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12月,一张模糊的照片在军迷群里疯传:黄土地上,一架教练10被电磁弹射架猛地甩上天,像被弹弓弹出的麻雀,却稳稳爬升。
“福建舰还没正式出海,一架‘小飞机’先被弹了出去。
”去年12月,一张模糊的照片在军迷群里疯传:黄土地上,一架教练10被电磁弹射架猛地甩上天,像被弹弓弹出的麻雀,却稳稳爬升。
有人调侃“这也能上舰?
”——三个月后,官方一句“陆地首弹成功”把玩笑拍成事实: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舰载教练机,而且一上来就玩电磁弹射,没走滑跃的老路。
对普通人来说,教练机听起来像“飞行驾校”,可航母上缺它一天都转不动。
过去歼-15单座上天,新飞行员得靠老飞行员带,燃油、机体寿命哗哗烧,训练效率却低得可怜。
教练10弹射型出现,相当于给航母塞了一台“模拟器+真飞机”二合一外挂:学员自己就能完成触舰、复飞、弹射全套流程,老鸟们省下的飞行小时,全拿去练战术。
省下来的钱,够再养半条052D。
更扎眼的是那颗“换心”细节。
老毛子的AI-222发动机被国产涡扇-17顶掉,推力涨15%,看着不多,可舰载起飞最吃“前3秒”。
甲板尽头,飞机被弹射器拽着,0.2秒内从0到260公里,发动机要是喘口气,人就掉海里。
涡扇-17带FADEC,油门像电门,说多少转就多少转,盐雾天也不掉链子。
一句话:以前“能弹起来”是及格线,现在“弹得爽”才算过关。
雷达也偷偷加了料。
有源相控阵,150公里看客机,80公里锁定战斗机,同时盯8个目标。
别拿它跟歼-35比,可教练机带这个,等于让学员提前熟悉战场节奏——今天练编队,明天就能挂鹰击-91反辐射导弹去踹门。
折叠翼一收,升降机里只占7.2米,比歼-15省出半辆车位。
航母寸土寸金,省下的空间能多带两架加油机,战时就是多两架战机能返航。
有人算过,辽宁舰滑跃起飞,飞行员培养周期比美军长40%。
教练10上舰后,周期直接砍半。2025年福建舰正式值班,甲板每天能多出20个起落架次,一年就是7000次——等于多出一艘航母的训练量。
以后歼-35专心打高端局,教练10带两枚小直径炸弹就能去压海岸线,高低搭配,算盘打得噼啪响。
当然,也别急着吹爆。
折叠翼、电磁兼容、盐雾腐蚀,坑一个个排,2025年舰上适配才算交卷。
但首飞那天,试飞员落地后拍了拍机身,像拍老伙计肩膀——那动作被镜头逮个正着。
有人解读成“稳了”,也有人觉得只是习惯动作。
可军备这事儿,不怕慢,就怕断;教练10这一弹,至少把断层补上了。
剩下唯一悬念:滑跃版的教练10会不会也上辽宁和山东?
要是真改,两条老舰就能从“训练舰”彻底变身“战斗舰”,多带12架教练10,战时就是12个随时能挂弹的轻战机。
算盘再打下去,太平洋的对面也该有人睡不着了。
来源:儒雅叶子9mmr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