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个有点狂、有点傲,在选拔赛终点前耗尽力气,眼睁睁看着“老A”臂章从手中滑落的汉子。他不是主角,甚至算是个“失败者”,但他不甘的眼神,却像一根刺,扎进了无数观众的心里。
家人们,你是否还记得《士兵突击》里那个叫“拓永刚”的兵?
那个有点狂、有点傲,在选拔赛终点前耗尽力气,眼睁睁看着“老A”臂章从手中滑落的汉子。他不是主角,甚至算是个“失败者”,但他不甘的眼神,却像一根刺,扎进了无数观众的心里。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2025年。那个在剧中被“淘汰”的男人,在现实世界里,也已经悄然离开了我们整整8年。
他的名字,叫刁海明。
2017年12月9日,一个寒冷的冬夜,45岁的刁海明因心力衰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的离去,没有掀起惊涛骇浪,却在一群人的心中,引发了一场无声的海啸。
那一天,在他的葬礼上,两个日后叱咤影坛的男人,哭得像个孩子。
一个,是当时已经凭借“傻根”形象红遍大江南北的王宝强。他一身黑衣,双眼红肿,在灵柩前几乎站立不稳,泪水混合着悲恸,模糊了那张我们熟悉的朴实脸庞。
另一个,是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张译。他面色凝重,一言不发,但那决堤的眼泪,却泄露了内心所有的痛楚。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在荧幕上并不算大红大紫的配角,能让这两位“百亿影帝”如此失态?
因为,他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合作过的伙伴,更是一位如兄如父的恩师,一个在浮躁娱乐圈里,为他们点亮过一盏灯的“摆渡人”。
一、他是“失败”的拓永刚,更是中戏的刁博士
很多人不知道,那个在剧中有些冒失、文化水平不高的拓永刚,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学富五车、令人敬仰的“扫地僧”。
刁海明,是中央戏剧学院93级表演系本科生,货真价实的科班出身。他的同班同学,是王千源、辛柏青、李乃文——一个日后撑起中国影视圈半壁江山的“神仙班级”。
然而,当同学们纷纷投身名利场时,刁海明却选择了一条最安静、也最艰难的路——继续读书。他一路读到了戏剧戏曲学的博士学位。
博士!在今天的演艺圈,这是一个几乎绝迹的“物种”。
毕业后,他没有去追逐镁光灯,而是留校任教,成为中戏的一名老师。他把自己对表演的所有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教他们如何分析角色,如何运用肢体,如何成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明星”。
他的人生,与他最著名的角色“拓永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拓永刚,渴望成功,却倒在了终点线前;
刁海明,淡泊名利,却在三尺讲台上,收获了桃李满园。
拓永刚,用尽全力想证明自己,却终究意难平;
刁海明,默默耕耘,却活成了无数人心中真正的“老A”。
这种反差,恰恰是他魅力的根源。他让我们看到,一个演员的价值,从来不只由番位和片酬来定义。
二、在钢七连的日子:他为王宝强和张译“点灯”
2006年,河北的军营,风沙漫天。《士兵突击》的拍摄现场,条件艰苦得超乎想象。
对于当时的王宝强来说,虽然有了一点名气,但面对“许三多”这样复杂的角色,依然感到吃力。他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到,是刁海明老师,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去寻找角色的内心世界。
“刁老师学问太深了,他会告诉你,这场戏,许三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背后应该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对于当时的张译,刁海明则是“定海神针”。他从刁海明身上学到的,不仅是表演技巧,更是一种严谨到近乎苛刻的创作态度。一个镜头,一句台词,只要不够完美,刁海明都会陪着他们一遍遍地磨。
在那个“钢七连”里,刁海明不是明星,他就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大哥”和“老师傅”。他用自己的学识和德行,为那群当时还略显青涩的年轻人,点亮了一盏通往艺术殿堂的灯。
所以,当这盏灯猝然熄灭时,王宝强和张译的悲痛,是那样真实,那样刺骨。
他们哭的,是那个在拍摄间隙,给他们讲戏剧史的刁老师;
他们哭的,是那个在他们迷茫时,给予他们方向的刁大哥;
他们哭的,更是那段“不抛弃,不放弃”的、再也回不去的纯粹岁月。
这份眼泪,比任何奖杯和赞美,都更能证明刁海明这一生的分量。
三、人已远去,精神永存
刁海明走后,中戏设立了“刁海明奖学金”,用来奖励那些有才华、有德行的年轻学子。他没能走完的艺术之路,由他的学生们,继续走了下去。
而《士兵突击》,这部已经播出近20年的“神剧”,至今仍在各大平台被反复播放。每年的12月9日,总会有网友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贴出“拓永刚”的剧照,配上一句:“拓永刚,想你了。”“刁老师,走好。”
在这个流量为王、人设横行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怀念一个“过气”的、甚至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名字的演员?
因为,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久违的“体面”。
那是对专业的敬畏,对知识的尊重,对名利的淡泊。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演员,可以没有惊天的颜值,可以没有顶级的流量,但不能没有扎实的业务和高尚的人格。
他就像一颗在暗夜里默默发光的恒星,虽然不比流星那般璀璨夺目,却以其永恒的光芒,标定着夜空的方向。
8年了,拓永刚的终点线留在了剧里,而刁海明老师的人生,却早已超越了那条线,抵达了我们所有人心中的“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致敬,刁海明老师。
致敬,那个认认真真演戏、踏踏实实做人的时代。
来源: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