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博物馆日今天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在这一天,我们以文化为纽带,以历史为镜鉴,共同探寻文明的脉络。海西州人民检察院邀您走进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感受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的力量,同时展现检察机关在守护文化遗产、弘扬法治精神
今天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在这一天,我们以文化为纽带,以历史为镜鉴,共同探寻文明的脉络。海西州人民检察院邀您走进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感受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的力量,同时展现检察机关在守护文化遗产、弘扬法治精神中的使命担当。
时光印记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不仅是柴达木盆地的文化地标,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见证。在这里,您可以沉浸式体验特色展陈。
1. 千年王冠展:丝路交融的璀璨印记
近期修复展出的“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成为焦点。这顶出土于乌兰县泉沟一号墓的唐代吐蕃时期文物,融合了中原、吐蕃及中亚文化元素,银胎鎏金工艺与2400余颗珍宝的镶嵌技艺令人惊叹。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游客可360度观赏细节,感受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
2. 常设展厅:柴达木的史诗画卷
自然资源展:展现荒漠变绿洲的农垦奇迹,致敬几代农垦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历史文物展:陈列诺木洪遗址的陶片、唐代纺织品等,印证柴达木盆地3000年的文明史。
3. 特色临展:跨越时空的对话
博物馆常年推出主题展览,如绍兴亭山遗址群青铜珍品,河南焦作汉代陶仓楼文化展等,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连续性。
联合公安、文旅部门开展专项行动,严惩盗掘、倒卖文物等违法行为,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普法宣传先行结合“法治进乡村”活动,深入乌兰县、都兰县等文物密集区,以案例宣讲《文物保护法》,发放普法手册,提升群众“守护文物,人人有责”意识。召开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进一步筑牢文物安全底线,为守护传承中华文脉贡献检察力量。
守护文化遗产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增加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赋予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方面更重的责任,海西检察公益诉讼通过高质效履职,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依法保护力度,以“检察蓝”全力筑牢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屏障,为推进中华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贡献检察力量。
值此博物馆日,海西州人民检察院发起倡议:
走进博物馆:感受王冠的华美、农垦的壮歌、丝路的繁盛。
成为守护者:发现破坏文物线索,请拨打检察服务热线0977-12309,您的举报将助力文化传承。
传递文明薪火:“守护文化遗产,检察与您同行”。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更是未来的启迪者。海西检察机关将以法治之力筑牢文化保护屏障,让每一件文物“活”起来,让每一段历史“响”起来。这个博物馆日,让我们共同踏上文明之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书写新时代的检察答卷。
(本文展览信息由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发布)
来源:柴达木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