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值稳居全球第二:新“新三样”正在上演“科技牛2.0”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09:30 1

摘要:“叮——”10月28日15:00,上交所大屏跳出最新数据:5444家、118万亿元。

“叮——”10月28日15:00,上交所大屏跳出最新数据:5444家、118万亿元。

一行简洁的数字,把历时五年的“十四五”资本市场竞赛定格在终点线:A股总市值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华尔街,且差距正以每周约1500亿元的速度收窄。

就在前一天,金融街论坛年会现场,证监会主席吴清用一句“成绩单已出,发令枪再次上膛”为“十五五”揭幕。台下闪光灯一片,直播弹幕刷屏——“注脚太硬核”“改革路线图画好了,就等资金跟跑”。

五年“三连跳”:规模、结构、分红一个都不少

1. 规模跳:上市公司总数从3900→5444,年均净增300+,相当于每周6家新公司登陆。

2. 结构跳:科技产业市值占比40.5%→49.2%,几乎“半壁江山”;金融地产则由19.7%→17.2%,让出C位。

3. 分红跳:5年累计现金分红10.4万亿元,比“十三五”多出85.7%,相当于同期再融资的3.1倍——“挣钱—分钱—再挣钱”的正循环肉眼可见。

A股不仅“块头”大了,“肌肉”也更结实。

行业“易主”:电子把银行拉下马

这是A股三十年来第一次出现“科技板块市值第一”——电子行业市值占比12.7%,把坐了十余年“铁王座”的银行(9.9%)拽下马。

背后功臣是谁?

- 半导体:中芯国际、韦尔股份、北方华创“三驾马车”市值合计2.8万亿元,5年翻3倍。

- 新能源:比亚迪+宁德时代“双雄”市值逼近2.5万亿元,把“造车”写进硬核科技标签。

- 消费电子: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果链三兄弟”市值重回万亿,MR、AI PC新需求接棒手机红利。

如果“十三五”是金融地产的“老钱时代”,“十四五”就是电子半导体的“新钱宇宙”。

退市“加速带”:5年210家,数字是“十三五”的3.3倍

“只进不出”已成过去式。

- 2021年“最严退市新规”落地,财务、市值、信披“三箭齐发”。

- 2025年已有47家公司摘牌,创单年历史新高,其中*ST类占七成。

- 投资者索赔机制同步升级,2024年至今退市公司累计赔付金额62亿元,同比增长4倍。

好公司留下,差公司让路,“流水不腐”正在A股上演。

研发投入“狂飙”:5年6.5万亿元,增幅189%

“砸钱搞研发”成了上市公司新风尚。

- 科创板继续“最强大脑”:2025H1研发强度11.2%,是全市场平均的5倍。

- 北交所“小巨人”不甘示弱:248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收比7.4%,秒杀多数主板蓝筹。

- 专利池爆棚:上市公司持有全国1/3有效发明专利,华为、中兴、京东方位列前三。

研发支出增速是GDP的3倍,“科技牛”不是喊出来的,是钱堆出来的。

新“新三样”:机器人、AI、创新药跑出加速度

旧“三样”——服装、家具、家电让位,新“新三样”接棒:

1. 机器人:埃斯顿、汇川技术、绿的谐波三巨头净利润同比+22%,国产替代率突破50%。

2. AI:科大讯飞、寒武纪、商汤“三剑客”净利润+67%,大模型落地政务、医疗、车载三大场景。

3. 创新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净利润+41%,PD-1出海欧美,License-out金额刷新纪录。

政策端同步“给足弹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容至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亏损也能上,只要“硬核+前景”。

当“算力+药力+机械臂”集体发力,中国资产故事比白酒、地产更性感。

分红+回购“双引擎”:股东回报创历史新高

- 现金分红:2025年中期分红1.7万亿元,工行、建行、中石油“三大金刚”合计派息4200亿元。

- 股份回购:5年5555亿元,较“十三五”增142%,其中2025年已执行1280亿元,隆基绿能、美的集团、伊利股份“回购王”各超50亿元。

- 股息率:沪深300最新股息率2.94%,10年期国债2.65%,A股“收息”首次跑赢无风险利率。

当“分红牛”邂逅“回购牛”,长线资金终于有底气“躺平”了。

风险“排雷”:质押占比从10%→3%

- 股权质押:高峰时市值9.8%,2025Q3仅2.9%,券商两融“安全垫”回到2014年前水平。

- 违规担保:余额较2020年下降90%,*ST大集、ST凯乐等“占款大户”被连根拔起。

- 财务造假:2024—2025年查处139起,罚没73亿元,同比翻倍,康美、泽达易盛负责人被判刑+终身市场禁入。

曾经“谈A色变”的雷区,正被逐一拆除。

十五五“路线图”:全市场都在等的三件大事

吴清在年会现场放出三大“剧透”:

1. 创业板3.0:上市标准再优化,允许无收入、未盈利但现金流为正的新兴产业企业登陆。

2. 再融资“储架发行”:一次注册、分次实施,科技企业“随用随取”,告别“一口吃成胖子”。

3. 长钱长投:企业年金、险资、公募权益投资比例拟再提5个百分点,每年或带来1.2万亿元增量。

改革不是“狼来了”,而是“狼群已就位”。

投资者“小目标”:如何分享下一波红利?

- 指数化:沪深300、科创50、北证50“三箭齐发”,费率低至0.15%,一键打包龙头。

- 定投化:大数据回测,过去5年每月首日定投沪深300,总收益48.7%,年化8.3%,跑赢多数主动权益基金。

- 全球化:互挂ETF扩容,中日、深港、沪港ETF互通增至82只,A股龙头+海外科技“双轮驱动”。

与其追涨杀跌,不如把“时间玫瑰”交给国运。

118万亿元只是起点

从“老钱”到“新钱”,从“规模”到“质量”,从“融资市”到“投资市”,A股用五年完成“三级跳”。

站在“十五五”门口,我们仿佛听到发令枪再次响起——这一次,赛道更宽、选手更强、观众更多。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来源:睿智的鄭蜀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