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悦勤生活”劳动教育研讨会跨区域共绘劳动育人新图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10:09 1

摘要:10月25日,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会议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学展示正在进行。教师刘铁巍手持螺丝刀,边演示边讲解:“顺时针拧螺丝要对准螺纹,力气太大易滑丝!”台下学生目光专注,屏幕另一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00余名教师正认真记录操作要点。这并非普通劳动课,

10月25日,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会议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学展示正在进行。教师刘铁巍手持螺丝刀,边演示边讲解:“顺时针拧螺丝要对准螺纹,力气太大易滑丝!”台下学生目光专注,屏幕另一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00余名教师正认真记录操作要点。这并非普通劳动课,而是省市县(区)级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悦勤生活”研讨会的核心环节。

此次研讨会由邯郸市教育局主办,复兴区教体局、燕赵名师曹瑞杰工作室及岭南小学联合承办,打破地域与线下界限,研讨会以“线下实操+线上互动”模式,开启一场围绕“劳动育人”的头脑风暴。

现场课:

小细节里藏劳动大智慧

现场教学是研讨会的“重头戏”。邯郸市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复兴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刘铁巍的《小螺丝大学问》,以实操演示传递工具使用精髓;同属该工作室成员的经开区世纪路小学教师代笑楠,带来《酵素的酿造密码》课例,更吸引了孩子们的全部注意力,透明玻璃瓶中,果皮、红糖、水按比例混合,孩子们戴一次性手套小心翼翼地搅拌、密封,“发酵后能当清洁剂吗?”“我想用妈妈买剩的苹果皮试试!”一连串的提问,尽显劳动教育激发的“好奇心”。

课后点评环节,专家团“精准把脉”让课堂价值再升级。河北省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张超表示:“从‘为什么做酵素’到‘怎么做’,再到‘做完用在哪’,完整逻辑链让孩子不仅学会动手,更懂劳动意义。”河北省燕赵名师曹瑞杰工作室成员申红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邓秀萍名师工作室成员魏娟,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劳动素养培养目标达成度展开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

跨区域联动:

播撒劳动教育创新种子

“原来劳动课还能这么上!”会后,武安兰村小学劳动教育老师温静拿着笔记兴奋地表示,“之前总发愁劳动课难落地,现在跟着‘悦勤生活’理念,结合武安地方特色设计课程,定能让劳动教育扎根生活,滋养学生成长。”

正如邯郸市教育局教师处科长崔建国所言:“这场研讨会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从燕赵名师工作室授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到徐爱新教授用案例拆解“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再到跨区域师生实时互动,“悦勤生活”的探讨早已超越会议本身,它像一颗“创新种子”,深植于邯郸校园,也播撒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未来,或许兵团孩子会用剪纸装饰劳动成果,邯郸学生能在责任田复刻“春种秋收”的兵团研学模式,在更多孩子的动手实践里,长出劳动育人的新模样。

经验分享:地域特色点亮劳动教育

若说现场课是“实操示范”,经验分享环节则是“创意碰撞”。5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带来的“特色方案”,为劳动教育贴上“地域标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邓秀萍,以《融合新疆地域文化,打造兵团劳动教育新生态》分享三代兵团人的劳动记忆——孩子们跟着老军垦学用坎土墁翻地,在校园“生态农场”播南瓜籽,“让劳动课沾戈壁尘土香、藏屯垦戍边故事,孩子才懂劳动分量”。

邯郸市成语文创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玉丽,围绕《以成语为媒,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介绍借邯郸成语文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的探索;邯郸市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张邯英以《让劳动成为成长的底色》,分享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的做法;复兴区小学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孙珊珊通过《匠心育劳,逐梦前行》,展现区域劳动教育品牌成果;河北省燕赵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曹瑞杰则以《工作室的独家记忆手册》,回顾建设历程与经验沉淀,各位主持人提供可复制的 “劳动教育方案”。

岭南小学的 “五维劳动模式” 同样亮眼。校长何金花以《构建“五维”新范式,劳动育人结硕果》为题,介绍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路径,为基层学校提供可借鉴范例。

曹瑞杰 刘铁巍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