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1日,“海燕”完成了1.4万公里的测试飞行。然而,这并非这款巡航导弹的飞行极限。由核动力装置提供动力的这款导弹,展现出强大的规避防空反导系统的能力。
9M730 Burevestnik,是核动力巡航导弹,北约报告名称:SSC-X-9 Skyfal。据悉,导弹长约12米,助推器分离后弹长约9米。
10月21日,“海燕”完成了1.4万公里的测试飞行。然而,这并非这款巡航导弹的飞行极限。由核动力装置提供动力的这款导弹,展现出强大的规避防空反导系统的能力。
在俄乌战争未结束的背景下,俄罗斯测试“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与其面临外部军事压力以及自身的战略需求有关,寻求以非对称的核打击手段,突破北美反导防空网络的拦截,来取得对美国的军力平衡和优势。
北美防空反导体系,主要用来应对和拦截弹道导弹,对于超低空飞行且拥有隐身能力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探测、锁定和拦截,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增大了“海燕”在战时的突防能力,让其成为俄罗斯军队手中的一张远程打击的“王牌”武器,颠覆传统威慑模式,寻求以非对称的手段,做到对北美大陆高价值地面目标出其不意的打击。
“海燕”堪称“革命性”的巡航导弹,采用核动力冲压发动机,空气从进气道进入后流经核反应堆被加热,形成高温高压气流从喷口喷出产生推力,从而实现“无限航程”与“超长留空”。
俄罗斯在进行发射测试后,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在向普京总统汇报时称,在大约15小时内飞行了1.4万公里,平均速度约933公里/小时。
但理论上“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飞行时间可达数天至数十天,形成“空中永动机”式存在。这是其最可怕的地方,能够贴地飞行数天至数十天。
俄罗斯科研人员采用了曲线绕行渗透,放弃了传统直线快速突防方式,让“海燕”能够充分利用地球曲率与长航程的优势,从反导防御系统的缝隙间缓慢穿越。
然后,瞅准对手反导防空的漏洞,对其高价值目标发起致命的攻击。这种以“不求快但求稳”,以时间换取更高突防成功率。让对手对“海燕”极难做到有效探测、锁定、拦截和摧毁。
与核潜艇发射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轨迹较为固定相比,“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飞行时隐蔽性更强,且机动范围更广。能在冲突前预发射,飞行到特定空域持续盘旋。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同时实现指令化打击,具备在一天之内绕到地球另一端的能力。需要时通过命令,终止巡航状态,转向对目标的攻击。
俄军这款新型“大杀器”这种作战新型模式,还表现为多弹头分时段投掷,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指令,可实现分批次释放核弹头,具有比洲际弹道导弹更为灵活的机动性能和作战灵活性。
目前,“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还尚未装备俄罗斯军队,乌克兰防务网站10月27日在报道中预测,大概将于2027年开始陆续装备俄罗斯军队,它的“无限射程”,意味着在理论上可以打击世界任何地方的目标。
来源:国平视野1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