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破5万亿美元,黄仁勋的AI帝国如何重塑全球科技版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22:24 1

摘要: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以令人瞠目的速度登上5万亿美元市值巅峰,背后是美国科技力量与国家战略的深度绑定。

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以令人瞠目的速度登上5万亿美元市值巅峰,背后是美国科技力量与国家战略的深度绑定。

北京时间10月29日,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股价开盘上涨3.2%,市值站上5万亿美元,成为史上第一家市值跨越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英伟达公司总市值从4万亿美元跨越5万亿美元,仅用时113天,而从3万亿到4万亿则耗时410天。如今,高达5万亿美元的总市值,早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家的股市总市值,这一数字正逼近印度股市总价值(5.3万亿美元)。

01 华盛顿宣言:AI芯片的“国家战略”

在华盛顿举办的开发者大会上,黄仁勋的多项宣布让市场为之一振。

他透露,英伟达AI处理器订单储备已高达5000亿美元,并将为美国能源部建设7台新一代超级计算机。

这些超算中最大一台将与甲骨文合作建造,搭载10万颗Blackwell GPU,性能将刷新全球纪录。

黄仁勋在演讲中盛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产业政策,并透露英伟达正加快将生产线迁回美国。

“总统特朗普九个月前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把制造业带回来。’”黄仁勋回忆道,“这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02 不只是芯片:英伟达的生态扩张

英伟达的野心早已超越芯片设计范畴。

公司宣布以10亿美元入股诺基亚,全面进军AI通信与6G网络领域。消息公布后,诺基亚股价一度飙升22%。

两家公司将共同开发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络及6G通信技术,诺基亚将使其5G/6G软件适配英伟达GPU架构运行。

同时,英伟达还发布了面向量子计算的互联技术NVQLink,可连接量子处理单元与GPU,实现量子—AI混合计算架构。

目前已有17家量子计算初创企业加入NVQLink生态。

在资本布局上,英伟达近期频频出手:对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向OpenAI注资100亿美元,向自动驾驶初创公司Wayve投资5亿美元,向英国云计算公司Nscale投资6.67亿美元。

03 数据背后的增长引擎

华尔街对英伟达未来的收入增长充满信心。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5000亿美元的规模显著高于华尔街预期。

该行分析团队指出,这一目标比市场通过Visible Alpha Consensus Data反映的4470亿美元共识高出12%,同时也比高盛预测的4530亿美元高出10%。

黄仁勋给出的“2025—2026年累计5000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可见度”——即来自 Blackwell 与下一代Rubin架构AI GPU系列产品“未来五个季度累计”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

汇丰在近期将该机构对于英伟达的目标股价从200美元大举上调至320美元,为华尔街最高水平。

如果这一目标实现,意味着英伟达市值将突破7万亿美元大关。

04 黄仁勋的远见与行动

在英伟达市值飙升至历史新高之际,“掌门人”黄仁勋却在持续减持。

据SEC文件显示,黄仁勋10月以来通过超30笔交易减持,累计套现达1.13亿美元。

截至10月10日,黄仁勋仍持有约7056万股英伟达股票,以当时收盘价183美元计算,其持股市值仍接近130亿美元。

黄仁勋在近期播客中预测,“OpenAI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下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超大规模公司”,其“双重指数级增长”可能推动公司估值创下行业历史上最快的增长速度。

这一大胆预测出炉之际,就连AI最积极的倡导者也在警告AI估值过高和建设过度。

05 中国市场的得与失

在全球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

美国政府今年4月通知英伟达,其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 GPU需额外出口许可证,公司因此两季度损失约105亿美元销售额。

特朗普政府虽已同意发放许可,但要求英伟达缴纳15%的中国销售分成。

黄仁勋近期表示,英伟达当前 “在中国市场份额为零”。

然而,英伟达与小米等中国企业的合作仍在继续。黄仁勋在7月接受采访时透露,与小米的合作关系已持续多年,双方正在共同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驾驶软件。

英伟达的崛起轨迹已经重新定义了科技与权力的游戏规则。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芯片制造商,而是成为了美国AI战略的核心执行者。

黄仁勋的每一步落子——从制造业回流美国、布局6G与量子计算、构建资本同盟,都在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科技帝国蓝图。

华尔街的目光已投向7万亿美元,这场由AI驱动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来源:坚如磐石一点号

相关推荐