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猜咱村现在最火的地儿是哪儿?不是小卖部,是田头直播间!”老家堂哥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昨天我拿着手机在地里转了一圈,现摘的玉米棒子就预售出去两百多单!”
“你猜咱村现在最火的地儿是哪儿?不是小卖部,是田头直播间!”老家堂哥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昨天我拿着手机在地里转了一圈,现摘的玉米棒子就预售出去两百多单!”
这番对话,让我这个常年生活在城市的人惊讶不已。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堂哥的“田头直播间”竟与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三农”的部署不谋而合——农村的未来,早已不是“埋头种地”那么简单,而是要把农业、产业、服务串成一条线,让农村既留得住人,也能挣得到钱。
过去,我们印象中的农村总是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分不开。但今天,一幅全新的乡村图景正在缓缓展开。
乡村全面振兴:农村从“栖身之所”到“用武之地”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三农”部署的核心,正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这个“振兴”不是修修补补,而是从农业升级、产业延伸、服务配套三个维度,彻底把农村变成“能干事、能生活”的地方。
我堂哥的村子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五年前,村里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如今再回去,你会发现不少年轻人回来了,村里有了新气象。这一切变化,正是因为农村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场所,而成为了多元发展的大舞台。
农业升级: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地+优质卖货”
现代农业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种庄稼”那么简单了。
去年回家,我亲眼见证了老家的合作社如何使用“无人播种机”。一台小小的机器,按照预设路线精准播种,效率是人工的十几倍。更神奇的是地里的土壤传感器,它们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和养分,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手机一看便知。
“以前种地全凭经验,现在靠数据。”合作社负责人李大叔告诉我,“这一片地,用水量比去年少了30%,产量却提高了15%。”
而堂哥家的玉米,更是经历了从“论斤卖”到“论个卖”的转变。村里的电商服务站帮他们把玉米包装成“有机鲜食玉米”,通过直播和电商平台,一根玉米的价格翻了两番还不止。
“咱们的玉米不打农药,现摘现发,城里人可爱吃了!”堂哥得意地说。农产品品牌化,让普通的玉米焕发了新生机,提高了附加值,也让农民的腰包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
产业融合:从“单一农业”到“农工商旅多元共生”
更令人惊喜的是,农村的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不再是单纯的“农业”,而是“农+工+游”串起来挣钱的多元格局。
邻村的面粉厂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了专门用于烘焙的“高筋烘焙粉”,价格比普通面粉高出三倍,还供不应求。这一“农+工”模式不仅增加了产业利润,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
“以前打工要出远门,现在村里厂子效益好,工资不比城里低,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在面粉厂工作的小刘笑着说。
而我老家的古村落则走上了“农+游”的道路。那些曾经闲置的老房子被改造成“田园民宿”,每逢节假日一房难求。游客来这里不仅可以体验田园风光,还能参与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
“没想到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老房子,还能变成‘金饽饽’。”村里七十多岁的王大爷感慨道。这种模式将农村的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让农村年轻人看到了发展前景,纷纷返乡创业。
服务配套:从“基本生存”到“品质生活”
农村变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生活服务的完善——城里有的服务,农村也要有。
在医疗方面,村里的卫生室现在可以通过远程系统连线县城医院的专家。“以前有点大病就得往城里跑,现在在村里就能让县医院医生看病,太方便了!”刚做完远程咨询的张大娘满意地说。
教育方面,村里的小学不仅来了支教老师,还开通了“在线课堂”,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虽然身在农村,但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并不比城里差多少。”一位学生家长告诉我。
生活服务上,村里的“便民服务站”成了人气最旺的地方。这里不仅可以取快递、交电费,还能办理银行业务、购买车票,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所有需求。
“以前取个快递要跑到镇上,来回半天就没了。现在村里啥都有,方便得很!”村民们交口称赞。
农村新图景:能干事、能挣钱、能生活的好地方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三农”部署,实际上给农村画了个新样子:农村不是“只有种地的地方”,而是“能干事、能挣钱、能生活”的地方。
我堂哥的田头直播间,只是这个宏大画卷中的一个小场景。更多的变化正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悄然发生:土地变成了资源,村子变成了产业,农民既能守着家,也能挣到钱。
回想起堂哥在田头直播的场景:他手握自拍杆,在绿油油的玉米地里穿梭,向网友们展示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讲解种植过程,回答各种问题。直播间的互动热烈,订单不断。这种场景,在过去的农村是不可想象的。
“咱们的玉米,从地里到餐桌不超过24小时,保证新鲜!”堂哥对着手机屏幕自信满满地说。这一刻,他不仅是农民,是主播,更是新时代农村的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当我们打破对农村“只有种地”的刻板印象,就会发现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新世界正在形成。
未来的农村,将是智慧农业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现代产业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的乐土。这一切,正是二十届四中全会描绘的乡村振兴真正的样子。
来源:新农人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