“检护非
2025年初,肇庆高新区“一村重阳宴”成功入选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承载着深厚敬老传统与文化底蕴的民俗活动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值此新晋非遗焕发新彩之际,肇庆市检察院派驻高新区检察室与“检小砚”新媒体工作室走进黎家村黎氏宗祠,开展了“检护非遗承古韵,重阳敬老传法治”主题普法活动,为现场百余位老人送上了一份别具“法”味的节日关怀。
活动现场,非遗的温情氛围与法治的理性光芒交相辉映。检察干警们以丰盛的重阳宴为情感纽带,穿梭于席间、驻足于祠前,专门设置了法律咨询台,聚焦老年人普遍关心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赡养纠纷、防范养老诈骗等热点法律问题。干警们结合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进行以案释法、以案明理,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化解老人们心中的法律疑虑。现场累计发放精心编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普及读本、防诈骗、反邪教、民法典等主题宣传资料800余份,为10余人次提供了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
重阳宴席开始前,检察干警与村中长者围坐在一起,老人们不仅动情地讲述黎家村的悠久历史、祖辈的生活故事,特别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村庄面貌的巨大改善,还兴致勃勃地分享了以往处理邻里纠纷的传统方式,以及近年来在法治建设浸润下,村民法律意识显著提升、“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日益成为乡村新风的可喜转变。这种“零距离”“接地气”的交流,不仅拉近了检民距离,更让干警们精准捕捉到了基层群众的法治需求,为后续提供更贴心、更精准的定制化普法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将“非遗传承”“重阳敬老”“法治宣传”三大元素有机融合的特色活动,是肇庆市检察院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延伸法律服务触角的一次生动实践。它不仅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还传达了守护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更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沃土。
下一步,肇庆市检察院将持续深耕法治宣传阵地,紧密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法治+文化”“法治+节日”等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模式,推动普法工作从“单向输出”向“精准滴灌、按需服务”深化转变,以更高质量的检察履职守护万家灯火,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审:潘纪琳;一校:吴晓霞
二审:罗鉴澄;二校:李思欣
三审:李红媚;三校:李 豪
来源:正义肇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