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之境 天工清供——文房雅玩集珍丨中国嘉德2025秋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08:22 1

摘要:中国嘉德2025秋季拍卖会「澄怀——金石文房雅玩」专场精心萃集 「葛仁旧藏」、「几暇怡情」 与 「文人之选」三大雅逸篇章,由文房珍玩至自然奇观,勾勒出一幅传统文士精神画卷。

中国嘉德2025秋季拍卖会「澄怀——金石文房雅玩」专场精心萃集 「葛仁旧藏」、「几暇怡情」 与 「文人之选」三大雅逸篇章,由文房珍玩至自然奇观,勾勒出一幅传统文士精神画卷。

「葛仁旧藏」 篇章,是一位建筑大师与东方美学的惺惺相惜。葛仁(Emannuel Gran),上海外滩天际线的勾勒者,其旧藏之珍,如明白玉兽耳杯之温润灵巧,清乾隆“独立朝刚”白玉扳指之精微铭刻,不仅是匠心独运的绝艺之作,更是近代中西文明对话的无声见证,承载着一段海上传奇的光影记忆。

「几暇怡情」 篇章,则深入明清文人的精神内核。案头之上,明宣德青花螭钮瓷印章凝聚着官窑的严谨与灵动,清乾隆御题诗山水墨则将皇家诗书画意浓缩于方寸之间;而紫檀弦纹笔筒的沉静素雅,彩漆云蝠笔的华美吉庆,无一不在诉说着“格物致知”的哲学与“斋中独享”的幽趣。

「文人之选」则以古代赏石艺术延展至天地自然。“云台飞瀑”灵璧立峰的雄浑磅礴,“片云”万千气象,皆是文人“卧游”天下的缩影,将宇宙乾坤纳入方尺之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审美理想。

方寸案头,可见天地山河;一器一物,皆能涵养性情。秋光澄澈,正宜澄怀观道。邀您于器物之静美中,感受岁月沉淀的智慧,触摸那份穿越时空永恒。

葛仁旧藏专题

Lot 2007

明 白玉兽耳杯

9.4×5×3.5 cm

估价:RMB 1,000-2,000

来源:

葛仁(Emannuel Gran)旧藏。

北美重要私人珍藏。

白玉为质,精雕成杯。杯身弧曲,若新月初升。一侧兽耳为柄,兽首雕琢如生,目若朗星,鬃鬣森然,耳廓宛转,与杯身浑融无间,既增雅趣,亦利持执。杯口沿下,饰以回纹,线条规整。玉质温润莹洁,局部带黄褐色沁斑,如霞映雪。兽耳之威与回纹之雅相得益彰,白玉之纯与沁斑之韵相映成趣,诚良玉良工,相映生辉,足证天工之巧、人文之妙。

葛仁(Emannuel Dimitri Gran,1894-1969),著名中国文物藏家、美国希尔顿饭店集团副总裁兼主建筑师葛仁。 1894年生於俄国,1921年起旅居上海,受聘於公和洋行(现巴马丹拿集团),参与设计上海外滩众多标志性建筑物,如上海汇丰银行大楼(1923)、横滨正金银行大楼(1924)、江海关大楼(1926)、沙逊大厦(1929)等。1932年,葛仁加入并成为新瑞和洋行(Davies, Brooke & Gran,又名建兴洋行)合伙人,设计完成麦特赫斯脱大楼(1934)、建设大楼(1935)、普希金像(1937、1947),并为“房产大王”周湘云设计周家花园(1936,现为岳阳医院门诊部)。1949年,葛仁离开中国搬至纽约,1969年逝世。在中国期间,葛仁收藏了大量古董艺术品。

Lot 2008

清乾隆 “独立朝刚”白玉扳指

D 3.2 cm;H 2.6 cm

估价:RMB 8,000-12,000

来源:

葛仁(Emannuel Gran)旧藏。

北美重要私人珍藏。

白玉琢成此扳指,质凝如若莹脂,色洁如若霜雪。其形为圆筒状,中孔规整,恰合指围。扳指外壁,雕琢精妙纹饰:有梅枝斜出,疏影横斜,花瓣小巧玲珑,蕊心点点,似含暗香;又有竹叶修长,姿态飘逸,脉络清晰可辨,尽显清劲之态。更刻有“独立朝刚”四字篆书,与花木纹饰相映成趣。

Lot 2009

明 仿古兽面纹玉琮

7.2×7.2×3.5 cm

估价:RMB 8,000-12,000

来源:

葛仁(Emannuel Gran)旧藏。

北美重要私人珍藏。

此玉琮,以古玉为范而作。其形外方内圆,方者,棱线分明,周正端严;圆者,孔壁光滑,规整匀净,方与圆相契,乃“天圆地方”之象也。玉色呈褐黑杂以浅黄,斑驳陆离。琮身雕兽面纹,纹饰刻划精细。兽目圆睁,威严赫赫;兽鼻隆起;兽口微张,吐纳风云。《周礼》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此器纹饰以阴刻线为主,辅以浅浮雕,线条或直或曲,粗细相宜,于方正之体上,纹饰奇诡,载上古之秘。

Lot 2010

清乾隆 水晶福寿水盂

6.3×4.3×3.6 cm

估价:RMB 8,000-12,000

来源:

葛仁(Emannuel Gran)旧藏。

北美重要私人珍藏。

此福寿水盂以水晶为材。其质清透,莹洁若冰,光可透体。其器物之态,轮廓婉转,器身琢蝙蝠展翅,羽翼纤细入微,似振翅而飞;寿桃饱满,果纹清晰,凝露欲滴。蝙蝠与寿桃相衬,乃“福寿”之意也。器底刻有文字“乾隆御制”。整体观之,水晶之澄澈与雕刻之精工相融,纹饰生动,寓意吉祥,洵为文房雅器,可助翰墨之兴。

Lot 2011

清 紫檀弦纹笔筒

D 7.6 cm;H 12.4 cm

估价:RMB 8,000-12,000

来源:

葛仁(Emannuel Gran)旧藏。

北美重要私人珍藏。

笔筒以紫檀为料,木色深紫,纹理缜密,若流水萦回,隐现于黝黑之间,触手温润,尽显紫檀之珍异。其形圆筒,上下端沿各起弦纹一周,线条圆转流畅,如环佩相扣,增其规整之态。底设三小足,作如意云头之形,雕琢精巧,曲线柔婉,既承器身,更添敦雅之气。

Lot 2012

清早期 黄花梨竹节纹笔筒

D 18 cm;H 18.5 cm

估价:RMB 8,000-12,000

来源:

葛仁(Emannuel Gran)旧藏。

北美重要私人珍藏。

黄花梨为材,制为此筒。其木色温润,纹理绮丽,若行云流水、山峦层叠,尽显黄花梨之美。形制仿竹节,上下数节相属,节间以弦纹界隔,线条圆转,宛如竹节凸凹,栩栩如生。每节光素,木纹随形蜿蜒,浑然天成,不见雕痕,独得竹之清韵。底作圆形,与筒身相契,平稳敦实。通体观之,仿生精巧,木纹竹节相融,质朴雅致,诚贮笔之良器,可感自然之趣与匠人之慧。

Lot 2013

清 铜兽耳琮式瓶

7.1×5.1×12.3 cm

估价:RMB 8,000-12,000

来源:

葛仁(Emannuel Gran)旧藏。

北美重要私人珍藏。

铸铜为琮式瓶,仿上古玉琮之形,方柱体貌,上下敛收,中腹敦实。瓶身遍饰琮纹,层层叠叠,棱线劲挺,若武士列阵,森然有序。两侧设兽首耳,兽目圆睁,吻部微张,鬃毛毕现。铜色历岁,呈沉穆古铜之泽。底有款识,字迹虽经沧桑,仍可辨规制,刻曰“大明宣德年制”,足证工艺传承。其形制取法古制,纹饰繁简得宜,铜质厚重与铸工精巧相融,诚清代铜器摹古之佳例,可窥当时文人士子追慕古意之风尚。

Lot 2014

清早期 铜漆金吕洞宾像

H 18.5 cm

估价:RMB 8,000-12,000

来源:

葛仁(Emannuel Gran)旧藏。

北美重要私人珍藏。

像身通体鎏金,金箔虽剥,残处愈显古意,犹见昔时华美。洞宾头戴巾帻,巾施蓝彩,色黯而工巧可辨。面态温润,双目微阖,若有所思,唇线轻抿,神情悠然。身着宽袍,线条流畅,褶纹自然,如风飘动,尽显飘逸。右手隐袖,左手微抬,掌中似握物,姿态闲雅。足踏木座,木色沉郁,与铜像相衬,更添古朴。造像比例合度,神情气韵生动,漆金铜质相融,历岁神韵不减,诚清代摹仙之佳制,可窥工艺之妙与对仙真之崇仰。

几暇怡情文房清供

Lot 2140

清雍正 松花石御题诗砚

10.3×6.5×1.3 cm

估价:RMB 10,000-20,000

参阅:《品埒端歙——松花石砚特展》P119-132,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1993年。

观此松花石御题诗砚,形制规整,作长方形,线条简洁流畅,尽显端庄沉稳之态。砚体以松花石琢就,石色青绿,纹理细腻,颇具自然之趣。砚池承三瓣花朵状,池内色泽殷红,与青绿的砚身相互映衬,雅致非常。砚池周遭,刻纹为饰。砚背刻有御题诗句“以静为用,是以永年”,字迹隽秀,蕴含深邃的哲思。其下钤盖印玺,印文清晰,印文为“雍正年制”。此砚所配漆盒,漆色黝黑,盒面以戗金技法绘就山水图景,亭台楼阁隐现于山峦林木之间,人物活动于其中,景致悠然,工艺精湛。松花砚,产自长白山区的松花江流域,自清朝起便备受推崇,被尊为宫廷御砚 。其石质温润细腻,发墨如油,贮水不涸,且纹理丰富,色彩斑斓,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松花砚的制作工艺精湛,常融入皇家的审美意趣,或雕琢纹饰,或题诗钤印,既为文房佳器,亦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珍品。

Lot 2141

清 彩漆云蝠笔一对

L 33.9 cm×2

估价:RMB 10,000-20,000

有笔一双,以彩漆饰杆。笔杆修长,质坚而润。髹漆数重,复施彩绘,色泽斑斓,若虹霓映于暗夜。杆身满布云蝠纹。云纹舒卷,或如棉絮轻拢,或似波涛乍起,形态万千,流转自然。蝠纹翩跹,翼展灵动,双目圆睁,憨态可掬,与云纹交缠,仿若翔于云间,意趣盎然。彩绘之法,精描细绘,云之层次,蝠之肌理,皆清晰可辨,色彩交融处,过渡柔和,无丝毫滞涩。笔头蓄毫饱满,呈锥形,毫毛挺秀,色泽淡黄,望之柔韧有力,触之顺滑如丝,料是精选兽毫所制。笔之帽与杆,严丝合缝,套之稳固,拔之爽利。双笔并置,形制相类,纹饰无殊,如孪生之璧,相映成趣。观其彩漆之华美,云蝠之精妙,毫颖之精良,知为文房佳器,堪供挥洒,亦足赏玩。

Lot 2142

清乾隆 掐丝珐琅太狮少狮摆件

24.5×18.5×18 cm;3.55kg

估价:RMB 10,000-20,000

乾隆掐丝珐琅太狮少狮摆件,精铜为胎,观其形制,太狮雄踞,体态壮硕,气宇轩昂。蹲坐之姿,稳若磐石,王者之态毕现。少狮依偎于侧,娇憨可爱,或仰首以望,或亲昵相偎,天伦之趣盎然。二者形态生动,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恍若有神。通体掐丝为廓,线条流畅,刚柔相济。填珐琅釉料,以蓝为主调,蓝若深海,深邃幽远。上饰金花绿叶,如繁星缀空,璀璨夺目。

太狮头部,鬃毛卷曲,掐丝细致,根根分明,立体感十足;双目圆睁,似可洞察万象;阔口大张,利齿毕现,威风凛凛。颈背掐丝作鳞状,排列整齐,质感强烈,更以金珐琅点缀,华贵有加。少狮之态,亦雕琢入微。毛发细腻,掐丝精巧,灵动之姿尽显。身饰珐琅纹,与太狮呼应,和谐统一。二者身躯起伏,肌肉线条流畅,狮之矫健雄姿,展现无遗。

Lot 2143

明 铜鎏金盘龙镇

9×9×9 cm;357.3g

估价:RMB 10,000-20,000

此铜鎏金盘龙镇,以精铜为胎,施鎏金之技,金光熠熠,贵气自生。其形塑为盘龙之态,龙身蜷曲,若环相绕,首尾呼应,灵动非常。龙首高昂,双目圆睁,目光如炬,似能洞察幽微;龙须飞扬,若在风中飘动,尽显飘逸之姿;龙角峥嵘,线条刚劲,彰显威严之势。龙嘴微张,似欲吐纳风云,又若低吟浅啸,神态栩栩如生。龙身蜿蜒,鳞片细密,层层叠叠,雕琢入微,质感毕现。龙鳍如翼,舒张有度,增添灵动之韵。四肢修长矫健,利爪遒劲,仿若可踏破虚空,威势赫赫。下承木质底座,底座以镂刻之法,成云纹之形,云纹翻卷,如波涛涌动,上承巨龙踏云,云边飞卷,与盘龙之姿相衬,意境深邃。

Lot 2144

清 祁阳石望子成龙座屏

33.7×19.5×51.3 cm

估价:RMB 10,000-20,000

祁阳石望子成龙座屏,石质温润细腻。屏体方正,嵌于良木座架。座架选料精良,纹理朗然,色泽沉穆,与石之雅韵相映成趣。屏面雕镂工巧,上则祥云缭绕,或卷或舒,如浪涌絮飘,层次森然,动感自生。云间一龙首昂然,威仪赫赫,龙身隐现云中。右侧嘉木挺秀,枝干遒劲,叶叶分明,生机勃发。树下三人,情态各异:一长者宽袍博带,面容慈蔼,似在训诲;一童子凝神聆听,恭谨有加;另一人或执卷伫立,或侧耳以闻,文趣盎然,天伦融融,寓望子成龙之意,寄殷切期盼之情。屏下隐约栏栅,若庭院之景,更添生趣。通屏纹饰布局精妙,刻工入微,石之天然色泽与雕纹相映,祥云、神龙、嘉木、人物浑然一体,兼具艺韵与吉祥之寓。

Lot 2145

清早期 紫檀整挖起线三足筒

D 14 cm;H 14.3 cm

估价:RMB 30,000-50,000

紫檀整挖起线三足筒形笔筒,采紫檀之良材,以整挖之法成器。其形若筒,高挺耸峙,口沿底足皆作起线,圆转流畅,如环佩绕身,雅韵自生。筒身色沉古穆,纹理隐现,天然成趣。触之温润,质密而重,尽显良材之美。口沿规整,与身浑然,无拼接痕,足见工之精湛。底设三足,简而能稳,承托筒身,置案不倾。足与身接,过渡自然,宛若天工。筒内中空,打磨至细,绝无糙砺,制者用心之至,可见一斑。

Lot 2146

清晚期 陆润庠款秋水楠木匾

97.5×35 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以优质楠木为材,质地坚实,纹理细腻。匾作长方形,形制规整,边框虽不施繁饰,却于简约中见古朴之态。匾之正面,髹以深色漆,岁月流转,漆面有斑驳之迹,更显古意盎然。其上书“秋水”二字,字体苍劲有力,笔画舒展自如,如秋水般灵动飘逸,又含沉静致远之韵。旁侧题款“甲寅岁春三月初吉,七十四叟吴门陆润庠书”,款下钤两方印章“陆润庠印”、“太傅衔太保”,印文清晰,朱红艳丽,为整匾增添了几分雅致。匾之背面,未施漆饰,南木之天然纹理清晰可见,或直或曲,如溪流,似古藤,天然成趣。

Lot 2147

清乾隆 御题诗山水墨

D 14.1 cm;H 1.8 cm;391.2g

估价:RMB 80,000-100,000

此清乾隆御题诗山水墨,作圆饼状,墨质坚莹,色黑如漆。正面精雕山水,层峦叠嶂,或嵯峨入云,或逶迤起伏,皴法细腻,山石质感毕现;山间林木葱茏,枝柯舒展,形态各异;亭台楼阁隐于林泉,若有雅士栖居;飞瀑如练,自巅而下,流水潺潺,似闻其声。人物点缀,或临溪徐行,或倚亭观瀑,悠然自得,一派清幽之境。墨背中央,金漆题御诗一首,其辞曰:“御题关槐山水:松下敞书寮,策筇人过桥。无僮若为候,有鹤似相招。春籁风前落,泉绅云外飘。仙台阿那畔,来往会王乔。”诗侧落款“臣关槐敬书”并钤印,愈显庄重。御诗下侧,浮雕双龙戏珠,侧雕游龙二条,上雕飞龙在天,龙姿矫健,鳞甲分明,龙须飞扬,绕珠翻腾,气势磅礴,皇家威严尽显。墨侧镌“乾隆三十年造”,点明年代,笔意古朴苍劲。原配一匣,盖内墨书“玉纲斋藏乾隆三十年彭制御题关槐山水大圆墨一笏,癸巳年初春马叔雍记”,钤“马穆之”印。此墨纹饰精美,御诗珍贵,集诗书画雕于一体,工艺精湛,韵致高雅,既为文房实用之珍,亦属艺苑难得之品,足显乾隆制墨之高超与皇家风范。马叔雍,生卒不详,擅金石传拓,尤长于拓墨,曾为叶恭绰拓制《四家藏墨图录》。玉纲斋为其在北京琉璃厂内的斋号。

Lot 2148

明宣德 青花螭钮瓷印章

3.2×3.2×2.7 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来源:

1.汪启淑旧藏。

2.正宗得三郎旧藏。

3.大阪古董商秦峰男旧藏。

著录:

1.《讱葊集古印存》(卷三),汪启淑(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辑,第17页。

2.《讱庵集古印存》,汪启淑(清)辑,徐敦德释文,西泠印社,1999年,第24页。

3 .《西泠印社印谱藏珍——讱葊集古印存》,汪启淑(清)辑,西泠印社,2020年,第50页。

其形方正,规度严整。瓷质细腻,釉色莹润,白如霜雪,匀净而有光泽,抚之若触温玉,滑不留手。印钮塑为螭形,栩栩如生。螭身蜷曲,身姿矫健,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双目炯炯,似含灵韵;双耳巧立,若闻微声。其毛发丝丝分明,细腻入微,于飘逸间见灵动之态。青花施于螭身,色呈幽蓝,浓淡相宜,或聚或散,仿若墨韵在瓷上洇染,尽显宣窑青花之妙,既彰螭之威严,又添典雅之致。

印侧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款识,字迹工整隽秀,青花发色沉稳,与瓷身白釉相互映衬,更显古朴庄重。印面刻以篆文“赏云外”,线条婉转流畅,布局疏密得宜,刀法精湛,笔画粗细变化自然,于方寸之间,展乾坤万象,蕴含无穷韵味。

Lot 2149

清早期 “宣德年制”铜马槽炉

11.8×7.3×6.3 cm;987.2g

估价:RMB 190,000-290,000

此炉作长方形,线条明快,四角方整。口沿平厚,腹呈斜直,方正饱满,四壁垂立,线条挺劲,素面无纹。唯以简素之形、精纯之铜,尽显器物质感,诚所谓“大道至简”。炉侧双耳,亦作长方形,与炉身直线相映,比例匀称,线条流畅。底承四足,短而外撇。底铸“宣德年制”篆书款,笔画匀整,镌刻清晰。

Lot 2150

清 英石山子

H 28.5 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观此英石立峰山子,其形挺拔峻峭,若奇峰卓立,直插霄汉,雄奇之势毕现。石身巍峨,上丰下敛,有腾跃之态,令人观之震撼。细观其纹,褶皱嶙峋,沟壑纵横。石表纹理万千,如斧劈刀削,刚劲凌厉。石身多孔,孔洞相连,透漏之美毕呈,清风可穿,光影可入,于虚实之间,营造空灵深邃之境。此山子下配木座,可横可立,皆成景致。

Lot 2151

明 水晶山形笔架

22.5×7.5×13 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此笔架以澄明水晶为材,质清透,莹润有光,若蕴天地灵气。其形制巧琢为山峦,数峰并立,高低错落,层叠分明。峰体或锐挺如刺苍穹,或平缓圆润而显温润。峰间偶有空洞,宛若天成。底刻水波纹,似海中仙山,与晶莹山体相映,空灵飘渺。下承木座,稳托晶峦。另配木盒贮之,盒身质朴,题签“水晶硯山一”,数字寥寥,点明器物。此器晶莹剔透,光影交错间,折射五彩光晕,山峦之姿隐现,美不胜收。

文人之选——古代赏石艺术

Lot 2219

明末清初 戈壁石立峰

10×6.5×16 cm

估价:RMB 1,000-2,000

此石得于戈壁,巍然矗立,状若奇峰。其色褐黄相间,如秋山披锦,似古铜浸色,质朴厚重。石表纹理奇幻,凹凸起伏,宛若鬼斧神工所琢。观其形,上则巉岩错落,怪石嶙峋,或如危崖欲坠,或似孤峰独峙,棱角分明,锋芒毕露,尽显阳刚;中则石面稍缓,然沟壑纵横,纹理若流水蚀刻,蜿蜒曲折,似有溪涧潜流;下渐宽博,承以木座。座雕盘根错节,虬枝与石之粗犷相得益彰,四足圆润,稳托石峰,使整器奇崛而不失稳重。

Lot 2228

清早期 “瑞云”始北山人铭灵璧石山子

H 21 cm

估价:RMB 60,000-80,000

此灵璧石山子,石色墨黑,若玄玉凝辉,质坚而润,叩之清音泠然,如佩玉相击,余韵悠悠。其形制奇古,宛若云岫孤悬。石身巉岩错落,洞窍玲珑。主峰巍峨,巅顶平阔,以光照之,似有瑞雪覆顶;旁窍环生,或大或小,若冰窦乍开,通透有致,整体观之,亦犹如瑞象伫立。石之褶皱纵横,纹理如浪卷波叠,凹凸起伏间,尽显山峦之峻拔;洞壁之侧,棱线峭立,若刀削斧凿,奇险相生。石表遍体皱纹深峻,如老松皮裂,又似冻泉凝痕;洞窍周沿,纹理萦回,若云气缭绕。更有刻铭两处,一曰“瑞云 始北山人”,笔意古拙,刻工苍劲;一曰“石以静,方寿”,款识端庄,意蕴幽远。刻铭与石之黑质相映,若墨书留迹,为山子平添文人雅趣。山子下承硬木座,木色深棕,纹理瑰丽,座体随石形雕琢,曲折宛转,若山根盘络,座足敦实。

Lot 2229

清 珍珠灵璧石砚

22×13.5×5.6 cm

估价:RMB 60,000-80,000

珍珠灵璧石乃灵璧石中上品,以肤若珍珠缀砌而名。此石砚,取灵璧珍珠石为材,石色沉黑,若墨玉凝夜,质坚而腻,抚之若触鲛绡,叩之清音幽然,诚砚中奇品。其形制随石赋形,宛若云根卧地。砚堂下挖而成,凹处平滑,可容墨锭研磨;砚面珠粒累累,大小错落,密若繁星缀空,“珍珠”一般为圆球状,小者如豆粒,大者若葡萄般大小,超大及异形者,较为少见。石表遍体珠纹层叠,如涟漪叠涌,聚集处又如水波旋回,动感十足;珠粒之侧,纹理萦回,若云丝缭绕。砚背光素处,似静水之波纹,潋滟荡漾,阴刻“墨泉”二字,旁钤方印“琅嬛僊馆”,“琅嬛”亦作“嫏嬛”,传说乃天帝藏书之地,后泛指珍藏书籍之所在,常缀以尾称,如“琅嬛阁”、“琅嬛馆”,多用于书名、字号之属。亦有元·伊士珍琅嬛记:“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张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也指仙境类如福地洞天之意,更衬此砚所表之雅境。

Lot 2230

清 “云台飞瀑”灵璧石立峰

75×40×65 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灵璧石立峰,取皖地灵璧佳石为材,石色灰褐,若古陶经霜,质坚且润,叩之音若磬鸣,清越悠长。其形制巍峨,宛若崇山孤峙。主峰峻拔,巅顶巉岩突兀;旁岫拱卫,或曲或伸,如群峦环伺。石身褶皱层叠,纹理如浪涌潮生,凹凸之间,尽显山岩之苍古;洞窍玲珑,或圆或扁,似天门半启,通透幽深。石表满布岁月雕琢之痕。细察之,皱纹深密,如老藤盘石,又似冰裂留迹;洞壁周沿,纹理萦回,若云气缠绵。更有石肌之上,隐现银线石筋,与灰褐石色交织,若霜痕覆嶂,为立峰平添荒古之趣。石之一侧,阴刻四字“云台飞瀑”。

Lot 2232

清早期 “片云”灵璧石诗文铭立峰

H 45.5 cm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此灵璧石诗文铭立峰,卓荦不群,尽显灵璧名石之妙韵。观其形制,若奇峰拔地而起,峻峭不凡。石身巍峨耸峙,上有主峰傲立,旁有次峰拱卫,高低错落,顾盼生姿,尽显山川之雄浑气势。其体态曲折多变,线条刚柔相济。石表褶皱嶙峋,沟壑纵横,纹理变化万千,如苍龙腾渊,若云气缭绕。孔洞密布,大小不一,相互贯通,清风穿隙而过,发出细微声响,如丝竹之音,缥缈空灵;光影穿梭其间,明暗交错,虚实相生,营造出幽远深邃的意境,令人遐思无限。尤为精妙者,乃石身之诗文铭刻,文为“昌开四面,色润声清,娲皇补天,遗此片云”。诗文内容或咏叹山川之美,或寄寓文人之志。其下所承木质底座,精雕细琢而成。边缘处饰以如意云头纹等传统纹样。底座之沉稳厚重,与灵璧石之奇秀灵动,相辅相成。

Lot 2233

清 阮元款英石山子

H 28.8 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此阮元款英石山子,英石为材,质坚而润,色呈青灰,古意盎然。石之形制,奇崛多姿,宛若天然山峦之缩影。石身纹理,乃其最精妙处。褶皱层叠,如波似浪,或疏或密,或深或浅,皆岁月自然雕琢而成。石表孔洞错落,大小不一,或如天窗窥云,或似幽穴通冥,相互贯通,虚实相生,尽显“透”之妙趣。石之峰峦,高低错落,或突兀耸立,如剑指苍穹;或平缓舒展,若丘壑绵延,于方寸之间,营造出山川丘壑之雄浑意境。石上有镌刻之迹,“静者石,安者立,知静安,得所止。阮元。”石下承以底座,造型简约,与英石之自然野趣相得益彰,稳稳托住石身,使整座山子更显端庄稳重。观此英石山子,石之形、纹、孔、款,无一不精,乃如揽山川入怀,可赏可品。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仪征人。清中期仕宦、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阮元倡朴学,曾延揽学者编纂刊印,主编《经籍籑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于算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诸方面亦多建树,史称其“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是乾嘉学派晚期代表人物,亦为扬州学派之柱石。

Lot 2236

清 太湖石立峰

H 177 cm

估价:RMB 100,000-200,000

展览:“石丑而文:古代赏石艺术特展”,杭州西湖博物馆,2024年1月8日至4月8日。

此石采自太湖之滨,负天地造化之奇,成立峰之态。其形磊落,欲冲霄汉;又似灵岫出云,缥缈无定。石表苍古,色呈灰褐,间有白垩斑驳,如霜雪凝于巅崖,又如云岚积于岫壑。周身孔窍环生,大小错落,深浅不一。或如圆瓮半掩,或若月轮初缺,或似窦穴幽幽,或类天窗朗朗。孔窍之间,石脊宛转,棱线起伏,若波痕遗于沧溟,又若折戟沉于沙碛,鬼斧神工,非人力可及。观其正面,一孔巨者居中,旁生数窍,勾连交通,若洞穴之幽深,可通幽冥;转至侧面,窍若繁星散布,疏密有致,日光穿射,明暗交错,恍若星河垂落石上。石之巅,棱角峻厉,似经雷劈斧削;石之麓,浑朴敦实,如承千钧之力。此石曾经陈设在杭州西湖博物馆举办的“石丑而文:古代赏石艺术特展”展厅进口处,其石遍身窍孔,四面可观,气度不凡,让人联想到白居易咏赞太湖石的名句:“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

Lot 2237

清乾隆 “蜗寄居士清玩”款瓷砚山

16×9×7.7 cm

估价:RMB 40,000-60,000

此砚山以瓷仿石,工艺精妙。瓷胎坚致,色作墨黑,间杂银灰、茶叶末色斑纹,摹天然山石肌理,浑然若真。山形错落,峰峦起伏:或峰巅峭拔如剑,棱线锐利,似欲刺破云汉;或岩岫低回,沟壑幽深,纹理褶皱自然,若风雨剥蚀而成。石面遍布细孔凹凸,或疏或密,或深或浅,细观之,烟岚缠绕,野趣天然。砚山底部镌“蜗寄居士清玩”款,字体古雅,笔画劲挺。承紫檀木座,座雕卷草纹,婉转灵动,与瓷山苍古相映,更添雅致。整器融瓷之工巧与石之天趣,外黑刚毅,内白雅致,唐英之器,果然匠心独运,诚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此种以瓷仿石质研山的作法,属于清代新兴的瓷器品种──雕瓷(或称为瓷塑)。这是刻意摹仿金、石、木等器物的质地、色泽和形制之特种瓷器。雕瓷虽可以远溯到西晋时期,但直至清乾隆年间的景德镇才开始大盛,工匠技艺也更为精进。乾隆时期的朱琰在《陶说》中记述当时景德镇各种雕瓷工艺品:‘……戗金、镂银、琢玉、髹漆、螺钿、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近代一技之工,如陆子刚治玉……杨埙倭漆,今皆聚于陶之一工。’雕瓷因需完全摹仿各类工艺品或自然物,艺匠往往透过如圆雕、捏雕、镂雕或浮雕等各种技法,以力求传达神韵。北京故宫藏‘清乾隆瓷仿英石笔山’、‘清乾隆款瓷山石笔山’,虽为以瓷器仿英石的雕瓷作品,但是两件雕瓷时代相同,造型相类似,皆可作为参考、比较之别例。

此件底部“蜗寄居士清玩”楷书刻款,为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之别号,为其督陶期间的御瓷制品。唐英(1682-1756),字俊公,又字叔子,别号蜗寄居士,陶成居士等。沈阳人,满州正白旗包衣出身。能诗,工书,善画,又擅长编写戏曲,精明干练,因此深得雍正、乾隆二帝赏识与信赖,唐英督陶期间的御瓷作品雕镂精巧,赋物入神,被世人誉称为‘唐窑’,是历代瓷器中珍品。尤其是乾隆时期,烧制雕瓷(人物、神像)、象生瓷(仿花果、动物类)与各式精巧文玩(笔筒、笔架等),作为御用陈设、玩赏,更为一时风尚。

Lot 2239

清 孔雀石立峰

H 41 cm

估价:RMB 30,000-50,000

此孔雀石立峰,乃石中菁华,色若翠羽,亦若翡翠满溢,似春溪涨碧,流光溢彩,夺目而不妖。其形制巍峨,宛若青峰独耸。石身随形而就,凹凸起伏,若山峦之连绵,又似灵岫之盘踞。上部石峰耸峙,巅顶错落;中部石体稍收,却见瘤状凸起,层层叠叠,大小不一,圆润光洁;下部渐宽,与木座相契,木座雕作云峦之态,有突起乳钉装饰,起伏有致,座足敦实,将石峰稳稳承托,使整器虽玲珑却具山岳之势。细察之,瘤珠间纹理隐现,或如涟漪轻漾,或似龟纹暗生,更有部分瘤珠呈环眼之状,瞳仁宛然,如翠羽之睛,灵动异常。石之局部,色有深浅,浓绿处若老柏之荫,浅绿处似新竹之翠,层次分明,韵致天成。又有石肌之上,偶见棕褐石皮,与翠绿石色相映,若青山间古木横生,更添苍古之趣。

澄怀——金石文房雅玩

预展时间11月5-7日 公众日11月8日 嘉德客户日

拍卖时间11月11日Lot 2007-2242 11:00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B1层 A厅

中国嘉德2025秋季拍卖会预展及拍卖日程

滑动可浏览全图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厦门

———

台湾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