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光伏板块终于结束了持续调整,迎来止跌反弹,6月最后一周以来累计反弹幅度已达13.75%,多只个股强势涨停,光伏ETF更是涨逾14%。很多人疑惑这是不是短期情绪炒作?答案很明确:不是!这次反弹背后,是出口数据的持续改善和企业利润的实质性好转,是基本面支撑下的
近期光伏板块终于结束了持续调整,迎来止跌反弹,6月最后一周以来累计反弹幅度已达13.75%,多只个股强势涨停,光伏ETF更是涨逾14%。很多人疑惑这是不是短期情绪炒作?答案很明确:不是!这次反弹背后,是出口数据的持续改善和企业利润的实质性好转,是基本面支撑下的价值回归。今天就带大家拆解这波反弹的核心逻辑,看看光伏行业到底发生了哪些真变化。
一、出口数据亮眼:新兴市场发力,整体回暖态势明确
光伏行业作为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出口表现直接反映行业景气度。近期一系列数据显示,光伏出口不仅止跌回升,还呈现出市场多元化的新亮点,为板块反弹提供了坚实支撑。
1. 组件出口逆势增长,环比涨幅显著
作为光伏出口的核心产品,组件出口数据持续改善。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8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额达到209.5亿元,同比增长20.4%,环比更是大幅增长31.9%,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虽然1-8月累计出口额1322.1亿元同比仍下降18.0%,但从单月数据来看,6月以来出口额持续环比提升,复苏趋势十分明显。
从出口量来看,7月国内光伏组件出口量达到21.25GW,同比增长8%,全球前五大单一出口市场依次为荷兰、沙特阿拉伯、菲律宾、巴西、希腊,合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7%。值得注意的是,沙特阿拉伯作为中东地区的核心市场,2024年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量较2023年增长115%,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
2. 逆变器出口稳中有升,区域表现分化
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核心设备,出口表现同样稳健。8月逆变器出口额达到62.9亿元,同比增长2.2%,1-8月累计出口额434.0亿元,同比增长8.0%,持续保持正增长态势。
从区域分布来看,逆变器出口呈现出“新兴市场强,传统市场弱”的特点。8月对大洋洲出口同比激增245.9%,环比增长23.6%;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5.4%;而对欧洲、北美洲等传统市场出口则有所下滑,对欧洲出口26.9亿元,同比下降1.6%,对北美洲出口1.8亿元,同比下降24.1%。这种区域分化背后,是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格局的深刻变化。
3. 新兴市场全面崛起,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传统欧洲市场增长放缓的同时,新兴市场正成为光伏出口的新引擎。2025年1-6月,我国光伏组件对115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实现同比增长,其中51个国家的增长率超过100%,较2024年的33国显著提升。
具体来看,非洲市场表现尤为突出,1-6月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47.5%;大洋洲同比增长23.7%;北美洲和亚洲分别增长15%和12.2%。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光伏组件出口到全球南方国家的占比已达47%,首次与发达国家进口规模持平,标志着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巴基斯坦、巴西等新兴市场增长迅猛,2024年巴基斯坦组件进口量较2023年增长127%,巴西增长9%,成为区域市场的核心增长点。
4. 太阳能电池出口量稳价升,产业链优势凸显
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太阳能电池的出口表现同样亮眼。2025年4-7月,太阳能电池月均出口量超过9亿个,月均出口金额稳定在22亿美元以上,其中5月出口金额达到24.07亿美元,创近期新高。产量方面,1-8月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54732.1万千瓦,累计增长16.8%,充足的产能为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利润实质性改善:成本下降+结构优化,企业业绩分化回升
出口回暖的同时,光伏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在持续改善,尤其是头部企业通过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成为板块反弹的核心动力。
1. 头部企业利润大增,业绩表现亮眼
多家光伏龙头企业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利润增长态势明显。阳光电源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归母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04%,扣非后净利润增长更是达到59.76%,展现出强劲的盈利增长能力。
美畅股份的表现更为突出,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244万元,同比激增1115.20%,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实现扭亏为盈,从侧面反映出光伏产业链配套企业的盈利改善。横店东磁前三季度净利润14.52亿元,同比增长56.8%,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98%,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优质市场拓展和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2. 亏损企业持续减亏,行业底部逐步夯实
即使是此前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也呈现出明显的减亏趋势。通威股份第三季度归母净亏损3.15亿元,较第二季度23.63亿元的亏损额环比大幅收窄86.68%,公司表示,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回升,净利润等指标持续改善。
TCL中环虽然前三季度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显著收窄,第三季度归母净亏损15.34亿元,同比收窄48.82%,扣非后亏损收窄54.64%。公司通过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降低硅成本和制造成本等措施,光伏材料业务盈利水平已显著改善,截至9月末,非硅成本较年初下降超40%。
3.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产业链盈利空间修复
企业利润改善的核心原因之一是成本的有效下降。上游硅料价格经过前期调整后,目前虽仍处于相对高位,但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和技术优化,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TCL中环通过提升用料能力、推动功耗下降和产效提升等方式,持续降低制造成本,为利润改善奠定了基础。
硅料环节虽仍面临库存压力,但价格已逐步企稳回升,截至10月29日,硅铁指数收盘价格达到5619元/吨,较10月中旬的低点累计上涨超过2%,价格企稳有助于产业链盈利空间的修复。同时,企业通过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也有效提升了整体毛利率水平,爱旭股份就凭借ABC组件在海外高价值市场的热销,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大幅增长。
4. 业绩分化加剧,行业集中度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企业业绩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在头部企业盈利大增的同时,部分中小企业仍面临较大压力。罗博特科前三季度归母净亏损747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拓日新能、海泰新能等企业也出现亏损,主要受行业周期性影响和整体需求波动拖累。
这种业绩分化背后,是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在市场竞争加剧和供给侧改革推进的背景下,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和成本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而尾部低效产能则逐步被淘汰,行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三、板块反弹逻辑:基本面支撑+资金认可,区别于情绪炒作
本次光伏板块的止跌反弹,与以往单纯的情绪炒作有着本质区别,是基本面改善、政策支撑和资金认可共同作用的结果,可持续性更强。
1. 与情绪炒作的核心区别:有数据支撑的价值回归
以往光伏板块的短期反弹,往往源于政策传闻或市场情绪推动,缺乏基本面支撑,持续性较差。而本次反弹则有着坚实的数据基础:8月组件出口同比增长20.4%,头部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这些硬数据充分证明行业正在回暖,而非短期情绪推动。
从资金动向来看,10月29日光伏概念板块成交活跃,阳光电源单日成交金额达到264.1亿元,位居板块首位,胜宏科技、先导智能等企业成交金额均超过100亿元,资金的持续流入体现了市场对光伏行业基本面改善的认可。
2. 政策利好保驾护航,行业发展环境优化
政策层面的积极引导也为光伏板块反弹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期官方会议强调“反内卷”与整顿硅料产能的政策方向,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光伏价格修复的预期。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压力,推动行业良性竞争,为企业盈利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全球各国对新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光伏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新兴市场对光伏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光伏企业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出口增长提供了长期支撑。
3. 技术迭代加速,长期增长动力充足
技术创新是光伏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技术迭代加速,N型电池、大尺寸组件等高效产品占比不断提升,不仅提升了发电效率,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盈利空间。TCL中环、爱旭股份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有效对冲了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储能与光伏的协同发展也为行业增长开辟了新空间。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光储一体化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广,带动了光伏组件、逆变器等产品的需求增长,为光伏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总结:基本面回暖奠定反弹基础,行业复苏仍需关注两大关键点
光伏板块的止跌反弹,绝非偶然的情绪炒作,而是出口回暖与利润改善共同推动的价值回归。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拓展、头部企业的盈利提升、成本控制的显著成效,都为板块反弹提供了实打实的支撑,也标志着光伏行业正在逐步走出调整期,进入复苏阶段。
从长期来看,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广阔。全球“双碳”目标下,光伏能源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技术迭代将不断推动行业效率提升,光伏行业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不过,行业复苏仍需关注两大关键点:一是终端需求能否持续回暖,尤其是国内集中式项目和海外新兴市场的需求释放情况,将直接影响产业链的盈利修复节奏;二是政策落地效果,供给侧改革能否有效缓解产能过剩压力,推动行业价格体系稳定回升。
对于投资者而言,应理性看待板块反弹,重点关注具备技术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强和出口渠道畅通的头部企业,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对于行业而言,只有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优化市场结构、规范竞争秩序,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认为光伏板块的反弹行情能持续多久?哪些细分领域更具投资潜力?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看法,咱们一起交流探讨!
我是快乐的海浪,我每天会分享关于社保和其它方面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快乐的海浪一点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