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24小时两次力挺于和伟,内娱彻底变天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0:00 1

摘要:这年头娱乐圈的瓜吃不完,但这次央视的操作直接让所有人惊呆了——54岁的于和伟,一个常年“戏红人不红”的老戏骨,居然在24小时内被央视点名两次!一次是央视文艺的微博点赞,另一次是央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这排面连顶流明星都望尘莫及。

这年头娱乐圈的瓜吃不完,但这次央视的操作直接让所有人惊呆了——54岁的于和伟,一个常年“戏红人不红”的老戏骨,居然在24小时内被央视点名两次!一次是央视文艺的微博点赞,另一次是央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这排面连顶流明星都望尘莫及。

没有热搜预热,没有粉丝打榜,于和伟主演的《沉默的荣耀》开播即爆,收视率直接破4%,创下五年红色题材最高纪录。更夸张的是,这部剧连宣传都懒得做,全靠观众自来水推荐,连续6次冲上微博热搜,全网阅读量飙到18.6亿。网友直接炸锅:“这才叫演戏!某些小鲜肉台词都念不利索,片酬倒是于和伟的10倍!”

三十年龙套熬成王,于和伟的逆袭打了谁的脸?

于和伟的演艺路,简直就是“娱乐圈逆袭剧本”的现实版。东北抚顺普通家庭出身,家里排行老八,母亲45岁才生下他。从小爱文艺,中专读音乐,后来考进上海戏剧学院,结果入学第一天行李就丢了,差点哭着想回家。毕业后被分到南京军区话剧团,本以为端上铁饭碗,谁知因为长相“不够惊艳”,整整跑了12年龙套,最穷时一场戏只有200块,连养家都难。

但人家硬是靠死磕演技熬出头。《大宅门》里打酱油,《历史的天空》演配角,直到《觉醒年代》的陈独秀让他拿下白玉兰奖,领奖时他一句“终于不用陪跑了”,台下同行全破防。这些年他从不炒作,微博长草,综艺基本不沾,却把每个角色磨成经典——《巡回检察组》的米振东、《沉默的荣耀》的吴石将军,一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台词,直接封神。

央视三大信号曝光,流量明星的好日子到头了!

央视这波操作,明摆着给内娱立规矩。第一个信号:正能量题材+硬核演技才是硬通货。现在古偶剧流水线生产“工业糖精”,同一个流量明星换身衣服演仙侠,演技全靠配音撑。于和伟在《沉默的荣耀》里连背影都是戏,央视直接夸“于无声处听惊雷”。

第二个信号:演员的社会价值大于流量热度。某些明星天天晒包晒表,于和伟的微博却在转发英烈事迹、谈历史记忆。他说过:“演员该成为历史记忆的传递者,而不是热搜的搬运工。”这格局,直接碾压那些抢C位、炒绯闻的艺人。

第三个信号最打脸:数据泡沫该破了!投资方以前选角先问“粉丝多少”,现在变成“能过央视审查吗?”《沉默的荣耀》没买一条热搜,靠口碑逆袭,而某些号称“投资几亿”的剧,播完只剩吐槽。北电教授张颐武说得狠:“于和伟现象是观众审美的觉醒!”

内娱洗牌开始,好演员的春天终于来了

这风向变得太快——平台开始给“零营销爆款”开绿灯,制片方选角从看流量转向看演技。就连官方的“德艺双馨”评选,都三次拿于和伟当案例。观众也用脚投票,弹幕清一色“终于有部不用倍速看的剧了”。

于和伟自己倒淡定:“我就是个演员,演好角色是本分。”可这句话,恰恰打了整个流量时代的脸。当炒作套路失效,数据泡沫破裂,留下的永远是那些用角色说话的人。张艺谋早就预言观众会回归演技追求,现在看来,这一天真的到了。

结语

央视的两次点名,与其说捧于和伟,不如说给内娱划下红线:好演员的春天不怕晚,流量终会褪色,唯有实力和作品能扛住时间。那些还在抠图念数字的明星,是时候醒醒了!

来源:娱乐大师一点号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