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中山公园的相亲角,七旬老太太排着队,手里攥着退休证和孙子照片。
老人谈恋爱,怎么就变成了新闻?
60岁以上的老太太,想找个伴儿,还得躲着子女,偷偷约饭。
这不是狗血剧,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日常。
北京中山公园的相亲角,七旬老太太排着队,手里攥着退休证和孙子照片。
她们不求财,不图房,就想晚上有人一起散步,病了有人端杯水。
可子女说:你都这把年纪了,别折腾了。
亲戚问:你图他啥?
他图你啥?
邻居笑:老太婆不安分。
没人问她们想不想。
没人问她们累不累。
数据不会撒谎。
三成八的老人想谈一场不为结婚的恋爱,四成二是女性。
可敢说出口的,不到一成。
不是她们不想要,是社会早就给她们判了死刑。
老年男再婚,街坊说“总算有个伴儿了”。
老年女再婚,背后就贴上“不正经”“败坏家风”的标签。
这不公平。
太不公平了。
上海有养老院开了“情感辅导室”,请心理师陪老人聊心事。
不是为了劝他们别动心,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你想爱,是正常的。
成都84岁李奶奶,偷偷领了证。
儿子摔了筷子,女儿拉黑她半年。
结果呢?
她每天早上给老伴煮粥,晚上两人窝在沙发上追剧,血糖比以前稳了,笑纹多了。
人不会因为年纪大,就不想被记住、被需要、被拥抱。
短视频上“银发爱情”播放量超5亿。
不是年轻人在看热闹,是无数个在暗处偷偷流泪的老母亲,在评论区打字:“我也是。
”
日本那部《迟开的向日葵》,中国人看哭了。
不是剧情多动人,是它照见了我们不敢承认的真相:爱,从不挑年龄。
法律说,老年人有婚姻自由。
可没人教孩子,怎么尊重父母的私生活。
别再拿“为你好”当道德绑架的工具了。
他们不怕孤独,怕的是被当成“多余的人”。
晚年不是生命的尾声,是另一个开始。
允许他们爱,就是允许我们自己,将来不被抛弃。
来源:善良面条W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