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前210年,山东琅琊港,一支庞大的船队正整装待发。徐福站在船头,望着眼前浩荡荡的三千童男童女和满载五谷种子、百工用具的船队。这是他第二次向秦始皇请求东渡寻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
三千童男女的船队消失在海平面,留下千古谜团。
公元前210年,山东琅琊港,一支庞大的船队正整装待发。徐福站在船头,望着眼前浩荡荡的三千童男童女和满载五谷种子、百工用具的船队。这是他第二次向秦始皇请求东渡寻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
面对岸上送行的官员,徐福面色平静,心中却明白——这次出海,要么找到仙山,要么永远消失在海的另一端。
01 帝王心术:长生不老的执念
徐福东渡的故事,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这位一统天下的帝王开始追求长生不老。
方士徐福上书称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是仙人居住之地。他请求出海为秦始皇寻找不死之药。
秦始皇大为心动,批准了徐福的请求。据《史记》记载,首次东渡,徐福带领船队“入海求仙人”。然而数年后,徐福空手而归。
面对秦始皇的质问,徐福解释称自己确实见到了神仙,但神仙嫌礼物太薄,需要带上童男童女及各类工匠作为献礼,才能求得仙药。
此时的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已近乎痴迷,他不仅没有怀疑,反而加派了更多人手和物资。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率领船队出海,这一次的规模远超以往。
02 浩荡东渡:三千童男女的结局
第二次东渡,徐福率领着三千童男女,并带上了“五谷种种”和“百工”。这支队伍实际上构成了一個完整的移民团体,具备在海外建立新聚落的所有条件。
关于这三千童男女的结局,历史上留下了诸多谜团。《史记》仅以“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八个字概括了徐福的下落。
有学者推测,漫长的海上航行充满危险,部分童男女可能在途中丧生。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则跟随徐福在海外定居,再也不曾返回中原。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海漫漫》中想象了这些童男女的命运:“童男女舟中老”,生动描绘了他们在船上度过青春的场景。
这些跟隨徐福的童男女,不仅是求仙的祭品,更是徐福海外建国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东渡何方:日本还是他处?
关于徐福最终到达的地点,历来争议不断。多数史料指向日本。五代时期僧人义楚在《义楚六帖》中明确记载:“日本国亦名倭国,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也。”
值得注意的是,义楚的信息来自日本僧人宽辅,这是日本方面关于徐福传说的重要记载。
在日本早期的史籍中,也有类似记录。日本江户时代的汉学家岩垣松苗在《日本国史略》中记载:“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
至今,日本本土保留着大量与徐福相关的遗迹。根据学者统计,日本各地与徐福姓名联系在一起的墓、祠、碑、宫、庙、神庄等遗址有50余处,登陆点20余处,传说故事30余个。
和歌山县新宫市的徐福公园内,至今立着徐福墓,还有1071字的墓碑。这些遗迹虽然不能完全作为徐福到达日本的历史铁证,但至少反映了徐福传说在日本的深远影响。
04 文明传播:徐福对日本的影响
徐福东渡的时期,恰逢日本从绳纹时代向弥生时代的过渡期。他带去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徐福被尊为“司农耕神”,传播了稻作文化。日本佐贺平原的居民至今仍把徐福作为水稻之神供奉于金立神社。
徐福也是日本人口中的“医药之神”。他带去的医疗知识和草药栽培技术,为日本医药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宫市种植着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天台乌药,佐贺市则建立了金立药用植物园。
此外,徐福还被视为“文字之神”。有日本学者提出“日本之学始于徐福”的论断。徐福将汉字传入日本,为日本民族文字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徐福东渡还传播了纺织技术。他教当地人植桑、养蚕、织绸,开发出名为“黄八丈”的丝织品。富士吉田市的居民将徐福当作“机神”(纺织之神)祭祀。
05 历史迷雾:传说与现实的交织
徐福东渡的历史真相,早已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中。从《史记》开始,徐福的故事就在不断演变和丰富。
有学者指出,汉唐时期徐福东渡的故事乃 “层累造成” ——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有新的细节被附加到原有故事上。
徐福的形象也经历了从方士到神仙的转变。唐代传说中,徐福已然得道成仙,能够乘白虎车接引他人升天。
徐福东渡的动机也引发后人诸多猜测。一方面,他可能是为了逃避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对方士构成威胁。另一方面,东渡也可能是一次有计划的海外殖民,利用秦始皇追求长生的心理,获取资源进行海外开拓。
无论真相如何,徐福东渡的故事已经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象征。作为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徐福的航行比哥伦布和麦哲伦早了1700多年。
今天,在日本佐贺县的金立神社,每五十年举行一次盛大的“徐福大祭”。
当地民众身着平安时代服饰,重现徐福登陆的场景。而在中国江苏赣榆的徐福村,人们也在不断追寻着这位传奇方士的足迹。
徐福是否真的到了日本?或许答案已经不那么重要。徐福东渡的传说,已经成为连接中日两国文化的桥梁,也是人类探索精神的象征。
#上头条 聊热点#
来源:捕鱼的劳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