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边疆》专题节目引起热烈反响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10:48 1

摘要:近期,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精心策划出品的“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党员教育系列融媒体报道《潮涌边疆》,在央视网、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新闻法治频道、“龙江先锋”系列平台播出,在全省专家学者、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

近期,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精心策划出品的“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党员教育系列融媒体报道 《潮涌边疆》,在央视网、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新闻法治频道、“龙江先锋”系列平台播出, 在全省专家学者、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

节目以我省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界江为主线,精心选取漠河、黑河、抚远、绥芬河、虎林、859农场等城镇、乡村、口岸报道点位,围绕“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主题,聚焦黑龙江党员干部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集中反映我省边疆地区抓党建促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成效。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服务科科长 齐秦:

《潮涌边疆》所展现的龙江边境地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拼搏画卷,让我深刻认识到,地处边疆,绝非发展的“末梢”,而是开放的前沿、振兴的热土,片中各地区各单位那“闯”的精神、“干”的劲头,正是我们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作为哈尔滨城市名片——中央大街的一名基层建设者、管理者,我感触尤深,潮涌边疆,奋楫者先,我将把观看《潮涌边疆》节目所激发出的热情与干劲,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持续擦亮尔滨旅游的“金字招牌”。

“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这既是边疆党务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每名龙江党员的内心呼唤。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党建工作的关怀从未停歇,从漠河边陲到广阔垦区,从工业制造到绿色发展,为边疆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教育领域的党务工作者,我的“边疆”就是三尺讲台,而我守护的“希望”就是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教育全过程,用心守护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相信每一位党务工作者都怀揣着同样的“希望”,为边疆党建工作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牡丹江市海林市山市镇派出所民警 王玥:

《潮涌边疆》中“最北夫妻警务室”的边疆民警于风雪中屹立、在卡点上坚守的身影,令我感同身受,肃然起敬。他们用脚步丈量国境线,用忠诚守护万家灯火,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融入每一次巡逻与接处警。身为乡镇民警,我深知派出所是平安建设的“神经末梢”。我将自觉以边疆战友为标杆,扎根基层一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做好矛盾排查、治安巡防与便民服务,在每一次履职中筑牢平安基石,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辖区安宁,无愧于头顶的警徽与肩上的使命。

佳木斯市桦南县大八浪乡到村任职选调生 吴宛桐:

看完《潮涌边疆》后我深受感动,那些扎根边境的党员身影,他们守护的界碑,于我而言,便是村头那片亟待振兴的黑土地;他们走访的群众,恰是我正用心用情服务的乡亲邻里。从前总觉得“边疆”遥远,如今扎根基层一线,作为选调生的我,同样触碰到了那份“潮涌”的力量——那是党心与民心紧紧相融、携手奔向美好生活的澎湃动力。今后我将继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创造未来,不断锤炼自己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工作能力,让青春在基层绽放绚丽之花。

大庆市红岗区红岗街道伟业社区社区工作者 王莹:

镜头下,扎根边疆的党员干部顶风冒雪访民情、扑下身子解难题,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担当。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既为边疆日新月异的变化自豪,更为党员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所触动。我将以他们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激发干事热情,将这份“潮涌”的力量转化为服务群众、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为龙江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鸡西市城子河区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 王蕴武:

看完《潮涌边疆》,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我心潮澎湃。看到虎林虎头镇的党员让抗联遗迹“活”起来,带动乡亲们端稳“旅游饭碗”,再想到鸡西从“百年煤城”变身“中国石墨之都”,刺五加产业成富民新引擎,这正是党建引领振兴的生动写照。节目里的党员们扎根边疆、接续奋斗,传承着我们当年的信念。虽已退休,但初心未改,看到家乡和边疆越来越好,我由衷自豪,这就是“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力量!

双鸭山市岭东区西山街道科员 满思凡:

《潮涌边疆》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勾勒出北疆大地的蓬勃生机,更让我对“边疆发展”与“党建引领”有了全新认知。它没有刻意渲染宏大,却用一个个真实故事,让边疆的蜕变变得可感可触。这些红色基因与新时代的守边故事让“忠诚筑边疆”从口号变成了代代相传的行动。这些细节让我感受到“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从来不是一句标语,而是刻在边疆人骨子里的信仰,是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更激励着我们新一代的边疆人要始终保持向上的活力与坚定的方向。

伊春市伊美区档案馆科员 丁鑫: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年轻干部,《潮涌边疆》在发布预告时就吸引了我的注意。观看完整节目后,我深切感受到黑龙江省辽阔边境线上,每一座代表城市都展现着独特的地域风情与蓬勃活力。节目中,党建引领下的边疆发展图景令人振奋,党旗不仅在边境一线高高飘扬,更在边境人民心中迎风招展,成为希望的象征与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盼。透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我更加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家乡必将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

七台河市煤管局监控中心高级工程师 宋佳男:

《潮涌边疆》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启示是“团结”与“引领”。从“红石榴”党建品牌激活民族凝聚力,到中俄边境线上守望相助的务实情谊,再到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生动实践,每一个片段都在印证:党建的“引领力”是边疆发展的定盘星,各族人民的“团结力”是边疆繁荣的动力源。正是这股“向心力”的具象化表达,诠释着边疆儿女与党中央同心同向、共护家园的坚定信念。

鹤岗市南山区铁东社区党委副书记 张云晴:

节目的创新表达方式将边疆生活鲜活呈现在观众眼前,穿插的民谣、非遗技艺等元素,不仅增添了乡土气息,更构建起边疆群众共有的文化家园与情感纽带。六千里边境线上的发展变迁,从非遗传承到科技兴农,每一幕都在诉说着新时代边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边疆干部的坚守深深感染了我,我将以这份担当为指引,扎根社区、服务群众,践行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黑河市爱辉区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部主任 张艺馨:

观看《潮涌边疆》中关于新生鄂伦春族马队的报道,我内心充满敬意与感动。鄂伦春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如今,这支由党员干部和民族同胞共同组成的马队,将民族传统与现代戍边使命完美结合。他们策马巡行在兴安岭的边境线上,马蹄声不仅是守护家园的坚定足音,更是民族团结、共筑边防的生动实践。新时代的边疆党建,就是要这样扎根于沃土,尊重并激活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爱国守边精神,让古老的民族传统在守土固边的伟大事业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绥化市兰西县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办公室负责人 谢林开:

《潮涌边疆》的镜头真实记录了龙江边疆地区党员干部们扎根基层的奋斗身影,他们不畏艰苦,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他们如同挺立在黑土地上的白桦林,将个人理想融入边疆发展的宏伟蓝图,在产业振兴、兴边富民的实践中展现先锋本色。让我深刻体会到,党的领导是边疆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边疆地区党员干部这种扎根泥土、心系家国的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践行。

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宝君:

六千里边疆潮正扬,北极首站气轩昂。省委组织部打造的《潮涌边疆》系列报道,从漠河精彩启航了,第一时间看完后让我心潮澎湃。八年前,“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党建品牌首创于漠河。看着片子里那些熟悉的身影和鲜活的党建成果,我不禁想到,这不仅是对边疆党建历程的深情回望,更像一声声号角,激励着我们要守住初心再启航。祖国北疆广大党员爱边戍边、护绿兴边,是我们持续打造边疆党建品牌的红色传承。今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念20周年,节目播出那天正是总书记视察我们北极村两周年。站在新节点,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漠河四千多名党员,一定会把鲜红的党旗举得更高,把绿水青山守护得更好,同父老乡亲们一道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用实际行动让党中央放心,让上级党组织放心,让北极漠河的百姓们更舒心、更安心!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