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趟承载着满满西瓜的货运之旅,因突发火情陷入僵局,最终在法官的温情调解下达成和解。近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货运财产损失纠纷,既保障了货主的合法权益,也为无力赔偿的司机缓解了压力。
(《内蒙古法制报》记者李亮 通讯员乌兰) 一趟承载着满满西瓜的货运之旅,因突发火情陷入僵局,最终在法官的温情调解下达成和解。近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货运财产损失纠纷,既保障了货主的合法权益,也为无力赔偿的司机缓解了压力。
2025年8月15日清晨,长途货运司机刘师傅(化名)装载完西瓜后,从出发地赶往山东省潍坊市,货物为托运人张老板(化名)所有。当日夜间,车辆行至半途时,刘师傅从后视镜发现左后方冒出浓烟,随即紧急靠边停车,此时明火已从车辆左侧向其他部位蔓延。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迅速扑灭大火,但货车损毁严重,车厢内的西瓜也全部烧毁。经消防部门认定,起火原因系刹车系统过热引燃轮胎及周围可燃物。
事故发生后,刘师傅第一时间与张老板协商赔偿事宜。张老板通过微信发送赔偿清单,明确各项损失共计21000元,涵盖摘瓜人工费、装车费、西瓜成本、草帘及架子费用等。因刘师傅背负车辆巨额贷款,暂无力支付该笔赔偿,双方协商约定宽限一个月。然而截至2025年10月,赔偿款仍未到账,双方就还款期限和金额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张老板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发现该案并非恶意推诿引发的纠纷,而是双方均面临实际困境:张老板急需赔偿款填补损失,刘师傅愿意承担责任却受经济条件所限。为避免简单判决激化矛盾,法官组织双方开展面对面调解,提出“不为争输赢,只为找解决办法”的调解思路。调解中,刘师傅诚恳道歉并出示贷款凭证、收入明细,张老板也坦陈自身经营压力,原本隔空无法传递的难处得以清晰呈现。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赔偿金额仍为21000元,适当延长还款周期;同时约定,若刘师傅有任意一期未按期足额偿还,剩余赔偿款将视为全部到期。
此次调解既彰显了司法的专业性,又传递了司法温度,成为达拉特旗人民法院践行“如我在诉”责任担当、落实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该院始终用心用情办理每一起案件,以扎实工作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让法治精神浸润民生。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