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的外孙作为家里的长子长孙,平常曾祖母祖父母叔伯祖父母祖姑母姑母及父母这些长辈万般疼爱,可谓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他没有跟同龄人相处交流的经验,更别说“打架”了。这样在“暴力”袭击时,束手无策。跟刘姥姥进大观园有一拼,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一切都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这
交流冲突与成长
邓连朝
“马毛毛,让他小表叔扇了两巴掌,他懵了……”今天一大早,女儿给我们打来视频电话,这样说道。
我的外孙作为家里的长子长孙,平常曾祖母祖父母叔伯祖父母祖姑母姑母及父母这些长辈万般疼爱,可谓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他没有跟同龄人相处交流的经验,更别说“打架”了。这样在“暴力”袭击时,束手无策。跟刘姥姥进大观园有一拼,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一切都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这种温室里的花朵,对健康成长而言是不利的。
为此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小伙伴们一起玩,那怕他们打架也不必害怕,合理疏导管控即可。孩子和同伴相处能收获独特的快乐,也能在互动中学会分享、合作等社交能力。当然和成人(比如父母、老师)的高质量陪伴同样重要,能给孩子安全感和认知启蒙,而独自玩耍时,孩子也能培养专注力和想象力。比如孩子自己搭积木,既能享受创造的快乐,也在锻炼空间思维。
小孩子这样,国家和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生存,原始人结成原始人群,其后按着血缘关系结成氏族公社部落乃至部落联盟。而不同地域乃至不同国家的人们,也在交流冲突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交流与冲突,是人类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间互动的永恒主题,亦是推动文明持续进步的核心动力。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商品互通与文化交融,到近代工业革命后技术传播中的理念碰撞,再到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贸协商与规则共建,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不同群体在交流中的互鉴与冲突中的调适。
交流为进步提供“养分”。当东方的丝绸、瓷器与西方的香料、玻璃在贸易通道中相遇,不仅实现了物质交换,更催生了艺术风格的融合与生活方式的革新;当不同国家的学者围绕科学难题展开对话,知识的边界得以突破,从经典力学的传播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协作,交流让智慧产生倍增效应。
冲突则为发展指明“方向”。文化认知的差异可能引发观念冲突,但正是这种冲突促使人们反思自身局限,推动文化包容性的提升;利益分配的分歧可能导致合作摩擦,但通过谈判与妥协,往往能构建更公平的规则体系,如国际贸易组织的成立,便是在化解各国利益冲突中形成的全球治理成果。
历史已然证明,拒绝交流则会陷入封闭僵化,回避冲突则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唯有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交流,以理性的态度应对冲突,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才能在相互理解中凝聚共识,在解决问题中共同成长,最终推动人类文明向着更繁荣、更包容的方向持续迈进。
来源:邓氏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