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截图甩群:埃尔法车主刚吐槽完高速排队充电,这边Elgrand直接说“不用排”。
“850公里,一箱电从广州干到武汉,中间不补能,MPV里谁干过?
”——日产官网凌晨刷出这组数字,朋友圈立马炸锅。
有人截图甩群:埃尔法车主刚吐槽完高速排队充电,这边Elgrand直接说“不用排”。
热闹归热闹,真香还是噱头?
把话掰开,其实就三句话:续航涨了,但得加钱选快充;智驾能自己变道,但得等OTA;车还没到店,香港代理已经喊价58万港币。
一句话,早买早交学费,晚买怕没配额。
先说续航。
WLTC 850km,比老款多跑100km,看着像免费加餐,实则厨房另算账单:30分钟快充的前提是选装9kW直流口,日本本土选装价22万日元,折合1万人民币。
不选?
那就乖乖用6.6kW交流,80%得蹲1.8小时。
换算下,每多花1块人民币,换1公里续航,值不值自己摁计算器。
更鸡贼的是,e-POWER油箱还是55L,油耗被压到4.3L/100km——油钱省回选装费,得跑够6万公里,大多数人三年才回本。
日产把“省油”做成金融分期,算盘声隔壁都听见。
再聊智驾。
ProPILOT 3.0这次把“记忆泊车”塞进MPV,听着像给奶爸的彩蛋:车子自己从小区口溜到车位,最远能记1公里。
可说明书小字写着——功能Q3 OTA,也就是今年9月才能用,现在下单的车主先得开三个月“盲盒”。
城市道路自动变道同理,高精地图只覆盖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出了圈就秒变“ProPILOT 2.0”。
一句话,硬件先收钱,软件慢慢给,日产把“期货”玩成套路。
对比之下,丰田埃尔法的新THS II虽然没吹自动驾驶,但混动系统零改动,至少不耽误当下用车。
技术路线不同,一个先画饼,一个先给饭,看你是想尝鲜还是图稳。
车身细节也藏刀。1.5GPa热成型钢比例拉到25%,A柱内侧偷偷加厚,扭转刚度+15%,官方PPT写“媲美运动轿车”。
翻译成人话:过减速带不嘎吱,撞车不易断。
可高强度钢一多,整备质量飙到2.3吨,比老款重120kg。
重出来的部分,靠e-4ORCE电机硬拽,雪地+模式再分配30%扭矩给后桥,北方用户冬天出门少装防滑链。
问题是,东南亚出口占三成,印尼、泰国一年下不了两次雪,这套四驱等于白背重量,油耗却全球一起摊。
日产说“全球战略”,其实就是把成本平均给所有人,热带车主替寒带用户买单,妥妥的“全球公摊”。
声音彩蛋更玄学。
BOSE音响新增EVSE声浪模拟,能调出“大V6”“直列四缸”“科幻电音”三种口味。
坐MPV听声浪,就像穿西装蹬球鞋,违和却上头。
实测音量最大只能到65分贝,比真排气低10分贝,车内娃睡着刚好,车外路人听不见——自娱自乐不扰民,日产把“中年热血”拿捏得死死的。
只是声浪文件锁在车机里,想自定义?
得连日产官方App,上传身份证+行驶证,审核通过才给开下载权限。
想玩花活,先交隐私,这算盘珠子打得啪啪响。
香港代理放风:右舵版预计58万港币,比日本本土贵20万,比国内平行进口埃尔法便宜10万。
价格看着香,可维修件得从枥木工厂坐船,常规保养比丰田贵三成。
印尼Q2抢先上市,当地富人已经下订,华人老板把埃尔法当“面子”,Elgrand当“新玩具”,首批300台配额一周抢光。
日产见状立刻加产,年产能5万里面再抠5千给印尼,日本本土车主提车周期从6周拖到10周。
东南亚热度反噬日本,本土论坛骂声一片,“日产先背刺自己人”冲上热搜。
最后留一道选择题:等国产快充、等OTA智驾、等香港右舵,还是直接提现款埃尔法?
钱包和耐心,总有一个要先投降。
来源:好学小红花HaiRP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