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发声悼念许绍雄,文案讯息满满,其实成龙当年一个字都没说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08:38 1

摘要:央视用一段侨批朗诵为许绍雄送行,把他的一生钉在“演员”和“传递者”的坐标上,让人一下看清他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值得被这样记住

央视用一段侨批朗诵为许绍雄送行,把他的一生钉在“演员”和“传递者”的坐标上,让人一下看清他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值得被这样记住

听到消息那刻,很多人愣住了

明明10月21日他还在电话里跟记者约着11月底碰面,语气平稳,只轻轻说一句“先把身体调一调”

谁料不过几天,病情急转直下

许绍雄于10月28日凌晨2时30分因肾癌扩散引发器官多重机能衰竭离世

走廊里的消毒水味混在夜色里,佘诗曼、林峯等赶到医院,大家站在门口,像在等一句不想听到的答案

说白了,来得太突然

央视的选择也很“简”:央视没有写长文,只转发了他生前朗读侨批的视频

配文就一句,“跟随许绍雄的讲述,感受侨批里的家国情怀”

有人问,为什么是侨批?

点开视频,静静地听几句:“巧儿吾妻,见字如面”“三江出海,一纸归乡”“浪打不息,风吹不散”

跟随他的讲述,很多人第一次在屏幕前听懂了侨批里那股牵家带国的劲

他不耍技巧,就是像跟家里人说话,字里行间是走南闯北的人把心往故土系上的那个结

换句话说,这不是煽情,这是他一辈子做过的日常

其实,身体的隐患早就悄悄埋下

2024年,他在《扫毒风暴》片场因体力不支晕倒;

到2025年6月回广州探亲,走路困难、呼吸急促,检查后确诊肾癌并发现扩散

可他没停工,10月10日还在个人社交账号分享新剧拍摄的趣事,笑点有,精神也在;

10月中旬,女儿许惠菁和他玩合拍小视频,画面里父女脸贴得很近,像在抓住一段沉甸甸的平常

到了10月27日,病危的消息传开,圈内好友纷纷赶往医院探望;

第二天凌晨,他走了

更扎心的是,我们都以为时间还够,但疾病抢先一步

消息出来后,TVB很快发布讣闻,惠英红、甄子丹、舒淇等都写下悼文,网友们把《无间道》《暗战》《射雕英雄传》里的片段一个个剪出来重看

TVB发布讣闻,惠英红、甄子丹、舒淇等发文悼念,网友用剪辑重看他的经典片段

随后,家人通过好友黎芷珊向外界致谢,希望后事低调进行

家人通过好友黎芷珊转达感谢,后事将低调进行,《绝命法官》仍在热播

屏幕上还有他,现实里已空了一位“熟脸”

说到“熟脸”,许绍雄是标准的“专业配角”

《射雕》里他是朱聪,《暗战》里他是黄启发,《无间道》里他一身小心的警察

他是典型的‘专业配角’,却把配角演成了人心里的主角

入行五十多年,上百部戏,戏份多寡不计,拿到角色就钻

有人好奇:图什么?

他曾说,让两地观众从作品里更了解彼此

说白了,演戏是工作,传情是志愿

他其实完全可以走另一条更“省力”的路

家世摆在那里:太公许应骙是晚清一品大员,还是慈禧太后认的干儿子;

叔公许崇智是黄埔军校的创始人之一;

另一个叔公许崇清当过广州教育局长;

姑婆是许广平,鲁迅就是他的“姑爷爷”

听到这串名字,多少人会下意识觉得“人脉开了挂”

他不靠家族资源,不追热搜,五十年只做一件事:把每个角色演到真诚

换句话说,他把捷径主动关上,用专业把路走长

更关键的是,他把“文化传递”当成自己的分内事

朗诵侨批、讲家族史、强调家国大义,不是拿来摆姿态,而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些真实的情感与故事

这个维度上,成龙当年那句被争论的话,就显得格外贴边

成龙那句话,放在今天看并不虚

他曾明确说过:“爱国情怀是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明星和名人影响力更大,就更该做好表率,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许绍雄没喊口号,但他一步步把这句话落地成生活

放远一点看,老一辈里这样的“表率”并不孤单

吴孟达演了一辈子小人物,在离世前留下一句“我是中国人”;

凌峰为了让台湾同胞更了解大陆,拍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到80岁还在澳门唱《吾爱吾国》,唱到动情处几次脱帽致敬

这不是煽情,这是他一辈子做过的日常

他们都在当桥梁,耐心、诚恳、不追热闹的桥梁

说到热闹,2025年的演出演艺市场“热得烫手”

数据摆在那里:国庆中秋长假期间,脱口秀、话剧等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

截至上半年,个人脱口秀专场巡演累计超千场,观众超60万,单场500人以上的脱口秀演出达650余场,同比增长超8倍;

上半年脱口秀行业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同比增长134.9%,30岁以下观众购票占比超52%

年轻人成了主力,地域化风格的脱口秀还拉动了不少地方文旅

行业的热闹,不该吞掉价值的分贝

中华文化学院的研究员孙佳山提醒,脱口秀满足年轻观众的情绪释放与社会心理调节,但从业者要自律、尊重公序良俗、树立健康价值观;

大麦Mailive的相关负责人也强调,专场巡演需要标准化服务,推动产业化升级

换句话说,越热闹的舞台,越需要清晰的价值坐标

也有能“热闹又不失分寸”的例子

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十三岁学戏,练功房里十小时起步,因训练受伤到后来从花旦转小生,硬是把声腔和身段磨了回来

她主演的《新龙门客栈》《我的大观园》,通过创新舞台形式,把一群年轻观众拉回剧院;

2025年,她拿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她的路子很简单:守住传统,打开表达

再看日本的树木希林,一生多演配角、逾百部作品;

确诊乳腺癌后仍坚持拍戏,晚期参演《小偷家族》,凭细腻的演技拿到国际提名

角色无大小,专注即价值

这些案例跟许绍雄在不同文化语境里互相呼应:做事,不做势

回到许绍雄的最后一段时间,我总忘不了那段侨批朗诵的声音

他发音不急不缓,像把情绪留到字后,让你听到的不只是故事,还有背后的责任

有人问,央视为什么用朗诵纪念?

我想,答案很朴素:那是他最像他自己的地方,也是一个公众人物最该被看到的侧面

他在台上演戏,在台下守望

说白了,镜头之外,他依旧在做一名“传递者”

这次离去也留下一点作业:我们到底怎么衡量一个演员的价值?

是热搜、戏份、片酬,还是他把观众带到哪里、把情感传到了谁心里?

行业的星光需要有人守住底色

许绍雄用自己的方式给了一个清楚的答案

他没有站在最强的灯光下,却一直把那盏小灯握得很稳

细想起来,这样的人往往不会占据话题中心,但他们的存在构成了行业的秩序和社会的温度

许绍雄走了,但他把‘绿叶’活成了清晰的坐标

面对越来越喧闹的舞台,他提醒我们:不必处处抢镜,先把该做的做好;

不必句句喊话,先把情感落地

他用五十年的脚步告诉后辈,演员的价值不靠噱头撑起,而是靠作品与担当立住

这话不新鲜,却是最难做到的

愿我们在热闹里不迷路,在掌声里不失守

来源:龙少说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