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B站影视 2024-12-10 21:04 2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佳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良好的体制机制可以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提供清晰的指导原则,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间协作,推动经济增长。当前,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还面临着文旅项目同质化、文旅开发过度化、文旅服务低质化、文旅人才短缺化等问题,需要健全政策引导和支持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整合体制机制、强化文旅创新融合体制机制、加强文旅监管和评估体制机制。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存在的挑战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体系当中。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2024年7月,《决定》再次强调要健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彰显了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同时也凸显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还未“健全”,需要不断完善。综合来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还存在以下挑战。

文旅项目同质化。在日新月异的文化旅游产业洪流中,项目产品同质化的现象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症结。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部分旅游目的地陷入了短视的逐利漩涡,将文化传承的瑰宝简化为纯粹的消费标签,使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商业大潮中逐渐褪色,乃至消散。如一座座仿古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民俗园区如出一辙,它们在形式上如春笋般涌现,却又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复制的外壳下掩盖的是历史韵味的稀释和地域特色的丧失。这种泛滥的模式化设计,剥夺了游客深度参与和体验在地文化中的可能,将本应承载故事与情感的文化之旅降格为物质的交易,将本应丰富多元的旅行体验简化为乏味的购物消费,从本应富有启发性的文化探索退化为流于表面的游逛。

文旅开发过度化。在文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上,部分地区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政府和企业试图通过开发文化资源来吸引游客,推动地方经济;另一方面,过度的开发可能对文化遗产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可能被忽视,甚至牺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被视为首要任务,因为一旦遭到破坏,其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将难以恢复。在平衡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更严谨的规划、更科学的管理,以及更长远的视角,以防止因过度开发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文旅服务低质化。文旅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是当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一大短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滞后,文化资源的系统性规划不足,以及行业监管机制的薄弱。缺乏全面的文化旅游政策框架和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导致资源整合和利用的混乱。此外,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匹配,如导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旅游信息服务和投诉处理机制的不到位,以及应急处理机制的不健全,都暴露出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在应对突发情况时的无力。

文旅人才短缺化。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亟需一支具备深厚专业素养、敏锐市场洞察力及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作为坚实后盾。目前,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数量不足,缺乏具备跨学科知识、懂得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时深谙旅游市场动态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短缺阻碍了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和旅游产品的精细化设计,使得文化和旅游的交汇止步于表面层次,无法实现更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和价值提升。因此,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只有汇聚了具备战略思维、文化底蕴和商业敏感度的团队,才能真正实现从形式到内涵的全面融合,焕发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无限活力与创新力。

完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对策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建设,其总体目标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协同、创新且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环境,旨在激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内生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增强行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

(一)健全政策引导与支持体制机制

健全政策引导和支持体制机制,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这要求政策导向明确且有力,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政策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推动力。一个健全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政策需要明确旅游业在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开发中的角色,也要鼓励多元化的投资和经营主体参与。政策应鼓励创新,支持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以及为社区和原住民的参与创造空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兼顾长期和短期目标,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旅游业提供可预见性和可规划性的环境。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之中。金融机构可以提供低息贷款、担保和保险等金融产品,以降低投资风险。政府可通过公私合作项目(PPP)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鼓励绿色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和旅游项目,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是强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专业化队伍的培养息息相关,打造一流文旅产业离不开对卓越人才的培育与吸引。为驱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创新与繁荣,我们必须构筑全方位的人才培育体系,倡导理论研究与实战操作相结合。高等教育中,应重视旅游管理、文化研究、历史学、艺术设计等学科,以培育兼具广博知识和多元技能的跨界精英。同时,建立一套富有竞争力的激励政策至关重要,包括设立奖学金、提供实习与就业的绿色通道,培养文旅领域综合性人才。此外,倡导业界的互动与协作,如创办国际交流和专项培训计划,助益文旅从业者把握行业脉动,与时俱进提升专业能力。

(二)优化资源配置与整合体制机制

优化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配置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合理配置资源,能激活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联动效应,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从硬件设施到服务质量的整体升级,最大化地发挥文化元素对旅游的增值作用。通过精准对接供需,优化资源配置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一是加强文旅资源普查与评估。全面、系统地进行文化与旅游资源普查是优化资源配置与整合机制的基础。普查的目的是获取全面、准确的资源清单,为后续的规划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这涉及到对历史遗迹、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资源的详尽调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对资源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旅游潜力等多方面属性,以便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

二是推动文旅资源跨界和共享。积极推动文旅资源的深度跨界与多方共享,有利于打破行业壁垒,构建跨领域的合作网络。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平台,促进文化与旅游、公私部门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鼓励公私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通过数字化技术,如云平台、大数据和AI,将分散的文化旅游资源汇聚一堂,打造一体化的文旅体验。推动文化场馆、历史遗迹等资源对公众更开放,支持在线导览、预约和互动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鼓励不同地区、机构间开展交流项目,如联合展览、巡展和互换展览,以拓宽文旅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创新合作模式,让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旅游的新亮点,激发产业新活力,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三) 强化文旅创新融合体制机制

文化和旅游的创新融合是避免同质化的关键。唯有打破传统框架,推进跨界融合,将文化元素注入旅游体验,才能让每一段历史、每一种艺术、每一道风景都成为触动心灵的旅程,才能驱动文旅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一是探索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近年来,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逐渐演变为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教育、体育、游学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模式。多地政府和企业正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的多元化结合,如在景区中举办音乐节、艺术节、戏剧表演等文化活动,或者结合地方历史、民俗,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新兴的数字科技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技术的运用,也为旅游增添了全新的体验维度,让游客能够以创新的方式接触和理解当地文化。

二是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要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打造独特且具有辨识度的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整合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历史底蕴,创新设计主题文化旅游产品,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以故事化、场景化的旅游线路。注重品牌的宣传推广,运用新媒体技术广泛传播品牌形象。同时,不断优化品牌服务质量,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让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三是强化评估结果的反馈。评估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驱动力。政府和企业应将评估结果作为决策依据,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和措施。例如,对于表现不佳的项目,应及时调整和整改,对于优秀的文化和旅游项目,应给予宣传和推广,激励其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通过定期公开评估报告,增加透明度,使市场各方能够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自我调整,以提升整体行业水平。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鼓励公众对文化和旅游服务进行评价,让市场力量参与到监管和评估中,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面的联动,共同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佳威,浙江大学法学博士,行政管理博士后,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