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看不见自己的时候,其实你也看不见他人。如果你看到自己,以为自己是自卑的、不自信的、自我否定的,那你看到的别人也一定是刻板的、符号的,这是一个伴生的状态。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你看不见自己的时候,其实你也看不见他人。如果你看到自己,以为自己是自卑的、不自信的、自我否定的,那你看到的别人也一定是刻板的、符号的,这是一个伴生的状态。
采访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访谈的?
凉子:2020年开始,到现在做了5年多。我经常会拍下来一些生活中的时刻,但其实我并不喜欢摆拍,我喜欢拍摄一些重要的时间,或者是生活中一些自然的状态,包括我的家人、我的成长经历和我的同事。
采访者:你原来的工作能分享一下吗?
凉子:我大学学的政治学,毕业后去了凤凰网做时政新闻,之后又去了字节跳动做了三年的运营,再之后就裸辞了。
采访者:在摸索的过程中,为什么选择了【访谈】作为你最后的一个落点?
凉子:我觉得我不见得是落在访谈这条路上,也许还有很多路,这可能都是一个过程,一个阶段而已。我们永远在发现未知的自己,但是会越来越向本真的自我靠近,找到自己的自信。
采访者:还记得你第一次访谈时候的情景吗?
凉子:第一次访谈的是一位艺术家朋友,以及他所在园区的几位服务员和一位保安大叔,一共5个人,一起采访的。不知道什么是访谈,也不知道自己能去访谈别人。其中有一位餐厅服务员,提到自己被重男轻女的成长经历,不止一次落下了眼泪。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所谓的普通人都能讲出来这样动人的故事。
你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事情,当你说“哎,我要采访你,听听你的故事”,好像变成了一件很正经的事情。对方也会很认真对待事情,哪怕你一个粉丝都没有,能不能剪出来都不知道。所以那天我们的编导说,看到一条评论很感动:当凉子坐在我面前时,觉得很感动。因为我会想,有多久没有人这样认真地听你讲话了。
采访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动人的故事,而这个信念是一个逐步确立的过程。
凉子:一开始的信念是很多人都有动人的故事,但是没有被人发现,到后面就发现人人都有。我之前提过,我在做媒体的时候,看到一些新闻人物,大家只关注到他的新闻进展,但是没有关注的这个人本身。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经历怎么样的人生?
其实聂*斌那个案子,我们编导去拍他家里的时候,呈现出来的是他的案件进展怎么样了。但当我看到他的家里,所有的陈设还是18年前儿子去世时的样子。当年的新床单因为舍不得用,就放在柜子里放成了旧床单。那件事情已经过去18年了,但是对于这个家,对于这两位老人的震荡持续存在,可没有人关心两位老人这18年是怎么过来的,他们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但也是能触动人心的事情。
采访者:你常说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但是在见天地的过程中,自我和天地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凉子:我觉得内外是同时发生的,自我和他人是同时发生的。当你能看见自己的时候,你也能看见众生。反过来讲,看见众生的过程中,也能让你更好的照见自己。
当我看到很多受访者,有各种各样所谓的心理模式、行为模式,我也在反观我自己,我是不是也陷入到了这种模式中,正是这样一点点去打破自己的所知障。我不再去好为人师,去企图伸手,去干预别人因果。我能做的就一个字【听】。
坐在他面前,安静的听他的人生。当然我会做适度的引导,用辩证的方式让他去看见,你经历的这件事情,是很艰难的时刻,但另一点,你在经历这件事情之后,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智慧?
采访者:你刚才提到了一个词叫好为人师,但我们知道你现在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开始做自己的线下课程。课程难免会涉及到教学,你如何去平衡?
凉子: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会考验你是不是好为人师。 我觉得我没有什么作为老师可以指导别人的,因为你会发现,人面临的困境是千差万别的,希望去解决的问题、获得的目标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你给他一把尺子,并不能去衡量全世界所有的事物。但是我可以给他我的经验作为参考,所以我更喜欢说我是一个分享者。分享我之前踩过的坑,走过的弯路,去变成所谓的更好的自己,我觉得这件事情就非常快乐。
采访者:你常对学员说,“不要搞军备竞赛,第一步就是先拿手机拍起来”,这个理念是从何而诞生的?
凉子:我经常跟我的学员说,不要做装备党,不要买个几十万、十几万的装备之后再开始一次访谈。甚至有学员说我要访谈一个人,平均成本要花上万块钱。我说那你这个事情就不要做了,至少不要这么做。因为你这么做没有几期就会觉得很心力交瘁,觉得很疲惫。
因为自媒体有两原则【海量、快速】,如同创业,需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我们的产品是我们的内容,所以如何最小化的去产生最好的内容,变成了本质。我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最简单的方式,用手机拍摄,之后才用了稍微复杂一点的机器拍摄,但是后来遇到各种各样的受访者,我仍然会拿出手机拍摄。
我现在用的是华为Mate 70 Pro+,觉得它对于拍摄,不管是双人对话还是口播都非常方便,已经非常足够了。我认识的很多千万大v,其实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我现在教我的学员,其实就是把手机支在这里,你俩来一次对话,这都是很正常的一个事情。
采访者:在创作中如果遇到一些瓶颈,你一般都是如何处理的?
凉子:我经常会遇到需要大量收集资料,去查看每天的热搜,或者是对于受访者背景信息的调查,我都会把小艺召唤出来,非常的好用,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运营方面,比如起一些标题或者文案,我会用小艺帮我处理。受访者资料,你也可以问小艺,会去给你一些参考。
采访者:你做访谈已经5年了,这5年中你是伴随着各种争议声成长起来的,对此你的心态是什么?或者说你在这种时候还会为了这些评论感觉到焦虑吗?
凉子:我觉得做自媒体,就要有自媒体的觉悟。别人喜不喜欢你,是别人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那天跟马东做访谈,他也提到“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重要的是坚守初心,做好内容。那些不认可你的人,我不会改变那些人也改变不了。别人说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采访者:今天你已经拥有了1800百万粉丝,你一直都不是一个追逐热点的人,那你探求的那个部分是什么呢?
凉子:首先,跟人对话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能够带给你很多东西,让你获得成长,让你有更大的人脉,认识更大的世界。一方面是创作者,另一方面是创业者。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人生没有那么多结果。
采访者:你曾经提到过,你希望和你并肩而行的人,你和谁站在一起。你还记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哪些人吗?
凉子:我不太记得,因为现实中的世界好像并不见得是那样子。
采访者:那当下对你而言,你想到的是谁?
凉子:我觉得没那么重要,我自己站上去就可以了。
许茹芸:那你是怎么走上这条路,变成现在的你?
凉子: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坦诚讲,我也不知道。
许茹芸:原来我们是同一种。
凉子:对,跟着感觉走。
来源:湖北台科技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