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华纪念中学组织高二学子踏上街头,开展“一日打工”活动。不同于普通的校园活动,这是一堂“走出教室的生涯课”,让“象牙塔”里的少年们,第一次用双手触摸真实的社会。
近日,国华纪念中学组织高二学子踏上街头,开展“一日打工”活动。不同于普通的校园活动,这是一堂“走出教室的生涯课”,让“象牙塔”里的少年们,第一次用双手触摸真实的社会。
在动员会上,老师播放二十年前的“一日打工”纪录片片段,给同学们提供经验,反复强调“安全第一”,更明确要求“靠自己找工作、赚午饭钱”。
活动当天,学生们兵分几路,步行至西海村、碧江工业区、都宁村等片区。没有“提前安排”的便利,只有一家家店铺的询问、一次次可能被拒绝的忐忑。有的小组进门刚问“需要帮手吗”,就被老板摆手拒绝,有的走了近20公里,才终于找到机会。在肠粉店围着水槽刷碗,在工厂流水线上拧螺丝,在蛋糕店帮着揉面团、摆模具,还有人在午托班当临时老师,帮银行绘制季度宣传海报……他们的“打工岗位”可谓五花八门。
日落时分,大家攥着不多的工钱回到学校,这场实践早已超越“赚一顿饭”的意义,而是真正地走进社会,体验职业。
“第一次被拒绝时,老板甚至都没让我把准备好的话说完。”回忆找工作的经历,一位同学笑着挠头,“但组长说‘再试一家’,我们就硬着头皮往下走,直到第13家,文具店老板才点头让我帮忙整理货架。”赚到18块钱后,该同学颇有感触:“原来哪怕是小事,认真做就能做好。”在工厂体验打包的同学说:“一开始觉得很简单,结果重复几十次后,胳膊都抬不起来,我才明白,爸妈说的‘赚钱不容易’是真的。”
这份成长同样牵动着家长们的心弦。有的家长原本以为是学校“安排好的工作”,得知孩子是自己暴走找工作,惊讶又欣慰:“孩子回家跟我们聊了好久,说‘原来生活有苦也有暖’,我们和孩子的心好像更近了。”有的家长感慨孩子“终于懂得每一分钱来之不易”,有的欣慰于孩子“在挫折中学会了坚持”。这种由实践催生的感悟,远比说教更具穿透力。
据了解,“一日打工”活动是国华纪念中学特色德育“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一环。高一学子通过职业访谈勾勒职场初印象,高二学子则带着这份认知走出课堂,走进真实的工作场景。这一堂扎根生活的课堂,让学生们在挫折中学会成长,在汗水中读懂生活。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馨 通讯员王超凡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