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车催爆PCB!高端产能抢疯,第二波风口已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09:25 1

摘要:最近电子圈里藏着个大机会,懂行的都在悄悄布局——PCB行业彻底火了!上游设备商24小时连轴转,订单排到明年二季度;高端材料成了“硬通货”,客户拿着现金等货,多付10%溢价都愿意;下游厂商更是提前半年锁单,就怕断供耽误生产。可能有人对PCB一脸懵,其实它就是“电

最炸的点直接说:AI服务器、折叠屏、智能车集体抢高端PCB,设备订单排到明年,材料现金都难抢,这波风口比5G时还猛!

最近电子圈里藏着个大机会,懂行的都在悄悄布局——PCB行业彻底火了!上游设备商24小时连轴转,订单排到明年二季度;高端材料成了“硬通货”,客户拿着现金等货,多付10%溢价都愿意;下游厂商更是提前半年锁单,就怕断供耽误生产。可能有人对PCB一脸懵,其实它就是“电子设备的骨架+血管”,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里都离不开这块印着电路的板子,没有它,所有智能设备都是一堆废零件。

这波PCB的火爆,可不是短期炒作,而是实实在在的“第二波大风口”。上一波风口是5G带动,这一波更猛——AI、折叠屏手机、智能汽车、新能源四大赛道同时发力,需求直接翻倍,再加上高端产能紧缺、国产化加速,行业正进入“量价齐升”的黄金周期,不管是投资还是就业,都藏着不少机会。

先把核心逻辑说透:PCB行业为啥突然这么香?本质是“需求爆了、供给紧了、技术升级了”,三个因素凑到一块儿,想不火都难。

首先,四大下游赛道集体“喊缺”,需求直接炸了。不是单一领域带动,是手机、汽车、AI、新能源一起抢PCB,把产能缺口越拉越大。

AI服务器绝对是“头号功臣”,堪称“高端PCB吞噬机”。现在AI大模型训练、数据中心运算,全靠AI服务器撑着,而它对PCB的要求远超普通服务器——得用高多层板(HLC)、高密度互联板(HDI),信号传输速度要快10倍,还得稳定不卡顿。更关键的是,一台AI服务器的PCB含量,是普通服务器的5-10倍,这个增幅比4G升5G时的2-3倍夸张多了。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涨60%,光这一块就抢走了高端PCB产能的三分之一,其他行业只能排队等。而且国内自主AI芯片和集群方案陆续推出,本土供应链加速成型,深南电路、沪电股份这些企业已经进入头部AI客户供应链,订单能见度都延伸到2026年初了。

智能汽车也在“疯狂吃PCB”,用量直接翻3倍。以前传统燃油车的PCB用量很少,也就几块普通板子,但智能汽车不一样——自动驾驶模块、车载屏幕、电池管理系统、车联网设备,全得靠PCB连接。比如特斯拉Model Y,光自动驾驶模块就用了8块高端PCB,车载屏幕和电池管理系统还要再用12块。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涨35%,智能驾驶渗透率越来越高,对PCB的需求跟着疯涨,不少车企怕断供,直接提前半年锁定产能,甚至愿意接受涨价。

折叠屏手机带火“柔性PCB”,产能根本跟不上。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涨了110%,而折叠屏最核心的就是柔性PCB——得能反复弯曲10万次不损坏,生产难度比普通PCB高2倍,产能却只有普通PCB的一半。除了折叠屏,iPhone17系列出货量超预期,2026年折叠屏iPhone也要推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稳步增长,就算是非折叠机,也在往轻薄化、高配置升级,对PCB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自然水涨船高。

新能源领域再来添一把火。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池里都离不开PCB,今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涨40%,储能项目开工量翻番,这俩领域又分流了一部分PCB产能,让本来就紧张的供需关系雪上加霜。

其次,供给端严重紧缺,高端产能“一票难求”。不是PCB企业不想扩产,而是高端PCB的设备和材料都卡脖子,短期根本补不上来。

高端设备订单排到明年,有钱也拿不到货。造高端PCB得用专门的设备,比如激光钻孔机(孔径比针眼还小)、柔性电路板成型机,这些设备技术门槛高,国内能造的企业不多。某激光钻孔机企业,今年前三季度订单量是去年全年的2.3倍,车间24小时分三班倒,新订单还得排到明年4月;另一家柔性PCB成型机企业,每月产能从50台扩到80台还是不够,客户为了插队,愿意多付5%的加急费。设备到位慢,扩产自然就慢,产能缺口短期内根本填不上。

高端材料成“稀缺品”,价格持续上涨。PCB的核心原材料是覆铜板(CCL)和基板(Substrate),尤其是高端型号,现在供不应求。高端覆铜板(比如M8/M9级别)用在AI服务器上,成本比传统覆铜板高3-5倍,关键原材料供应有限,导致2025年下半年价格还要涨10-15%;BT基板因为存储芯片需求复苏和原材料短缺,产能利用率飙升,部分厂商已经涨价30%,年底前还有上涨空间。更关键的是ABF基板,长期被日本企业垄断,国内正在加速国产化,一旦突破,就能打开高端芯片供应链的通道,增长空间巨大。

还有个关键变化:行业在“优胜劣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紧缺。普通PCB(比如玩具、充电器里的)技术门槛低,国内产能早就过剩了,竞争激烈还不赚钱;但高端PCB(AI、汽车、折叠屏用的)需要高精度设备、高端材料,还得有99.9%的合格率,国内能做好的企业少,刚好碰到需求爆发,自然成了香饽饽。这也是为啥有的PCB企业没订单,有的却忙到飞起——行业正在升级,只有高端产能才能吃到这波红利。

再者,政策和国产化加持,让这波风口更稳、更远。以前高端PCB设备和材料大多靠进口,现在国家支持高端制造,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国产化进程加速。某设备企业的激光钻孔机,以前核心部件靠进口,现在已经实现国产化,成本降了20%;PCB龙头企业也在突破高端技术,深南电路的BT基板产线满负荷运行,沪电股份的AI服务器PCB订单不断,本土供应链越来越强。

而且从行业周期来看,这波风口比5G时更有韧性。5G周期时,PCB行业的净利润年均增速是24%,而这波AI驱动的周期,预计2024-27年净利润年均增速能达到42%,增长弹性更大。截至2025年10月,同花顺PCB指数今年以来已经上涨70%,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后续还有增长空间。

可能有人会问:PCB行业这么火,具体哪些环节机会最大?其实从产业链来看,核心机会集中在三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有实实在在的需求支撑。

第一个是上游高端材料和设备。材料方面,覆铜板(尤其是高速覆铜板)、BT基板、ABF基板是核心,需求紧、价格涨,相关企业直接受益;设备方面,激光钻孔机、柔性电路板成型机、高端检测设备订单爆满,企业业绩确定性强。这些环节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好,能持续吃到行业增长的红利。

第二个是高端PCB制造企业。尤其是进入AI服务器、智能汽车供应链的龙头,比如深南电路、沪电股份,已经通过客户认证,订单稳定增长;还有做柔性PCB的企业,受益于折叠屏手机爆发,产能利用率拉满。这些企业有技术、有订单,业绩增长有保障。

第三个是国产化替代相关企业。ABF基板、高端覆铜板等以前被国外垄断的领域,国内企业正在突破,一旦实现技术量产,就能抢占市场份额,成长空间巨大。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卡脖子”环节的突破机会,往往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不过也得提醒一句,投资PCB行业不是闭着眼睛买,还是有风险要注意。比如部分高端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进度可能不及预期,会影响企业产能释放;如果下游AI服务器、智能汽车出货量不及预期,需求可能会降温;还有现在PCB板块估值已经涨了不少,短期可能有震荡回调的风险。所以要选有核心技术、订单充足、估值合理的企业,别盲目追高。

除了投资,PCB行业的火爆也影响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就业。首先,数码、汽车新品可能会涨价或延期——高端PCB缺货导致生产成本上涨,部分折叠屏手机、高端智能汽车可能会小幅涨价;有些新品因为PCB供应不上,发布时间会推迟。其次,相关岗位需求暴涨,薪资也跟着提。设备调试工程师月薪涨到12000-15000元,还包住宿;PCB工艺技术员培训3个月就能上岗,月薪7000-9000元,对于想找技术岗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最后,国产替代加速,以后咱们用的电子设备,核心配件会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不用再担心被卡脖子。

其实PCB行业的这波风口,本质是科技升级的必然结果。AI要算力、汽车要智能、手机要创新、新能源要发展,都离不开更高级的PCB,而这个需求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炒作。就像5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AI和智能汽车也会开启新的时代,而PCB作为“电子工业之母”,会一直受益于这个趋势。

现在的PCB行业,就像几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处于爆发前的临界点。很多人还没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懂行的已经在布局了。这波风口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长达几年的上行周期,核心逻辑就是“需求爆增+供给紧缺+国产化”,三个因素叠加,让PCB行业成为当下最值得关注的赛道之一。

最后抛个钩子:你觉得PCB产业链里,材料、设备、制造哪个环节最有投资价值?折叠屏和AI服务器,哪个会成为PCB需求的最大推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牛市吹哨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