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什尼科夫抄袭了图拉机械厂的AB46步枪吗?AK47的血统争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23:14 1

摘要:但从它1949年正式列装苏联红军那天起,就没少被缠上血统争议。有人直指卡拉什尼科夫抄了图拉机械厂的AB46设计,还扯上德国StG44的影子。这些年,军事论坛和历史书里争论不休,到底是原创还是借力使力?

说起AK47,这把步枪在全球火器史上绝对是扛把子,产量上亿,装备了上百个国家的军队,从冷战到如今的热点冲突,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从它1949年正式列装苏联红军那天起,就没少被缠上血统争议。有人直指卡拉什尼科夫抄了图拉机械厂的AB46设计,还扯上德国StG44的影子。这些年,军事论坛和历史书里争论不休,到底是原创还是借力使力?

1919年11月10日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出生在阿尔泰边疆区的库里亚村,那地方是西伯利亚的穷乡僻壤,家里十九个孩子,他排老幺。

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村里拖拉机站一开工,他就钻进去捣鼓零件。1938年入伍,进了坦克部队,当机械师,修T-26和后来的T-34,双手全是油污和铁锈。

1941年卫国战争打响,他升成坦克指挥官,10月在布良斯克战役中胸口中弹,躺医院养伤。那时候,苏军缴获了不少德军StG44,战场上士兵抱怨老式莫辛纳甘步枪火力跟不上趟,卡拉什尼科夫听着这些,就开始在病床上画草图,琢磨一款能连发、可靠的家伙事儿。

出院后,1942年他转到后方兵工厂,搞了个PPK-42冲锋枪原型,但没过关。1943年,苏联军工界推中间威力弹药,费奥多罗夫搞出7.62×39毫米M43弹,这玩意儿后坐力小,适合自动射击,比全威力步枪弹轻便多了。

卡拉什尼科夫抓住机会,1944年参加竞赛,提交半自动卡宾枪,借鉴了美国M1加兰德的闭锁机构,但输给了西蒙诺夫的SKS。别灰心,这失败让他学到不少,闭锁设计后来成了AK的核心。

1945年,二战结束,苏军高层决定换装突击步枪,取代PPSh-41冲锋枪和莫辛纳甘。卡拉什尼科夫当时还是中士,调到伊热夫斯克设计局,助理亚历山大·扎伊采夫帮他完善方案。

1946年,军方在伊热夫斯克办竞赛,参赛的都是大咖:有将军级设计师捷格加廖夫和苏达耶夫,还有图拉的布尔金。卡拉什尼科夫的AK-46原型用长行程活塞导气,旋转枪栓,30发弧形弹匣,一上场就稳。测试数据摆在那:泥沙里射击不卡壳,雨天不锈蚀。

其他方案呢?苏达耶夫的AS-44在尘土中零件变形,捷格加廖夫的在雨中卡住。布尔金的AB46外形和AK挺像,机匣曲线、握把位置都接近,但可靠性拉胯,测试中故障率高,零件间隙太紧,容易积垢。

竞赛分两轮,第一轮AK-46、AB46和杰缅季耶夫的KB-P-410过关,第二轮在1947年底再比,AK胜出。军方记录清楚,胜在数据,不是后台。卡拉什尼科夫没啥行政手段,当时他就是个中士,靠设计说话。

这竞赛不是闭门造车,全苏军工界都知道,借鉴是常态。AK的保险杆来自比利时FN,闭锁参考M1加兰德,但核心机匣和宽松公差是卡拉什尼科夫团队原创,专治极端环境。

1947年定型AK47,1949年批量生产,首批量用铣削机匣,后来改冲压减轻重量。卡拉什尼科夫从这起步,一路设计RPK机枪、PK通用机枪,成了苏军轻武器教父。说实话,他不是天才起步,而是踩着前人肩膀,失败中迭代。

现在说争议核心:AB46到底和AK啥关系?AB46,全称布尔金自动步枪46,也叫TKB-415,是图拉TsKB-14设计局的阿列克谢·布尔金1945年搞的原型,用实验版7.62×41毫米弹(M43的前身)。

布尔金是老资格,之前设计过AB-44,那款用前锁机构,减轻机加工件,思路新颖。AB46更成熟,导气式自动,全自动为主,机匣盖翻转,弹匣卡笋位置和AK像,肩托折叠方式也相似。

测试时,它射击精度不错,拆装简单,但零件可靠性差,枪管短了10厘米后,故障更多,泥地里射两百发就哑火三次。

为什么说抄袭?因为竞赛中,两枪外形太近,批评者指AK窃取了AB46的核心,比如机匣前端锁压设计,减少加工量。这点没错,AB44和AB46的锁压思路影响了AK-46早期版,但不是全盘抄。

军史资料显示,竞赛允许互相参考,苏军高层鼓励融合优点。布尔金的方案输在耐用性,AK的宽松间隙让沙粒自排,零件摩擦少,适合苏军摩托化部队的野战需求。

2002年,《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登文,布尔金后人或相关人爆料,说卡拉什尼科夫用行政手腕压AB46,这话听着刺激,但站不住脚。

档案证明,1946年竞赛评委是军方专家,数据透明,卡拉什尼科夫中士身份,哪来后台?布尔金自己后来承认,AB46在恶劣条件下扛不住,AK的生存力强多了。

其实,这争议反映苏军设计文化的缩影。二战后,苏联急需新武器,资源紧,设计师间交流多,蓝图共享常见。AB46没进产线,但它的元素散见在AK迭代中,比如早期原型借鉴了锁压简化。

反过来,AK也影响后来的TKB系列。说抄袭太绝对,军事设计本就迭代,哪有纯原创?像布尔金这样的图拉高手,输了竞赛不丢人,他的TKB-517牛吧?用压电点火,超前设计。AB46的教训是,火力再猛,可靠性不达标,就进不了前线。

AB46的血统也非纯土。布尔金参考了缴获的德军MKb42,早于StG44的实战型,7.92短弹启发M43。图拉和伊热夫斯克设计局间,情报互通,卡拉什尼科夫团队见过AB46草图,但修改痕迹明显:AK的活塞更长,枪机旋转闭锁不同。

争议到今天,还在俄语论坛刷屏,但核心是,AB46是优秀失败者,推动了AK完善。没它,AK可能迭代更慢。说白了,这不是黑谁白谁,而是军工进步的正常阵痛。

抛开AB46,AK的另一个大争议是德国血统。StG44,1943年德军列装,第一款实战突击步枪,用7.92×33毫米短弹,全自动可选,导气管下置,长行程活塞。苏军东线战场上见识过,1943年7月评测缴获的MKb42,就开始仿制短弹。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设计时,参考了StG44演示,思路类似:中间威力弹+自动火力,取代冲锋枪和栓动步枪。StG44的影子在AK上明显,导气系统布局像,射速控制也借鉴。但机制不同,StG44用倾斜闭锁,AK是旋转枪栓,更可靠。

1945年,StG44设计师雨果·施迈瑟被俘,1946到1952年在伊热夫斯克工厂干活,指导复制StG44。苏军缴了上万支StG44,卡拉什尼科夫团队肯定研究过。施迈瑟没直接画AK蓝图,主要管生产,但技术交流在所难免。军史书里写,AK是StG44、M1加兰德和苏军自身探索的混合体。

StG44奠基概念,德国最早认清全威力弹携弹少、威力剩,推短弹革命。美国也早,1930年代搞7.62×33毫米卡宾弹,M1卡宾枪在1941年出,但火力弱,动能才1300焦耳,StG44有1909焦耳,美军后期军官换加兰德用。

德国输了战,但StG44概念赢了全球,AK、北约的M16、后来的QBZ都沾光。卡拉什尼科夫没否认影响,他说过,设计师学前人,避免重蹈覆辙。施迈瑟晚年也认,AK有StG影子,但苏军环境不同,AK更糙更耐。

AK47列装后,迅速成苏军标配,1950年代出口东欧、亚洲、非洲,帮不少国家打内战或边境仗。1959年改AKM,冲压机匣,轻0.3公斤,成本降,产量爆。1974年AK74换5.45毫米弹,精度升。卡拉什尼科夫退休前,还管PK机枪,1994年中将衔。

2013年12月23日,他94岁因胃癌走人,葬故乡,全球媒体追忆这把“民主化步枪”。争议呢?2002年那篇报文后,卡拉什尼科夫在《军事知识》回击,贴测试数据,AB46和StG44比不了AK的泥地生存率。布尔金后人也承认可靠性是关键。

如今,AK家族超10亿支,中国56式、埃及马迪、朝鲜Type 58,全是衍生。部分T91借鉴AK理念,但改5.56毫米。国际军控会议常提AK扩散,联合国估全球冲突80%用AK。但这不怪卡拉什尼科夫,他设计是为卫国,苏联解体后,黑市泛滥是另一码事。

来源:灵兽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