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4号那天,A股市场里包钢股份的动静简直像扔了颗炸弹。打开行情软件一眼就能看见,这只平时波动不算特别大的股票,早盘刚开盘就往上冲,最高摸到了2.72元,到收盘时成交额居然飙到了155亿出头。
10月14号那天,A股市场里包钢股份的动静简直像扔了颗炸弹。打开行情软件一眼就能看见,这只平时波动不算特别大的股票,早盘刚开盘就往上冲,最高摸到了2.72元,到收盘时成交额居然飙到了155亿出头。
这数字一出来,散户圈子直接炸了。股吧里全是“终于要起飞了”“赶紧上车别错过”的帖子,还有人晒出自己的持仓截图说“跟着大部队抄底”。我当时盯着盘面看了半天,心里却犯嘀咕:这么大的成交量,真的是好事吗?
先给大家捋捋这155亿成交额到底有多夸张。根据交易数据,10月14号之前,包钢股份单日成交额最高也就九十多亿,14号直接比前一天放大了近六成,甚至比10月10号到13号四天的总和还多。
更值得注意的是分时图的走势。那天早上不到10点,成交量就突破了80亿,相当于全天一半以上的资金都在早盘冲进了市场。这种“早盘猛冲”的架势,特别容易让散户觉得“主力要拉涨停了”,跟着就往里冲。
我特意去查了资金流向,结果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10月23号那天,包钢股份的主力资金净流出了3600多万,游资也跑了1600多万,反倒是散户资金净流入了5300多万。虽然14号的详细资金拆分没直接公布,但结合后续走势看,大概率也是类似的情况——主力在趁机出货,散户在接盘。
为啥会有这么多散户盯着包钢股份?我琢磨着,主要是两方面原因被大家放大了。
一方面是政策预期。10月24号工信部修订了钢铁行业的产能置换办法,明确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最低置换比例要到30%。这政策本来是为了行业提质增效,却被不少散户解读成“钢铁股要集体涨价”,包钢作为行业龙头自然成了焦点。
另一方面是市场情绪的带动。之前有传言说游资大佬陈小群加仓包钢,虽然后来看他也就投了一个多亿,根本掀不起这么大的浪,但这消息经过发酵,还是让不少人觉得“有大佬背书,肯定稳”。加上一些短视频平台有人喊“稀土钢概念要爆发”,散户很容易被这种情绪带着走。
三季报亮红灯:净利润亏了超6亿
大家追涨的时候,似乎都忘了看公司的基本面。10月底包钢股份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就亏了6.24亿,同比下滑了11倍还多;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也亏了5.16亿,同比降幅超过200% 。
我把财报里的关键数据扒出来看了看,营业总收入也在降,第三季度收入比去年同期少了18.57%,毛利率虽然还有7.88%,但净利率已经是负数了,达到-1.39%。简单说就是,公司现在是“卖得多亏得多”,根本没有支撑股价大涨的业绩基础。
更有意思的是,有个抖音视频说包钢三季报“由亏转盈”,前三季度净利润2.33亿,这明显和官方公告对不上。这种不实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也误导了不少没去看原始财报的散户。
从筹码结构能更清楚地看到散户接盘的痕迹。截至9月底,包钢股份的股东总户数有83.02万户,户均持股市值才9万块钱,户均持股数量不到4万股。这典型就是散户主导的持股结构,筹码特别分散。
我对比了去年的数据,发现股东户数一年里增加了10万多户,增幅超过14%。这意味着股价稍微有点波动,就容易出现“散户扎堆买卖”的情况。10月14号那天的天量成交,说白了就是前期的获利盘趁机卖出,把筹码转移到了追涨的散户手里。
而且从10月14号之后的走势看,包钢股价就开始震荡下跌,10月23号收盘价是2.64元,比14号的高点跌了不少。那些当天追进去的散户,大概率已经被套住了。
看了这么多数据,我想跟大家聊几句实在的。在A股市场里,“天量成交”从来都不是上涨的保证,尤其是在公司基本面没跟上的时候,这种放量更可能是“最后的疯狂”。
就像这次包钢股份的情况,明明三季报已经出现亏损,行业政策也只是长期调整信号,却因为短期成交量爆发,就让上百万人冲进去接盘。这背后其实是散户最容易犯的两个错:一是只看盘面热闹不看公司业绩,二是把政策利好简单等同于股价上涨。
最近四中全会对钢铁行业的定调很明确,就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在稳而不是涨,供给侧政策也没有超出预期的强硬措施。这种时候盲目追高周期股,本身就风险很高。
结尾互动:你会跟着成交量炒股吗?
其实不管是包钢股份还是其他股票,投资的核心从来都是看公司本身值不值这个价,而不是看有多少人在买卖。155亿的成交额背后,是上百万人的决策,这里面有贪心,有恐慌,也有盲目跟风。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曾经因为“天量成交”追过股票吗?结果怎么样了?面对政策利好和盘面异动,你是先看财报还是先跟风?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和看法,也别忘了点个关注,记得点赞收藏[比心]
来源:木子李的李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