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南海这块地方,总免不了牵扯到周边国家的军备动作,尤其是越南海军这些年搞的那些潜艇项目。2009年那会儿,越南跟俄罗斯签了个大单,买了六艘基洛级636.1型潜艇,外加配套的“俱乐部-S”导弹系统。
说起南海这块地方,总免不了牵扯到周边国家的军备动作,尤其是越南海军这些年搞的那些潜艇项目。2009年那会儿,越南跟俄罗斯签了个大单,买了六艘基洛级636.1型潜艇,外加配套的“俱乐部-S”导弹系统。
这套导弹可不是一般的货色,它的全套配置——包括反舰、对潜和对陆攻击三种——俄罗斯只卖给了印度、阿尔及利亚和越南三个国家,中国这边就没份儿。
为什么这么选?一方面是技术敏感度高,另一方面也夹杂着地缘政治的算盘。越南拿到手后,这些潜艇的3M-14E对地导弹射程足足300公里,从北部湾一发就能够着海南三亚的海军基地,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
越南海军的底子其实挺薄的,早年靠苏联援助凑合着过日子,但真正想搞潜艇部队,得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1975年越战刚收尾,越南就派人去苏联太平洋舰队学手艺,那时候他们还指望从苏联直接要艇,结果苏联人顾虑多,援助停在小型舰艇上,没给大型潜艇。
等到1991年苏联散伙,越南的军援链子彻底断了,海军只能退而求其次,发展些近海巡逻艇和岸防导弹,勉强守家门。说白了,那时候越南海军的野心大,实力跟不上,潜艇这玩意儿对他们来说就是个遥远的香饽饽。
转机来得有点曲折。1997年,越南通过国防情报总局旗下的公司,用大米换了朝鲜的两艘“玉高”级微型潜艇。这艇小得可怜,水下排水量才110吨,十来个人挤里面,主要干渗透和特种任务,谈不上什么主力。
但这也算开了个头,越南海军赶紧组建了第196潜艇团,朝鲜专家过来帮着训了四个月,越南人上手还挺快,连战术配合都练出来了。可两艘小艇哪够用?
越南人胃口不小,很快就盯上了俄罗斯的877型和升级版的636型基洛级。1997年,一艘俄877M型艇来金兰湾补给,越南军头们上去转了一圈,眼睛都直了,那艇的静音性能和武器配置,让他们看到了翻身的机会。
进入21世纪,越南经济有点起色,腰包鼓了,就开始正儿八经跟俄罗斯谈买卖。起初瞄准877型,但报价一出来,越南人直摇头,太贵了,谈崩了。后来他们还试着跟塞尔维亚聊小型潜艇的生产许可,折腾到2008年也没成。
越南海军高层这时候下血本了,国防部长亲自去莫斯科,把买潜艇摆上台面。2009年12月15日,总理阮晋勇访俄期间,合同终于签了:六艘636.1型潜艇,外加武器和训练设备,总价32亿美元。这笔钱对越南来说是咬牙切齿的,但他们算盘打得精,觉得值。
俄罗斯海军部造船厂接活儿,从圣彼得堡涅瓦河口开工,首艇“河内号”HQ-182在2013年11月交付,2014年1月开到金兰湾。到2017年2月,全六艘到齐:胡志明市号、海防号、庆和号、岘港号和巴地头顿号。越南海军一下子成了636系列的第三大外国用户,前两位是印度和中国。
这批艇为什么这么抢手?基洛级柴电潜艇的隐身能力强,噪音低到像“黑洞”一样难探测,配上AIP系统,能水下憋气好几天。越南人建了金兰湾的数字化培训中心和维修基地,花的钱比一艘艇还多,模拟器、水池啥的齐活儿。
官兵训得有模有样,2019到2020年,已经能自己给艇做大修了。搁在南海这锅粥里,越南海军从水面小弟摇身一变为水下玩家,巡逻兵力能保持2到4艘,够他们在热点海域搅和搅和。
俄罗斯卖潜艇不光卖艇壳,还捆绑了“俱乐部-S”导弹系统,这才是重头戏。“俱乐部”系列是通过533毫米鱼雷管发的多面手,包括3M-54E反舰型、91RE1反潜型和3M-14E对地型。
越南买的全套,射程覆盖反舰220公里、对地300公里,弹头五百公斤,够狠。俄罗斯为什么只卖给印度、阿尔及利亚和越南,不给中国?这儿头有技术管制,也有战略考量。
中国早年也买了12艘636M型,但俄罗斯只给了反舰和反潜两款,对地版卡着不放。原因简单:3M-14E这玩意儿太敏感,精度高、射程远,给了中国,俄罗斯担心扩散风险大,还怕影响跟印度的军贸平衡。
印度是老主顾,2000年代就买了基洛,2010年代又续了导弹合同,阿尔及利亚也差不多,北非那边的军购清单里“俱乐部”占大头。
越南呢?2009年合同一签,2015年俄罗斯公开说越南买了50枚“俱乐部-S”,具体型号没细说,但越南国家电视台后来露了馅:2017年播了3M-54E试射,2018年又秀3M-14E。
越南人乐坏了,这导弹从北部湾一打,就能覆盖海南三亚的海军设施,那儿是中国南海舰队的要地,航母、核潜艇都停那儿。俄罗斯这步棋走得稳,既赚了钱,又在南海埋了个钉子,让中国海军多点压力。
说到底,俄罗斯的出口逻辑就是“卖给谁不卖给谁”。他们对中国的限制不是头一回了,早年卖苏-27战机时也卡了些技术。中国后来自己搞了歼-11,但导弹这块儿,俄罗斯还是留一手。
越南买到全套,等于捡了便宜,艇上还配了GE2-01复合鱼雷,噪音低、制导多路,俄罗斯连这个也没对中国卖。搁2025年看,这套配置还是越南海军的王牌,印度和阿尔及利亚那边也用着,但南海这摊子事儿,越南用得最频繁。
拿到这批装备,越南海军在南海的戏份重了不少。六艘基洛全部署金兰湾,那地方水深港阔,扼守马六甲要道,地利好得不行。越南官方说,189潜艇旅是他们首个现代潜艇单位,从2014年首艇入列,就开始在南海交通要道转悠,任务是监视、反击和破交。
卫星照片显示,这些艇基本窝在湾里,随时能出动。2025年9月2日越南国庆80周年海上阅兵,基洛级就列阵了,跟水面舰和海军航空兵一块儿秀肌肉,信号明摆着:我们水下有家伙事儿。
对中国来说,这确实是个麻烦。3M-14E的300公里射程,从北部湾直戳三亚,理论上能打指挥节点、油库、机场啥的。中国海军优势大,航母编队、元级潜艇、反潜机一应俱全,但越南这几艘艇的隐身性强,够添堵。
2015年美媒就说过,越南的基洛是中国的“噩梦”,2025年国家安全期刊还重提,越南水下升级让南海平衡微妙起来。越南自己也知道,六艘艇玩不转全面对抗,他们的体系支持弱,通信、补给、海底测绘都跟不上,导弹还得靠外部中继,要是中继断了,射程缩水到30-40公里,战斗力剩一半。
但越南不傻,他们玩的是不对称战法。基洛艇能威胁中国水面舰和航母,护航油轮、封锁航道啥的都行。2020年后,越南近海油田产量下滑,勘探压力大,海军就得护着资源线。俄罗斯这单卖得值,越南军力跃升,东南亚潜艇最强——算上两艘小艇,总九艘。
中国这边反潜经验足,早用基洛十几年,声纹特征门儿清,还用AIP的元级续航强,静音好。但越南的底牌让博弈复杂了点,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夫·乔纳在2020年代就评,越南占南海岛最多,不像弱势方。
越南海军高层也清醒,2010年代末就说,基洛够用,不再买潜艇,转头搞水面舰。2025年,他们跟印度船厂谈基洛改装,还签了轻型巡逻舰合同。
经济账算得精,石油供应紧巴巴,海军得实打实护航。俄罗斯导弹的独家配置,让越南在棋局里多张牌,但也提醒大家,南海这池水深,军备竞赛一热,风险就上去了。
回头看,2009年那单到2025年,越南海军变化不小,但也没神话。六艘基洛服役后,官兵训了上万小时,维修基地2014年建好,2020年独立大修两艘,技术上站稳脚跟。
2025年,外媒报道越南基洛开始常态巡逻南海,保护生态啥的幌子下,其实是练手。阅兵秀了把,国际上也刷存在感。但现实骨感,越南海军水面部队弱,高强度战扛不住,潜艇再牛,也得靠体系。补给站、充电设施、海图测绘,这些短板短期补不上。
对中国海军,越南的威胁有限。中国有12艘基洛加元级,AIP系统让艇水下趴窝时间长,噪音低,反潜网密。但越南的3M-14E这张牌,够让中国多分神,三亚基地的警戒级就得提一提。俄罗斯的出口限制,间接帮越南壮了胆,但也暴露了军贸的门道:技术不全卖,留后手。
越南这路走得务实,从小艇起步,到全套导弹入手,步步为营。2025年,他们海军预算倾斜水面和导弹,潜艇稳着用。南海博弈里,这批基洛不是翻盘王牌,但够搅局。总的,2009年的单子,影响还在发酵,南海的暗流,没那么容易平。
来源:恰似江楼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