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差点信了,直到看见那位博主脚底下那块“特价砖”被商场导购认出标价298一片。
5万装完整套房?
我差点信了,直到看见那位博主脚底下那块“特价砖”被商场导购认出标价298一片。
三天后,市场监管敲门,她秒删视频,评论区只剩一堆“求链接”的倒霉蛋。
我蹲装修坑五年,第一次见翻车这么整齐的。
瓷砖298,灯是海淘代购,连她嘴里“厂家直送”的岩板台面,都被扒出是同城仓库现货,普通人去拿贵两千。
她嘴里的预算表,像极了我小学同桌抄作业,把98改成68,笔画都不带眨的。
更离谱的是水槽那事。
她力推的圆角单槽,说两百块搞定,结果实拍图被品牌方打脸:手工焊接款,出厂价一千八,市面上压根没平价替代。
网友跑去问客服,客服回了句“博主图片仅供氛围参考”,轻飘飘就把锅甩回给观众。
品牌怕背锅,连夜上线“防忽悠”小标签,把尺寸、焊点、钢板厚度全标清,就怕再被网红拿去当滤镜素材。
滤镜这事,平台终于装了个“无滤镜挑战”。
点进去,一半博主直接失踪,剩下一半发对比图,左边奶油仙境,右边毛坯风,点赞却全给左边。
观众嘴上说拒绝照骗,身体还是诚实地往美颜冲。
我试了试截图搜同款,搜出来一堆“相似宝贝”,价格从99到999,点进去详情页连颜色都对不上号。
算法只认像素,不认真假,坑的还是想省钱的小白。
假豪装那哥们更戏剧。
天天晒“自家”大平层,落地窗看江,结果户主邻居刷到视频,发现是自己租出去的样板间。
家具更搞笑,打着“全屋定制”旗号,实际是批发市场贴牌货,logo一撕,隔壁仓库同款便宜三千。
品牌方反应快,当天发声明割席,留下粉丝在风中凌乱:原来豪宅也能拼单,还是月付那种。
智能马桶的风口刚起,又一群博主冲进去接推广。
我蹲的一个测评号,三天两头夸“零水压神器”,评论区一水“已下单”。
我去质检总局网站一查,那型号去年抽检不合格,接地项目不合格,通俗讲就是漏电风险。
视频下架的时候,库存已经卖完,店铺关店重开,名字换了一个字母,继续收割下一波。
婆媳对立那点流量也被盯上。
平台一次清理两千条“婆婆又作妖”剧本,我关注的一个编剧小号哀嚎:以前三天写一场家庭大战,播放破百万,现在改走“温情互助”,数据直接腰斩。
观众看热闹嫌事小,博主怕限流秒怂,转头劝大家“家和万事兴”,评论区冷得能结冰。
我算看明白了,装修这块流量蛋糕,谁胆子大谁吃第一口,剩下烂摊子留给买家。
想不踩坑,只能自己跑市场,一块砖一块砖比价,别指望别人把饭喂到嘴边。
预算表、质检报告、企业信用码,全都摆桌面,再漂亮的嘴也抵不过一张发票。
网红的装修神话,说到底是拿别人的钱包拍自己的广告。
房子是你住,贷款是你还,真出故障,他们连账号都可以注销。
记住一句话:镜头里永远有滤镜,生活里只有电费、水费和维修单。
别让五万装出五十万的梦,最后变成五十万都填不完的坑。
来源:乖巧咖啡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